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水封炉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316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水封炉盖,所述炉盖采用罩子式的双层夹套式结构,包括内胆、外套以及设于内胆与外套间的填充物,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套的下边缘焊接密封,所述外套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柄。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压氨水侧导除尘工艺中炉顶的密封,能有效的防止荒煤气的逸散并解决了高温状态下炉盖的变形,特别在低温天气降低炉盖内外温差较大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热量耗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水封炉盖,属于捣固焦炉装煤除尘

技术介绍
在高压氨水侧导除尘工艺中,炉顶导烟孔密封问题是一项技术难题,密封不严会造成荒煤气逸散,空气进入炭化室,造成煤气内含氧量超标,形成安全隐患。目前采用的炉盖由于导烟孔温度较高,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结构变形,造成炉盖无法放下,对位不准等问题,同时在低温天气温差较大时容易发生炸裂损坏,炉盖直接与大气接触,将炭化室热量传递到大气中造成大量的热能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水封炉盖,主要应用于高压氨水侧导除尘工艺中炉顶的密封,能有效的防止荒煤气的逸散并解决了高温状态下炉盖的变形,特别在低温天气降低炉盖内外温差较大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热量耗散。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节能型水封炉盖,所述炉盖采用罩子式的双层夹套式结构,包括内胆、外套以及设于内胆与外套间的填充物,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套的下边缘焊接密封,所述外套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柄。所述内胆采用蠕墨铸铁(RUT340)整体铸造形成,耐高温,长时间使用不会发生变形。所述外套采用普通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盖柄同样采用普通不锈钢材质制成,外套上设有螺栓孔,盖柄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在外套上。所述填充物由耐火材料构成,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①本专利技术炉盖与导烟孔水封槽配合使用,解决导烟车导烟管与炉顶除尘孔的密封问题,做到完全密封,无烟气逸散。②炉盖内胆采用蠕墨铸铁(RuT340)材质,能耐高温,长时间与炭化室内高温烟气直接接触,不会变形。③炉盖夹套内填充隔热材料,可减少热量耗散,特别在低温天气环境下降低温差带来的负面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炉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填充物,2螺栓,3盖柄,4外套,5内胆。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结合图1,炉盖内胆5采用蠕墨铸铁(RuT340)材质整体铸造,炉盖整体做成罩子式的双层夹套式结构,外套4下边缘直接焊接在内胆5上形成密封,外套4与内胆5之间的填充物1由耐火隔热材料构成,外套4顶部有圆形开孔,盖柄3与外套4通过沉头螺栓2连接,外套4与盖柄3均采用普通不锈钢材质制作,导烟炉盖边缘放置在导烟孔水封槽内,并被浸没在水面以下,内胆能耐高温,与炭化室内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外套与大气直接接触。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压氨水侧导除尘工艺中炉顶的密封,能有效地防止荒煤气的逸散并解决了高温状态下炉盖的变形,特别在低温天气降低炉盖内外温差较大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热量耗散。权利要求1.节能型水封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采用罩子式的双层夹套式结构,包括内胆 (5)、外套(4)以及设于内胆与外套间的填充物(1),所述内胆(5)与所述外套(4)的下边缘焊接密封,所述外套(4)顶面通过螺栓(2)连接有盖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水封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5)采用蠕墨铸铁整体铸造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水封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1)由耐火材料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水封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4)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水封炉盖,所述炉盖采用罩子式的双层夹套式结构,包括内胆、外套以及设于内胆与外套间的填充物,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套的下边缘焊接密封,所述外套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柄。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压氨水侧导除尘工艺中炉顶的密封,能有效的防止荒煤气的逸散并解决了高温状态下炉盖的变形,特别在低温天气降低炉盖内外温差较大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热量耗散。文档编号C10B43/00GK102492433SQ20111038651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解道东, 郑光明, 陶永强 申请人:安徽同兴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光明解道东陶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同兴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