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细砂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04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超精细砂磨机的结构改良。包括机架,设于其上的研磨筒体,在研磨筒体内设有研磨介质,研磨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管,在其另一端设有出料管,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研磨筒体系由内筒体和外筒体组成,在内筒体的外围设有内研磨棒,在外筒体的内壁设有外研磨棒;传动装置与内筒体的顶端相连。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冷却系统中冷却剂的流速增大,冷却效果更为明显;改善了研磨棒的受力特性,有效防止了卡死、断裂等情况的发生;在局部被磨损后,可以更换安装方向继续使用;部分研磨节套磨损后可以直接将其更换,而其余部分可以照常使用,这样就降低了使用成本,节约了资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超精细砂磨机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研磨装置在染料、化工、电子、食品、机械等各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研磨机的性能,降低设备的应用成本,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实施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搅拌棒型罐式砂磨机(申请号89207926.6),由转子、定子、转子冷却室、定子冷却室、转子搅拌棒、定子阻料棒等组成,由于研磨室内组成若干粉碎强化区域,并控制区域之间的距离,使之能量密度和粒径细化分布集中,能低速高效地进行微粉碎,物料微粉碎颗粒小于1μm,能连续进、出料,是一种新颖的超微粉碎的设备。由于其研磨棒设置在一个成整体的研磨套上,这种方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由于立式研磨套上不同部位的研磨棒的受力不平衡,一般来说底部的受力较大,易于磨损,一旦底部的研磨棒磨损后就需要将整个研磨套都更换,这样就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时,由于其冷却通道的设置不甚合理,其间的冷却剂流通不是特别顺畅,因而其降温效果不甚理想。此外,研磨棒一般设计成圆柱状,在研磨硬度较大的材料过程中,由于受力较大,而圆柱状的研磨棒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改变其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精细砂磨机,包括机架,设于其上的研磨筒体,在研磨筒体内设有研磨介质,研磨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管,在其另一端设有出料管,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研磨筒体(1)系由内筒体(2)和外筒体(3)组成,在内筒体(2)的外围设有内研磨棒(4),在外筒体(3)的内壁设有外研磨棒(5);传动装置(6)与内筒体(2)的顶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时金张义龙包正阳陈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