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由硅、碳和碳纤维薄片的三元复合体构成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电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锂离子电池通常用于手机、笔记本、相机和电动工具等设备或工具中,其最重要的负极材料是石墨。随着汽车工业向电驱动技术的转变,开发高能量密度型的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迫切需求。目前使用的石墨负极储锂容量较低是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如果使用硅复合物代替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容量可以增加好多倍。现有技术中已有建议使用硅/碳复合物代替石墨,常规的硅/碳复合物, 通常通过热解、机械混合并高能球磨、或者二者结合等方法来制备,所述复合物由在致密碳基体中镶嵌硅颗粒构成。然而,此类方法制备的硅/碳复合物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Si的体积变化效应,从而仅能提供有限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当在充放电期间硅材料的结构中嵌入锂离子时,容易发生结构破裂和粉末化,因此电池的循环能力非常差。另外,现有技术公开了硅碳活性层与刚性铜集流体层形成的复合电极。对于类似于硅这种具有大体积效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言,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君,周龙捷,杨军,贾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