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丽蓉专利>正文

破碎机辊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67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破碎机辊筒,包括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辊体或筒体(1),与辊体或筒体(1)连接的弧形工作面板(2),其特征在于辊体或筒体(1)表面上有楔块(3)或楔槽(4)与工作面板(2)底面的楔槽(4)或楔块(3)配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与辊(筒)式破碎机的辊筒有关。
技术介绍
传统的辊式或筒式破碎机采用弧板式工作面板作工作副。在辊(筒)结构中,无论弧形齿型面板还是光板、槽板等等,均是将弧形工作面板,通过定位销、螺栓联接方式紧固在辊体或筒体上。此结构的最大弊端是弧型面板与辊(筒)体配合安装位移变化极大,安装困难、互换性差。更为严重的是,作为工作主件的弧形面板工作副,均在恶劣工作环境下承受较大的冲击、振动等强力考验。其接触表面除较快的磨损外,更容易形成轴向断裂。而一经断裂的工作面板在高速转动的辊(筒)体离心力作用下直接飞脱,造成整机其它部位的毁损。更有甚者击穿护板飞出机外,引发意外人身事故。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破碎机辊筒。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破碎机辊筒,包括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辊体或筒体(1),与辊体或筒体(1)连接的弧形工作面板(2),辊体或筒体(1)表面上有楔块(3)或楔槽(4)与工作面板(2)底面的楔槽(4)或楔块(3)配合。本技术燕尾形楔块(3)和楔槽(4)之间有锁紧镶条(5),在其两端面有止退挡块(6)通过螺钉(7)与辊体或筒体(1)连接。本技术辊体或筒体(1)为多棱形,其外表面由若干平面构成,弧形工作面板(2)的底面为平面,筒体(1)与两侧面的端板(8)固定连接,端板(8)与传动轴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定位牢固、安装方便;提高了工作面板与辊(筒)体的整体联接性能。由于燕尾结构的自然卡扣原理,完全避免了工作面板纵向断裂而脱离辊(筒)体的可能,相应避免了意外事故的隐患。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所示,在弧形工作面板2的底部(无论底部为圆弧型或平面型)有燕尾型楔块3。安装时,将燕尾楔块3横向插入辊(筒)体1的相配合的燕尾槽4内,紧贴一边,另一边插入斜边镶条5。镶条的斜边将自动锁紧面板2与辊(筒)体1的联接。待安装定位后,在燕尾工作面板2端面由螺钉7紧固止退挡块6即可。权利要求1.破碎机辊筒,包括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辊体或筒体(1),与辊体或筒体(1)连接的弧形工作面板(2),其特征在于辊体或筒体(1)表面上有楔块(3)或楔槽(4)与工作面板(2)底面的楔槽(4)或楔块(3)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辊筒,其特征在于燕尾形楔块(3)和楔槽(4)之间有锁紧镶条(5),在其两端面有止退挡块(6)通过螺钉(7)与辊体或筒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机辊筒,其特征在于辊体或筒体(1)为多棱形,其外表面由若干平面构成,弧形工作面板(2)的底面为平面,筒体(1)与两侧面的端板(8)固定连接,端板(8)与传动轴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为破碎机辊筒,包括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辊体或筒体(1),与辊体或筒体(1)连接的弧形工作面板(2),其特征在于辊体或筒体(1)表面上有楔块(3)或楔槽(4)与工作面板(2)底面的楔槽(4)或楔块(3)配合。文档编号B02C4/30GK2636984SQ03249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崔丽蓉 申请人:崔丽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丽蓉
申请(专利权)人:崔丽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