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兆圣专利>正文

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779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8
一种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它涉及建筑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它包括:混凝土结构,建筑变形缝设置于混凝土结构上;止水带结构,止水带结构设置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止水带结构具有弹性或可伸缩;以及,粘接层,粘接层设置于止水带结构与建筑变形缝内壁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防水系统,其通过粘合剂将止水带结构与建筑变形缝粘接,形成无缝防水构造,从而提升了建筑变形缝的防水能力,同时,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保护结构,使得该建筑变形缝不仅能够抵御高水压,而且止水带结构能够防止外来异物侵入,具有防水结构稳定,防水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防水可靠性强,结构简单,实施过程简便且易操作,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
技术介绍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国家标准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对地下工程变形缝的防水构造有明确的规定,中埋式止水带是变形缝中强制性条款规定必须采用的防水措施,配合迎水面、背水面的防水措施,构成变形缝防水体系。这种做法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半个多世纪,在国际上也是通用做法。变形缝是细部构造中最难解决的防水难题,现有技术中通过止水带和混凝土相互靠紧的方案,实现变形缝的防水。但该种防水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存在活动的缝隙,在外部的压力作用下,水是通过橡塑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因此造成建筑变形缝防水工程的成功率一直不高的问题,素有“十缝九漏”之说。因此,一种稳定、可靠且防水效果好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亟待发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其通过粘合剂将止水带结构与建筑变形缝的内壁两侧粘接,形成无缝防水构造,从而大大提升了建筑变形缝的防水能力,同时,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保护结构,使得该建筑变形缝不仅能够抵御高水压,而且能够防止止水带结构被外来异物进入,具有防水结构稳定,防水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防水可靠性强,结构简单,实施过程简便且易操作,使用寿命长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包括:混凝土结构,建筑变形缝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结构上;止水带结构,所述止水带结构设置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且所述止水带结构具有弹性或可伸缩;以及,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止水带结构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壁之间。优选地,所述止水带结构包括:具有弹性的填充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填充体内的、并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卷材,在所述止水带结构与所述变形缝内侧壁之间粘接时,所述填充体和所述高分子卷材在其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使得其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侧壁抵接。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卷材横截面形状呈“M”型或“W”型。优选地,所述填充体上设置有形变槽,以便于所述填充体发生弹性形变。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结构上位于所述建筑变形缝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切槽,在所述止水带结构与所述建筑变形缝粘接时,所述切槽内用于填充粘接剂,以与所述粘接层一体成型并充当所述粘接层的暗桩。优选地,所述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还包括: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建筑变形缝的两侧,所述保护结构用于抵御水压并保护止水带结构。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结构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高分子卷材隔离层,所述高分子卷材隔离层贴合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侧壁上;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贴合于所述高分子卷材隔离层上远离所述混凝土结构一侧;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保护层、所述高分子卷材隔离层与所述固定孔装配。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钢板,且厚度为8毫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通过粘合剂将止水带结构与建筑变形缝粘接,形成无缝防水构造,从而大大提升了建筑变形缝的防水能力和防水的可靠性。2、通过在建筑变形缝的侧壁上开设横向切槽,并在切槽内填充粘合剂,使得切槽内的粘合剂在固化后与粘接层一体,并将粘接层嵌锚在混凝土结构内,从而增强了该防水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保护结构,一方面通过保护结构上的保护层抵御水压,大大提升了该防水系统对水压的抵御能力,进而拓宽了该防水系统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高分子卷材隔离层,将外部空间与建筑变形缝的内部空间分隔,从而防止了外来异物进入,提升了该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中防水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防水系统的另一种;图4是本实施例中止水带结构与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2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3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4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5的安装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6的安装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8的安装示意图;图11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9的安装示意图;图12是本实施例中步骤S20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混凝土结构;101、固定孔;102、切槽;200、止水带结构;201、形变槽;210、填充体;220、高分子卷材;300、粘接层;400、暗桩;500、保护结构;510、保护层;520、高分子卷材隔离层;530、固定件;600、安装夹具;700、铲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混凝土结构100、止水带结构200以及粘接层300。具体地,建筑变形缝设置于混凝土结构100上。止水带结构200设置于建筑变形缝内,且止水带结构200具有弹性。粘接层300设置于止水带结构200与建筑变形缝内壁之间。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止水带结构200包括:填充体210;以及,设置于填充体210内的高分子卷材220。其中,高分子卷材220和填充体210均具有弹性。在止水带结构200与变形缝内侧壁之间粘接时,填充体210和高分子卷材220在其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使得其与建筑变形缝内侧壁抵接。优选地,高分子卷材220的横截面形状呈“M”型或“W”型。填充体210上设置有形变槽201,以便于填充体210发生弹性形变。需要说明的是,“M”型或“W”型的高分子卷材220,由于其结构的设计,更具弹性。在高分子卷材220被挤压收缩时,形变槽201在高分子卷材220的作用下,挤压收缩。此时,形变槽201的侧壁相互靠拢、甚至相互贴合,且在形变结束后恢复原状,这样设置的形变槽201,方便了填充层随高分子卷材220的形变而形变,进而方便了止水带结构200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高分子卷材220为PVC卷材,粘接层300为改性环氧粘合剂,填充体210为橡塑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100),建筑变形缝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结构(100)上;/n止水带结构(200),所述止水带结构(200)设置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且所述止水带结构(200)具有弹性或可伸缩;以及,/n粘接层(300),所述粘接层(300)设置于所述止水带结构(200)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100),建筑变形缝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结构(100)上;
止水带结构(200),所述止水带结构(200)设置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且所述止水带结构(200)具有弹性或可伸缩;以及,
粘接层(300),所述粘接层(300)设置于所述止水带结构(200)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结构(200)包括:
具有弹性的填充体(210);以及,
设置于所述填充体(210)内的、并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卷材(220),在所述止水带结构(200)与所述变形缝内侧壁之间粘接时,所述填充体(210)和所述高分子卷材(220)在其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使得其与所述建筑变形缝内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卷材(220)截面形状呈“M”型或“W”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210)上设置有形变槽(201),以便于所述填充体(210)发生弹性形变或伸缩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粘接式内置止水带结构的建筑变形缝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圣
申请(专利权)人:吴兆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