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行车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25781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0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行车记录装置,其包括壳体、行车记录器及中置喇叭,所述壳体匹配贴合车辆前挡风玻璃,所述壳体包括收容壳体,所述收容壳体设置有水平部及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开设有喇叭槽孔,所述中置喇叭对应设置于所述喇叭槽孔处并固持于所述收容壳体内,所述行车记录器卡设于所述水平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所述壳体贴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同时将所述行车记录器及中置喇叭组装在一起,不占用汽车内任何有用空间,组装方便,不会对汽车内造成任何破坏,保持汽车内的完整性,通过所述行车记录器,其撷取来的行车影像信息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提供交通意外事故发生时的有力证据,方便交警及鉴定人员研判出真正肇事原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行车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交通管理主要靠交通管理部门使用各种交通管理设备来实现,例如,车辆超速行驶的设备通常用测速雷达来检测,这样的交通管理无法时刻追踪各种车辆的运行状况,对违章车辆的查处未免有遗漏。事发当时的车速状况、驾驶员操控汽车的状况等资料是发生所有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但在事后绝大多数无法取得当时的状况资料,因此无法留下有用的事实证据提供警方侦办使用。因此,现有的车辆通常都安装有行车记录器,一般利用吸盘将支架固定在前侧挡风玻璃内侧、将支架黏置或锁固于仪表板上、或者是将支架夹固在空调出风口的风向叶片上等装设与固定方式。因而会影响驾驶人行车时的注意力与视线,其位置设置不当,结构不合理,给使用者造成极大不便。同时,现有的汽车音响通常包括一前置左喇叭、一前置右喇叭、一后置左喇叭、一后置右喇叭、一中置喇叭及一汽车音响主机,所述中置喇叭安装在驾驶室中控台面上,因而可以模拟剧院的音场效果。然而,所述中置喇叭安装在驾驶室中控台面上,占用空间大,阻挡驾驶员视线,线材外露,不美观,音响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占用汽车内任何有用空间,组装方便,不会对汽车造成任何破坏,保持汽车内的完整性的组合式行车记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行车记录装置,其包括壳体、行车记录器及中置喇叭,所述壳体匹配贴合车辆前挡风玻璃,所述壳体包括收容壳体,所述收容壳体设置有水平部及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开设有喇叭槽孔,所述中置喇叭对应设置于所述喇叭槽孔处并固持于所述收容壳体内,所述行车记录器卡设于所述水平部内。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部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水平部下端部开设有穿孔,所述水平部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对应设置于穿孔上方,所述支架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行车记录器包括支架盒及卡设于所述支架盒内的摄像头,所述支架盒两侧凸设有卡持凸部,所述卡持凸部卡设于所述滑槽内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中部设置有齿轮槽,所述支架盒内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摄像头卡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支架盒后部固持有齿轮,所述齿轮沿所述齿轮槽滚动,所述支架盒平缓地穿过所述穿孔并在所述收容壳体内进行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斜面部上设置有若干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与行车记录器及中置喇叭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行车记录器及中置喇叭的开启及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收容壳体横截面为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收容壳体边缘设置有耐高温双面胶布。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封盖及遮罩壳体,所述封盖贴合于所述斜面部,所述遮罩壳体覆盖于所述收容壳体前表面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壳体贴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同时将所述行车记录器及中置喇叭组装在一起,不占用汽车内任何有用空间,组装方便,不会对汽车内造成任何破坏,保持汽车内的完整性,通过所述行车记录器,其撷取来的行车影像信息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提供交通意外事故发生时的有力证据,方便交警及鉴定人员研判出真正肇事原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图2所述本技术支架盒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本技术收容壳体、行车记录器及中置喇叭的组合图。图5为图1所示本技术支架及支架盒的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组合式行车记录装置包括壳体1、行车记录器2及中置喇叭3,所述壳体1包括收容壳体10、封盖20及遮罩壳体30,所述遮罩壳体30覆盖于所述收容壳体10前表面部,所述收容壳体10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收容壳体10匹配贴合车辆前挡风玻璃,所述收容壳体10设置有水平部11及斜面部12,所述封盖20贴合于所述斜面部12,所述水平部11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水平部11下端部开设有穿孔13,所述水平部11内部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对应设置于穿孔13上方,所述支架14两侧设置有滑槽141,所述支架14中部设置有齿轮槽142 ;所述斜面部12开设有喇叭槽孔15,所述中置喇叭3对应设置于所述喇叭槽孔15处并固持于所述收容壳体10内,所述斜面部12上设置有若干控制键40,所述控制键40与行车记录器2及中置喇叭3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行车记录器2及中置喇叭3的开启及关闭。所述行车记录器2卡设于所述水平部11内,所述行车记录器2包括支架盒50及摄像头60,所述支架盒50为长方体状,所述支架盒50内设置有收容槽51,所述支架盒50 后部两侧凸设有卡持凸部52,所述卡持凸部52卡设于所述滑槽141内并可在所述滑槽141 内来回滑动,所述摄像头60卡设于所述收容槽51内并可调节视角方向,所述摄像头60设置在与驾驶员视线方向一致的位置以用于对车辆的前方进行摄像,所述支架盒50后部固持有齿轮53,所述齿轮53沿所述齿轮槽142滚动,以供所述支架盒50平缓地穿过所述穿孔 13并在所述收容壳体10内进行升降。使用本技术时,所述壳体1安装贴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所述摄像头60 位于车辆的挡风玻璃的边缘并平行于水平面设置,使得摄像头60的方向与驾驶员视线的方向一致,而且无须改动原车辆结构和电路;当需要调节摄像头60视角方向时,调节所述齿轮53,所述支架盒50沿所述齿轮槽142方向穿过所述穿孔13进行升降,此时摄像头60的高度也随着变化;同时可以人工旋转所述摄像头60,对所述摄像头60的摄像方向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在摄像头60实时地拍摄当前的路况影像,并将记录了路况的视频文件信息发送到行车记录器内的视频解码器中,由所述视频解码器对各摄像机的信号进行循环采样,并进行解码和A/D转换,然后再将转换后的数据信号发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中,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后的文件存储到存储设备中。当车辆发生事故时,本技术能够自动清晰、准确地记录下事故发生的视频信息,并存储在外接存储设备中,在事故的责任认定和处理过程中提供佐证。本技术的装设与固定方式是在所述收容壳体10边缘设置有耐高温双面胶布,再将所述壳体1紧密贴附于车辆前挡风玻璃上,改善了现有的行车记录器一般利用吸盘将支架固定在前侧挡风玻璃内侧、将支架黏置或锁固于仪表板上、或者是将支架夹固在空调出风口的风向叶片上等装设与固定方式,不会影响驾驶员行车时的注意力与视线。在交通事故中,经由处理善后的警方处理人员来处理事故现场的相关勘查、现场测绘、证物收集、见证人查访讯问、笔录及填报表等收证作业后,再加上本技术的具体记录行车过程,则可作为交通意外事故发生时的有力证据,以及事发当时驾驶员的确切行车动态并获得有力的证明下,可很快将事件发生现场状态进行还原,有效提升案情处理速度,更让鉴定人员研判出真正肇事原因。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壳体1贴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同时将所述行车记录器2及中置喇叭3组装在一起,不占用汽车内任何有用空间,组装方便,不会对汽车内造成任何破坏,保持汽车内的完整性,通过所述行车记录器2,其撷取来的行车影像信息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提供交通意外事故发生时的有力证据,方便交警及鉴定人员研判出真正肇事原因。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周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常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