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288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2:05
一种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包括外电极管(10)和容置其内的内电极(20),所述外电极管(10)和内电极(20)之间是使彼此绝缘且固持为一体的工程塑料(30),用高弹性金属材料冲压成形的所述内电极(20)是音叉状的电极片,结合为接插件时,与之适配的直流电源插座的中心插针恰好插入该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之间,形成紧密电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音叉型直流DC电源插头弹性音叉式内电极将插入其内插座的中心插针紧紧地卡住,令二者紧密接触,防止使用中的断路现象的发生;同时该音叉式内电极,与现有技术管状内电极相比,既能节省了生产材料,又能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电联接器,尤其涉及以整体结构为特征的两部件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接插直流电源的DC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直流电源插头包括都是管状的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嵌入外电极管内,两者之间注入熔融塑料使之互相绝缘且固持为一体;与之相适配的电源插座的中心插针,恰好插入该内电极管的内腔,彼此面接触。因所述中心插针与内电极管都是采用钢性材质制成,如果两者配合不够精密,或者使用时有转动、摆动和震动的情况, 因相互接触不良,常发生瞬间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生产一种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解决现有技术直流电源插头的内电极管与其插座的中心插针易接触不良发生断路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叉型直流DC电源插头,包括外电极管和容置其内的内电极,所述外电极管和内电极之间是使彼此绝缘且固持为一体的工程塑料,特别是用高弹性金属片材冲压成形的所述内电极是音叉状的电极片,结合为接插件时,与之相适配的直流电源插座的中心插针恰好插入该内电极的两叉脚之间,形成紧密电接触。所述内电极的两叉脚前端的最小内间距dl小于叉根部最大内间距d2,且所述两叉脚前端的最小内间距dl等于或小于所述插座的中心插针之外直径。所述内电极的两叉脚前端内壁上有凸起的卡扣。所述各内电极的两叉脚前端为自由端,不固持在所述工程塑料上。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弹性音叉式内电极将插入其内插座的中心插针紧紧地卡住,令二者紧密接触,防止使用中的断路现象的发生;同时,该音叉式内电极与现有技术管状内电极相比,既能大大节省生产材料, 又能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优选实施例中各部件分解状态轴测投影示意图;图2是所述优选实施例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整体外观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3是所述优选实施例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之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之优选实施例一是,设计生产一种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包括外电极管10和容置其内的内电极20,所述外电极管10和内电极20之间是使彼此绝缘且固持为一体的塑料30,特别是,用高弹性金属片材冲压成形的所述内电极20是音叉状的电极片,结合为接插件时,与之相适配的直流电源插座的中心插针恰好插入该内电极 20的两叉脚21、22之间,形成紧密电接触。所述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前端的最小内间距dl小于叉根部最大内间距d2, 且所述两叉脚21、22前端最小内间距dl小于或等于所述插座的中心插针之外直径;所述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前端内壁上有凸起的卡扣211、221 ;所述内电极20的两个叉脚21、22前端为自由端,不固持在所述工程塑料30上。这样结构使所述直流电源插座的中心插针紧紧地卡在所述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之间,形成紧密电接触;完全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因转动等情况发生而造成瞬间短路的现象的发生。本例中音叉式片状的内电极20采用精密冲压的方法生产,同时,用熔融注塑流入外电极10内腔注塑形成绝缘体的工程注塑30,再将该内电极20按叉形开口位与外电极10 前端位一致的方向,将内电极20塞入,再气动将其卡紧到位,就成为一个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音叉状的内电极20相比现有技术的管状内电极即减少了原材料,也提高单件的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包括外电极管(10 )和容置其内的内电极(20 ),所述外电极管(10)和内电极(20)之间是使彼此绝缘且固持为一体的工程塑料(30),其特征在于用高弹性金属材料冲压成形的所述内电极(20)是音叉状的电极片,结合为接插件时, 与之适配的直流电源插座的中心插针恰好插入该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之间,形成紧密电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前端的最小内间距dl小于叉根部最大内间距d2, 且所述两叉脚(21、22)前端的最小内间距dl小于所述插座的中心插针之外直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前端内壁上有凸起的卡扣(211、221)。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20 )的两叉脚(21、22 )前端为自由端,不固持在所述工程塑料(30 )上。专利摘要一种音叉型直流电源插头,包括外电极管(10)和容置其内的内电极(20),所述外电极管(10)和内电极(20)之间是使彼此绝缘且固持为一体的工程塑料(30),用高弹性金属材料冲压成形的所述内电极(20)是音叉状的电极片,结合为接插件时,与之适配的直流电源插座的中心插针恰好插入该内电极(20)的两叉脚(21、22)之间,形成紧密电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音叉型直流DC电源插头弹性音叉式内电极将插入其内插座的中心插针紧紧地卡住,令二者紧密接触,防止使用中的断路现象的发生;同时该音叉式内电极,与现有技术管状内电极相比,既能节省了生产材料,又能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H01R13/11GK202275983SQ201120427580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吴健南, 蒋国平, 陈家宝 申请人:利宝嘉电业(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宝蒋国平吴健南
申请(专利权)人:利宝嘉电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