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贞专利>正文

气流输送旋风罗对辊磨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82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流输送旋风罗对辊磨粉机一是采用旋风分离与机械圆筒筛相结合,代替传统圆筒筛,提高面粉的分离效率;二是采用气流封闭输送技术实现物料风力传输、全封闭自动循环,代替传统的皮带挖斗上料方式,降低机械温升,提高面粉质量;三是在保证整机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降低动力消耗,实现一机多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粮食加工机械制造领域。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是目前通用的小型粮食磨粉机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钢片式,类似过去农村用的石磨,由电机带动一个起有沟槽的金属磨片与另一个相同的固定磨片相互研磨制取面粉。第二类为锥套式,主要是由一个起有沟槽的圆锥形磨芯,安装在一个也有沟槽的锥形固定磨套内,旋转研磨制粉。此两类机型因其动力消耗大、加工效率低和面粉质量差因素,已呈淘汰之势,农村目前的使用量约占三分之一。继前两类后出现的对辊磨粉机,是由两个规格一致的圆柱形金属磨辊,以不同速度相对转动,对粮食进行挤压研磨制取面粉。此种磨粉机比前两类在动力消耗、加工效率和面粉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因此目前使用较普遍约占农村磨粉机总量的三分之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面粉的质量和磨粉机械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对辊式磨粉机已很难满足用户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实际加工效率低,功率消耗大,面粉质量不能满足人们要求。现以常用的280型为例配用两个电机,总容量5.5千瓦,实际加工能力平均只有70~80公斤,每斤面粉的加工费用已达到0.04元以上,农民有意见,加工户无利不愿经营。(二)由于该机是机械挖斗上料,机械筛选分离,粮食加工温升高,分离效果差,不但影响了面粉的质量,而且影响了整机加工效率的提高。(三)占地面积大,通常安装一台磨粉机要占用一间房,房内得下挖一米深的接面坑,还要打水泥基座固定,安装费用高,投产时间长。工作噪声大,磨房内噪声多在100分贝以上,“一家升磨子,四邻不安宁”。由于采用升放式设计面粉的撒漏较多,不但不卫生,还直接造成了粮食浪费。该机的操作维护也不方便,因为要经常进行磨辊拉丝,更换筛绢,一拆一装就需一天,用户对此反映较大。(四)制造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一台配套齐全的280型对辊磨粉机,重量600公斤(不含电机),成本价约3000元,而售价只有3100元,生产厂家无利润,用户还嫌价钱高。同时加工功能少,使用寿命短,机械故障多等也是该机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改变目前粮食磨粉机械的动力消耗大,加工效率低、面粉质量差,以及噪声高、使用维护不便等不足,研制以高效节能功能齐全、封闭好、噪声低、加工质量高和制造成本低的新型磨粉机取而代之,是目前提高农村粮食磨粉机械的技术水平,满足人民生活和使用要求的根本途径,这也正是本技术设计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1、设计思想(一)采用旋风分离与机械圆筒筛相结合的新技术,代替传统圆筒筛,提高面粉的分离效率。(二)采用气流封闭输送技术实现物料风力传输,全封闭自动循环,代替传统的皮带挖斗上料方式。降低机械温升,提高面粉质量,噪声低、粉尘少。(三)在保证整机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降低动力消耗,实现一机多用。用一台主电机代替过去多台电机驱动的设计,节电达到10%。并根据农村单机使用的特点,配套安装脱皮破碎机构,达到一机多能之目的。(四)改变传统机型结构松散、布局混乱、占用面积大和使用安装不便等不足。减小外型尺寸、降低重心,使整体布局合理紧凑,操作安全方便,不打水泥座,不挖接料池,做到当日安装当日使用。2、本技术的结构及连接关系本技术设计的新型磨粉机,主要有动力传动(电动机、传动轴轮系、齿轮组、三角带)、气流输入(风机、管路系统)、旋风分离(旋风罗、风轮、闭风器)、对辊研磨(磨辊、分流辊瓦座、松紧调节器)以及料斗和安装架等组成。还配套设计了粮食脱皮破碎机构(料斗、鼓形转子、壳体、淌筛等),可根据用户要求随时配装。