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48014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07:24
一种多电源系统,该多电源系统与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并取得该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一输出电力。而该多电源系统包括一电力整合背板、一机壳,该电力整合背板电性连接该直流电输出端口,且该电力整合背板具有至少一输出导线导接这些电源供应器提供的电力。而该机壳内具有一容置该电力整合背板的容置空间、一供该电源供应器进入该容置空间的开口以及至少一区隔出电源供应器位置的区隔部,其中该区隔部将该容置空间区隔出这些电源供应器的位置以及一供该输出导线通过的走线空间,且至少一外露于该机壳表面的供电端口与该输出导线电性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电源系统,特别是改变电力输出位置的多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建立网站或者数据库需要庞大的数据储存系统以及运算系统,同时也需要购置稳定的电源系统供应电力给这些设备。为了使电源系统稳定,且在维护系统时仍能正常供应电源,该电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电源供应器构成,并且通过至少一电力整合背板汇集多个电源供应器的电力,该电力整合背板再通过多个输出端口输出电力。该类电源系统的结构可见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07819号“模块化多电源供应器”,该前案揭示了一装置箱内包含多个具有一开口的容置室、多个电源供应器以及一抽取式控制盒。其中该装置箱内且对应于这些容置室的开口处纵向锁固一控制背板,在该控制背板上设有与这些容置室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器,该控制背板使设多个直流输出端与这些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而这些电源供应器各具有一第二连接器,这些电源供应器装设于该容置室内时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使这些电源供应器的输出电力汇集至该控制背板上。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07819号前案即揭示了该类电源系统的基本架构,在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1259753号中可更清楚地看到该类电源系统的细部结构。其中,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1259753号前案揭示了一种具有交直流电源接电架构的电源供应器模块,包括有一机壳、至少两电力处理模块以及至少两副电路板,该机壳内以隔板定义出至少二容置空间,该机壳一端对应每一容置空间设有交流电接电端口以及一直流电接电端口。每一电力处理模块具有一主电路板以及该主电路板上的电力处理单元,该主电路板具有一直流电接电端与该直流电接电端口相接。而该副电路板设有交流电接电端与该交流电接电端口相接,且该副电路板与该电力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由上述前案可见,该类电源系统的机壳前端具有供电源供应器插入的开口,而电力整合背板设于机壳的后端,并且该电力整合背板的输出端口朝向该机壳的后端。然而,考虑到室内空间的配置,前述电源系统通常都紧邻着墙壁,导致维修时需搬动整个电源系统以空出维修人员工作的空间。再者当电力整合背板的输出端口位于机壳的后端时,占用了部分空间而缩小了电源供应器本身可装设散热风扇的空间。又,以已知的电源系统而言,该电源供应器前端、后端都插满许多电力导线,外观不佳,且整理线路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已知电源系统的输出、输入连接器分别位于电源系统的两侧,在维修以及电源系统空间配置造成前述的麻烦。因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电源系统结构,以方便维护者在单侧即可接电输入、输出,还使电源系统内的空间有效利用。本技术为一种多电源系统,该多电源系统与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并取得该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一输出电力。而该多电源系统包括一电力整合背板、一机壳,该电力整合背板电性连接该直流电输出端口,且该电力整合背板具有至少一输出导线导接这些电源供应器提供的电力。而该机壳内具有一容置该电力整合背板的容置空间、一供该电源供应器进入该容置空间的开口以及至少一区隔出电源供应器位置的区隔部,其中该区隔部将该容置空间区隔出这些电源供应器的位置以及一供该输出导线通过的走线空间,且至少一外露于该机壳表面的供电端口与该输出导线电性连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该区隔部具有一输出线槽供该输出导线穿过且与一外露于机壳表面的供电端口电性连接。该机壳的容置空间可容纳许多电源供应器,因而该机壳设多个区隔部,以区隔该容置空间容纳多个电源供应器。而对应多个电源供应器,该机壳表面具有多个供电端口,该区隔部各自设置该输出线槽以导引输出导线。而这些供电端口穿过该些区隔部而进入该输出线槽内与该输出导线电性连接。前述的区隔部被区分为接近该开口的开口侧、位于该区隔部上方与下方的顶侧与底侧、以及相对于该开口侧另一端的后侧, 该区隔部的输出线槽具有至少向该后侧开放的开口供输出导线进入。而装设入该容置空间内的电源供应器包含了设置该直流电输出端口的一输出侧,以及设置一交流电输入端口的一输入侧,该区隔部的开口侧延伸至该机壳的开口以隔开相邻电源供应器的输入侧。更进一步地,该供电端口穿过该区隔部的开口侧或顶侧或底侧而外露于该机壳表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区隔部单纯将该容置空间区隔成置放这些电源供应器的位置,而该容置空间的其他空间则供该输出导线通过,再者,该供电端口定位于该开口上与这些输出导线电性连接。通过前述的结构变动,该背板的输出导线可穿过该区隔部的输出线槽而与供电端口电性连接,又该供电端口设于该区隔部的开口侧或顶侧或底侧而外露于该机壳表面。因此不需要使用机壳后方的空间连接电线,以方便维护者在单侧即可接电输入、输出,还使电源系统内的空间有效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一)。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二)。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多电源系统供电结构,以下将配合各图式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1、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而图3则为该多电源系统的局部剖面图。图中可见一多电源系统,该多电源系统由一机壳3提供一容置空间30,该容置空间30用于容纳至少一电源供应器1、一电力整合背板2以及至少一区隔部4。其中该机壳3包含一盖板31以及一开口 32,该区隔部4于该容置空间30内区隔出该电源供应器1的定位位置。在本技术的第一、第二个实施方式中,该机壳3内装设多个区隔部4,以容纳多个电源供应器1进入该机壳3内。该电源供应器1包含了设置一交流电输入端口 11以及一把手13的一输入侧,以及设置一直流电输出端口 12的一输出侧。该电源供应器1以该输出侧进入该机壳3的开口 32后通过该区隔部4的导引进入该容置空间30,该电力整合背板2具有多个背板输入端口 22,使插入该机壳3内的电源供应器1以直流电输出端口 12电性连接该背板输入端口 22,进而使该电源供应器1连接该电力整合背板2且使该电源供应器1产生的输出电力汇集至该电力整合背板2上。该电力整合背板2可连接一台或多台电源供应器1而汇集电力输出,而该电力整合背板2还设有至少一输出导线21,该电力整合背板2所汇集的电力由该输出导线21输出。在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区隔部4各具有一输出线槽41供该输出导线21穿过,并且该输出导线21与一穿过该区隔部4的供电端口 210电性连接(如图3所示)。该区隔部4可被区分为接近该开口 32的开口侧401、位于该区隔部4上、下方的顶侧402与底侧404以及相对于该开口侧401另一端的后侧403,该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延伸至该机壳3的开口 32以隔开相邻电源供应器1的输入侧。该输出线槽41具有至少向该后侧403开放的开口供输出导线21进入。更进一步地,该供电端口 210穿过该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或顶侧402,或底侧404,而与该输出导线21电性连接。然而,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使该供电端口 210穿过该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如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可见该电力整合背板 2的输出导线21进入该区隔部4的输出线槽41,且这些区隔部4的开口侧401各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隆林意纹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