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6533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2:13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对设置,顶板盖在两个侧板之上并固定,侧板内各设置两个RFID天线;顶板上设置交换机和RFID阅读器,侧板内侧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横向导轨槽,横向导轨槽上配合安装有横向滑动条板,RFID天线固定在滑动板上能够沿竖向导轨槽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采用上下结构设计,采用螺丝固定,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影响检测门的外观;FRID阅读器和配套的RFID天线设置在顶板里,在侧板里加横向导轨槽、横向滑动条板和竖向导轨槽设计,有利于天线在水平和垂直调整,从而能完全辐射检测门里的物体,增加了光电开关、不锈钢钢板、吸波海棉,不会造成漏读、重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多物体自动识别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仓储、物流的多物体数据采集系统均采用条码作为数据载体进行人工操作,当多个物体同时进行时,只能人工持扫描枪逐一、校准、近距离扫描进行数据采集,然后统计。此种方式不但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运营成本高。现在个别公司采用RFID技术实现多物体自动数据采集进行统计,但是采用这种技术最大的问题是漏读和重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 RFID阅读器性能的优劣,如果使用高性能的阅读器不但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增加运行的成本。申请号为CN201020297066.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 但是其依然存在如下的不足1、整体结构采用左、中、右结构设计,分别称为左侧板,中板,右侧板。即中板夹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多人共同作业,又采用钢丁直接固定,对整体检测门安装有失审美观,严重不利于安装和拆卸。2、设置FRID阅读器和所配的RFID天线在侧板里,这样不利于设备的安装。因为另一侧板里也有2个RFID天线,而RFID天线是通过缋线连接到RFID阅读器的,RFID天线配套缋线的标准长度是300厘米。检测门整体高250厘米,左侧板加上右侧板就是500厘米;检测门整体宽180厘米,左、右侧板的立柱各宽15厘米,即中板宽150厘米。无论RFID 阅读器设置在左侧板还是右侧里,RFID天线的缋线都是不够长,故还要订做绩线。从所周知,绩线越长,信号就会衰减的越大,这样就直接降低RFID阅读器的稳定性与读取率。又因侧板宽15厘米,要同时在一侧板里设置RFID阅读器和2个RFID天线,严重不利于天线的位置调整。所以直接造成RFID阅读器误读、漏读。3、侧板里3条横向固定板,4条纵向固定的安装条板,RFID天线安装在4条安装条板设置的安装孔里。严重阻碍了天线角度的调整。从而就不能完全辐射检测门里的物体, 这样就造成了漏读、误读。4、RFID阅读器只要是通着电源就M小时都在工作,又不加装不锈钢钢板和吸波海棉屏蔽信号,所以在检测门的周围的物体都会读到,就造成了误读、漏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相对设置,所述顶板盖在所述两个侧板之上并固定。所述顶板盖在所述两个侧板之上,并且相互之间用螺丝固定。还包括交换机、RFID阅读器和与所述RFID阅读器相配合的四个RFID天线,所述侧板内各设置两个所述RFID天线;所述顶板上设置交换机和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交换机相连接。所述侧板内侧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横向导轨槽,所述横向导轨槽上配合安装有横向滑动条板,每条所述横向滑动条板上相对设置至少一条竖向导轨槽,所述RFID天线背面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轨槽相配合的滑动板,所述RFID天线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能够沿所述竖向导轨槽上下移动。至少一侧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继电器,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继电器与工作电源相连接。还包括控制计算机和数据服务器,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控制计算机、所述数据服务器相连,所述控制计算机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由防火防潮板和不锈钢钢板制成,所述侧板内设置有吸波海棉,所述吸波海棉围绕所述RFID天线设置,但在所述侧板的内侧留有间断区域。所述RFID阅读器的频率为920 925MHz。所述顶板上设置有LED显示屏。所述侧板之一的底座上设有外接线孔、外接RJ45插孔和外接电源插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整体采用上下结构设计,采用螺丝固定,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影响检测门的外观。2、现有技术中的FRID阅读器和配套的RFID天线设置在侧板里,这样不利于设备的安装,因为另一侧板里也有2个天线,而天线是通过绩线连接到RFID阅读器的,RFID天线配套缋线的标准长度是300厘米。检测门整体高250厘米,左、右侧板相加就是500厘米; 检测门整体宽180厘米,左、右侧板的立柱各宽15厘米,即中板宽150厘米。故还要订做缋线,从所周知,绩线越长,信号就会衰减的越大,这样就直接降低RFID阅读器的稳定性与读取率。又因侧板宽15厘米,要同时在一侧板里设置RFID阅读器和2个RFID天线,严重不利于RFID天线的位置调整。所以直接造成RFID阅读器误读、漏读。而本技术采用把 RFID阅读器设置在顶板里,所配的RFID天线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侧板里。工作电源、交换机、 继电器都设置在顶板里,就决解了以上的问题。3、本技术在侧板里加横向导轨槽、横向滑动条板和竖向导轨槽设计,有利于天线在水平和垂直调整,从而能完全辐射检测门里的物体,不会造成漏读、重读。4、本技术增加了光电开关、不锈钢钢板、吸波海棉,光电开关可以有效控制 RFID阅读器的工作,当物体触发侧板前一个光电开关后,RFID阅读器就开始识别经过检测门的物体,经过几秒时间后再次触发侧板后一个光电开关,RFID阅读器就停止工作。不锈钢钢板和吸波海棉可以有效屏蔽信号外泄,所以只要是通过检测门里的物体都能被有效的识别,绝不会读到检测门以外的物体,也不会产生误读、漏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一为本技术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的外形示意图;图二为本技术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的侧板内部结构图;图三为实用型新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顶板内部结构图;其中1、顶板;2、LED显屏;3、侧板;4、侧板双开门;5、光电开关;6、外接线孔;7、外接 RJ45(网口)插孔、8、外接电源插孔;9、横向导轨槽;10、竖向导轨槽;11、横向滑动条板; 12、条板固定螺丝;13、交换机;14、电源;15、继电器;16、RIFD阅读器;17、门框固定螺丝; 18设备固定孔;19、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一至图三所示的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相对设置,所述顶板盖在所述两个侧板之上,并且相互之间用螺丝固定。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还包括交换机、RFID阅读器和与所述RFID阅读器相配合的四个RFID 天线,所述侧板内各设置两个所述RFID天线;所述顶板上设置交换机和RFID阅读器,所述 RFID阅读器与所述交换机相连接;所述侧板内侧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横向导轨槽,所述横向导轨槽上配合安装有横向滑动条板,每条所述横向滑动条板上相对设置两条竖向导轨槽, 所述RFID天线背面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轨槽相配合的滑动板,所述RFID天线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能够沿所述竖向导轨槽上下移动;一侧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继电器,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继电器与工作电源的连接; 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还包括控制计算机和数据服务器,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相对设置,所述顶板盖在所述两个侧板之上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盖在所述两个侧板之上,并且相互之间用螺丝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换机、RFID 阅读器和与所述RFID阅读器相配合的四个RFID天线,所述侧板内各设置两个所述RFID天线;所述顶板上设置交换机和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交换机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内侧的上下端均设置有横向导轨槽,所述横向导轨槽上配合安装有横向滑动条板,每条所述横向滑动条板上相对设置至少一条竖向导轨槽,所述RFID天线背面设置有与所述竖向导轨槽相配合的滑动板,所述RFID天线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能够沿所述竖向导轨槽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自动检测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勇曹伏雷付勇田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