详细结构方案气流输送旋风罗对辊磨粉机,它包括离心通风机(1)、回风管(3)、上料管(5)、大料斗(7)、分料板手柄(8)、对辊磨粉器(9)、机架(10)、电动机(11)、闭风器(21),电动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电机二联轮(11)且通过三角带带动位于离心通风机(1)的风机二联轮(16)及对辊磨粉器(9)中的快磨辊(17),风机二联轮(16)通过三角带带动脱皮破碎器(12),对辊磨粉器(9)中的慢磨辊(18)上的二联轮通过三角带带动分流辊(19)及闭风器(21);离心通风机(1)的进风口通过回风管(3)与旋风罗(4)的排风口连通,旋风罗(4)的进风口通过上料管(5)与离心风机(1)的鼓风口连通,旋风罗(4)排料口通过闭风器(21)与大料斗(7)连通,大料斗(7)下料口与对辊磨粉器(9)进料口连通,旋风罗(4)的锥形斜筒(23)与储粉斗(28)连通,储料斗下端设有出料口。旋风罗(4)由锥形直筒(22)、锥形斜筒(23)、旋风罗外壁(24)、筛绢(25)、叶片(26)及风轮(27)构成,筛绢(25)位于旋风罗外壁(24)内,其上、下端部呈锥形固定在旋风罗的上、下架上,风轮(27)通过风轮轴而位于旋风罗的上架上且在气料流的作用下旋转,锥形直角(22)的上端口与筛绢(25)下端口连通,锥形斜筒(23)的上端口与旋风罗(4)的旋风罗外壁(24)连通。大料斗(7)由储粉斗(28)、储料斗(36)构成,储粉斗(28)一分为二且在其上装有分隔器(37),储料斗(36)一分为二且在其上装有分隔器(37)。在大料斗(7)的下料口装有吸铁磁棒(2)。连接关系(见附图1和2)安装于机架10底部的电动机11通过二联三角带轮15,一方面带动快磨辊17转动,快磨辊又通过齿轮32、33带动慢磨辊18转动,慢磨辊又通过与其同轴的二联带轮带分流辊29和闭风器21工作。另一方面由带轮15带动风机二联带轮16,分别传动风机1和脱皮破碎器12。在不需要脱皮器工作时,则由安装在脱皮破碎器主轴上的三角带离合器断开。风机1的出风端通过上料管5与旋风罗4相接合。旋风罗外形是一个圆筒和圆锥筒的对接体,其下口与闭风器21相接,闭风器则安装在大料斗7上面的中心横担上,使卸下料直接落入大料斗,大为斗内装有分料板,由分为板手柄8控制物料按遍淌入磨粉机,磨粉机的受料口处装有磁棒2,防止金属物进入磨体损坏磨辊,物料的流量由调节板控制,并由分流辊30均匀喂入快慢磨辊之间,磨下料的接料斗34与上料管的接料斗35相通。旋风罗顶端接回风管3弯下与风机的回风口相连,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气流循环系统。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以磨麦为例)原粮倒入料斗7,通过分流辊29喂入快辊17和慢辊18之间挤压研磨,磨下料进入气流上料管的接料斗35,被风机1吸送到旋风罗4内气料流直接作用于叶片26上,推动风轮27旋转物料在气流螺旋离心力和风轮鼓动力作用下,使粒度小的面粉透过筛绢25,沉入圆锥形斜斗23,以备装袋。粒度大的麸渣则靠自重延风轮轴向下沉,进入锥形直筒22,并在闭风器21的控制下,卸入大料斗7,以备再次研磨,直至面粉取净为止。当加工粒度、硬度大的原粮时(如玉米),则先通过脱皮破碎器12、13、14进行脱皮破碎处理,再通过淌筛将其胚、皮分离,再流入上料管的接料斗35中,以后过程与磨麦相同。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其优点是一是本技术首次将气流离心分离与圆筛机械分离相结合,创造了旋风分离新技术结构,比原来的机械圆筛提高分离效率80%,电力消耗降低10%,使用寿命延长了二倍,从而提高了整个磨粉机的技术性能水平;二是该机将全封闭气流上料技术与单机小型磨粉机械有机组合,比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流输送旋风罗对辊磨粉机,它包括离心通风机(1)、回风管(3)、上料管(5)、大料斗(7)、分料板手柄(8)、对辊磨粉器(9)、机架(10)、电动机(11)、闭风器(21),其特征是:电动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电机二联轮(11)且通过三角带带动位于离心通风机(1)的风机二联轮(16)及对辊磨粉器(9)中的快磨辊(17),风机二联轮(16)通过三角带带动脱皮破碎器(12),对辊磨粉器(9)中的慢磨辊(18)上的二联轮通过三角带带动分流辊(19)及闭风器(21);离心通风机(1)的进风口通过回风管(3)与旋风罗(4)的排风口连通,旋风罗(4)的进风口通过上料管(5)与离心风机(1)的鼓风口连通,旋风罗(4)排料口通过闭风器(21)与大料斗(7)连通,大料斗(7)下料口与对辊磨粉器(9)进料口连通,旋风罗(4)的锥形斜筒(23)与储粉斗(28)连通,储料斗下端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贞张彦平董德善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贞张彦平董德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