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缝防水、堵漏构造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缝防水、堵漏构造。 [
技术介绍
]建筑缝包括施工缝和变形缝,施工缝的间距为0。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通常通常变形缝的间距为20-300mm。为了防止外界水渗入建筑缝,建筑缝需要进行防水、堵漏施工。现行采用环氧树脂粘合剂的建筑变形缝的防水、堵漏构造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包括变形缝1、缝侧结构体2、止水带3、环氧树脂粘合剂形成的粘接层和锚固点4。现行建筑缝的防水构造和施工工艺按照我国行业标准JGJ/T212-2010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4. 2. 5 节中的规定执行。这种防水构造及施工工艺有以下几个缺点1)卷材止水带1上下都是环氧树脂粘合剂,粘合剂A、B两组分混合后,在最初的 20 40分钟内,粘合剂是膏状体,卷材止水带是弹性体,因为周围没有约束,此时保持粘合剂及卷材止水带处在正确的位置、维持正确的形状十分困难,如果用重物压制,粘合剂不能保持图1所示的形状,如果不用重物压制,卷材止水带在变形、扭曲部位将会反弹,无论是粘合剂,或者卷材止水带形状的变化,都可能最终形成空隙、虚粘等缺陷,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缝防水、堵漏构造,包括建筑缝、位于建筑缝两侧的结构体和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体的止水面上包括与建筑缝平行的凹槽,所述的止水带的两侧包括折边, 所述的折边插入到所述的凹槽中,凹槽中填充有粘合剂,所述的粘合剂将止水带的折边固定在凹槽中;所述的止水带与结构体的止水面之间包括粘合剂层,所述的粘合剂层将止水带粘合到结构体的止水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缝防水、堵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止水带的折边沿止水带的长度方向包括复数个锚孔,凹槽中的粘合剂填充到所述的锚孔中,形成暗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缝防水、堵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带是高分子卷材,所述的粘合剂是环氧树脂粘合剂;所述的凹槽的宽度为4-6毫米,槽深12-15毫米; 所述锚孔的孔径为4-6毫米、孔间距为50-150毫米、孔边缘距折边边缘的距离为2. 5-3. 5 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缝防水、堵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卷材是 PVC卷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缝防水、堵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