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微球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4820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微球生产装置。所述生产装置包括配料罐、滴丸装置、微球产生罐、浸泡罐和至少一个干燥罐;所述配料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滴丸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流量的滴盘;所述配料罐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所述微球产生罐设于所述储液罐的下方,且与所述滴盘的位置相应,所述微球产生罐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其底部通过出丸管路与所述浸泡罐相连通;所述浸泡罐与所述干燥罐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生物农药微球颗粒的生产提供了生产设备,满足了农业生产中规模化和自动化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微球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农药制剂生产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无公害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生防微生物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防微生物一般不方便直接施用, 必须将其有效成分与一种或者多种辅助剂混合,制备成一种稳定的剂型,经过使用者将其施用于靶标上才能发挥作用。研究表明,用于土壤施用的生防微生物制剂以固体颗粒制剂最为适用,这是由于颗粒制剂可以缓冲生防菌所遭受的环境压力,为活性成分提供一定营养,在雨水天气等不利环境下防止活性成分分散,且具有缓释作用。目前我国的医用微球颗粒(滴丸)设备已经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但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微球生产设备却很少,且技术和工艺不成熟,已经影响到了生物农药微球颗粒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发展。因此,为了满足生物农药微球颗粒(滴丸)的农业生产需要,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大量生产微球制剂的自动微球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微球生产装置,在于为生物农药微球颗粒生产提供生产设备,满足农业生产中规模化和自动化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微球生产装置包括配料罐、滴丸装置、微球产生罐、浸泡罐和至少一个干燥罐;所述配料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滴丸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有一个可调节流量的滴盘;所述配料罐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所述微球产生罐设于所述储液罐的下方,且与所述滴盘的位置相应,所述微球产生罐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其底部通过出丸管路与所述浸泡罐相连通;所述浸泡罐与所述干燥罐通过射流装置和传送带相连通。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搅拌装置可为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可设于所述的配料罐中间。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配料罐上可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配料罐的夹层内,以对配料罐内的混合物料进行加热。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配料罐的罐壁的上部可设有冷凝液体进口,其罐壁的下部上与所述冷凝液体进口的位置相对处可设有冷凝液体出口,以通过冷凝液体对配料罐内的混合物料进行冷却。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配料罐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的管路上可设有上料泵,通过所述上料泵将混合均勻的混合物料输送至所述储液罐中。3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浸泡罐与所述干燥罐之间可设有射流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浸泡罐内成型的滴丸可通过所述射流装置输送到所述传送装置上,然后分别输送到所述干燥罐中进行干燥。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射流装置可为气泵;所述传送装置可为传送带。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配料罐、储料罐、滴丸装置和干燥罐均与控制面板相连接,可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各个装置的工作状态或参数。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所述储液罐上可设有分流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配料罐上设有加热器和冷凝液体降温自动循环系统,保证了物料有效成分的保存和生产的快速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滴头开关量的大小和分流器配合以保证储液罐内的恒定的液面,形成了均勻稳定的滴速和均勻的丸重;本专利技术的微球产生罐中,成型的滴丸通过循环自流的成型液均勻的带出所述微球产生罐,进入浸泡罐,保证了物料与成型液完全发生反应;本专利技术的干燥罐通过恒定高压风吹干并且可以调节风速和稳定,保证了滴丸的快速干燥和生防制剂效果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过程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配料罐、2微球产生罐、3干燥罐、4搅拌桨、5冷凝水进口、6冷凝水出口、7上料泵、8储液罐、9滴盘、10出丸管路、11控制面板、12分流器、13气泵、14传送带、15浸泡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包括配料罐1、微球生产罐2、浸泡罐15和三个干燥罐3 ;配料罐1上安装有搅拌桨4,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配料罐1的夹层内设有加热器 (图中未示出),用于对混合物料进行加热;配料罐1的罐壁的上部设有冷凝水进口 5,其罐壁的下部上与冷凝水进口 5的位置相对处设有冷凝水出口 6,通过冷凝水进口 5和冷凝水出口 6循环的冷凝水对配料罐1的混合物料进料冷却;滴丸装置包括储液罐8,储液罐8的底部上设有可调节流量的滴盘9,滴盘9的开关量的大小通过分流器12进行调节以保证储液罐8内的恒定液面,形成均勻稳定的滴速,均勻的丸重可保证产品的质量;配料罐1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液罐8相连通,该管路上设有上料泵7,以顺利输送混合物料至滴丸装置中进行成丸;储液罐8的下部与滴盘9的位置相应处设有微球产生罐2,微球产生罐2的顶部为开口设置,通过滴盘9产生的滴丸可顺利滴入至微球产生罐2中;在微球产生罐2中,滴丸可与其中盛放的成型液进行充分反应形成微球颗粒;微球产生罐2的底部通过出丸管路10 与浸泡罐相15连通,微球颗粒进入至浸泡罐15中进行浸泡;浸泡充分定型后通过气泵13 输送到传送带14上,通过传送带14,微球分别传送到至三个干燥罐3中进行干燥,干燥罐3 通过控制面板11进行温度和风速的控制。上述的自动微球生产装置中,滴盘9的流量和干燥罐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控制面板11上进行调节。 使用上述自动微球生产装置时,首先打开总电源,将水加入配料罐1中,打开搅拌桨4和加热器,将原料加入配料罐1中充分搅拌均质;然后通过上料泵7将混合液送入滴丸装置中的储液罐8中,通过滴盘9,混合液滴入到微球产生罐2中的成型液中形成微球颗粒; 成型的微球颗粒在成型液的带动下,通过出丸管10输送到浸泡罐15充分定型后,通过气泵 13,将制剂传送到传送带14上,由其触摸屏控制分批分送到三个干燥罐3中进行干燥,进入干燥罐3中的微球颗粒,在恒定高压风的吹动下,循环处于悬浮状态,以达到干燥水分的功能,干燥罐3通过控制面板11进行温度和风速的控制;干燥到一定程度的微球颗粒可通过成品出口中的阀门将干燥的微球颗粒吹出罐3,即得产品;输送完后关闭毕阀门,然后即可进行下一次烘干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微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包括配料罐、滴丸装置、微球产生罐、浸泡罐和至少一个干燥罐;所述配料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滴丸装置包括储液罐, 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流量的滴盘;所述配料罐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所述微球产生罐设于所述储液罐的下方,且与所述滴盘的位置相应,所述微球产生罐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其底部通过出丸管路与所述浸泡罐相连通;所述浸泡罐与所述干燥罐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搅拌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配料罐的夹层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微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的罐壁的上部设有冷凝液体进口,其罐壁的下部上与所述冷凝液体进口的位置相对处设有冷凝液体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微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上料泵。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微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罐与所述干燥罐之间设有射流装置和传送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微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装置为气泵; 所述传送装置为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杏忠李锋向梅春孙敬祖刘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