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塑溶胶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32917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氯乙烯塑溶胶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方法,将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BET)为18.0-60.0m2/g,pH为8.5-9.5的纳米碳酸钙浆液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95℃,搅拌,加入浆液中纳米碳酸钙质量的1.8-6.0%混合改性剂后持续搅拌30-180min完成表面处理。混合改性剂为硬脂酸碱金属皂化物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硬脂酸钙在混合改性剂中质量百分含量为脂肪酸与硬脂酸钙的质量比为20-70%,脂肪酸与皂化剂用量比例为1∶1。本方法脂肪酸经强碱皂化,既克服了纳米碳酸钙湿法表面改性时脂肪酸在水中难与碳酸钙表面反应生成硬脂酸钙的确定,通过脂肪酸皂化液直接引入硬脂酸钙,获得了显著的表面改性效果。本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可行,产品质量稳定,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纳米碳酸钙经过表面处理后,由于其粒径小,表面性能与分散性好,可用于涂料、 油墨等工业中作填充剂和流变助剂,赋予介质一定的触变性和屈服应力。纳米碳酸钙作为PVC塑溶胶配方中的一个重要组分,将纳米碳酸钙加入汽车底漆 PVC糊中不仅可以增加其耐磨和抗石击的性能,而且有利于流变性能的调节,使其具有一定的触变性,满足喷涂等加工过程的需要,亦即高剪切下低粘度,低剪切下高粘度,同时还有一定的屈服值和宾汉粘度。既可保证涂料可以流畅的输送和喷出,又不致在涂覆后流挂。汽车底漆良好的流变性能,对于汽车工业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触变性,即是流体流变行为的时间依赖性。这一时间依赖性具体地表现为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关系曲线的上升曲线与下降曲线不重合,形成一个滞后环,如果上升曲线位于下降曲线的上方,则称该流体具有触变性,滞后环的面积简称为“环面积”,触变环面积则被用作触变性大小的量度,用以表征体系的触变性。屈服值(τ J,以剪切速率很小时的剪切应力作为屈服值。宾汉粘度(nb),将剪切速率( )为176s—1时测定的粘度换算为剪切应力(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王权广黄炜民黄炜波黄安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