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305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包括设置吊耳(1)的托架(2),托架的下部直接或通过滑移机构连接一个剪刀连杆机构(9);所述剪刀连杆机构的两根下部连杆分别铰接在一边开设槽口的矩形夹具(8)上,两个所述夹具(8)的槽口相互对置,用于容纳T型材面板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可以防止吊运装配的T型材发生吊运变形,同时能够调整装配角度,尤其适用于LNG船建造液货舱工作中,也适用于普通船舶建造过程中T型材的吊运、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结构巧妙、工具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托架,更具体地说,涉及T型材的运输托架。
技术介绍
LNG船液货舱的建造精度远高于普通船舶的建造精度,船级社、船东和GTT公司对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安装绝缘材料货舱内表面的舱室尺寸和结构的平整度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由于次隔热层通过支承胶合辅料过渡,安装在船舶内壳上,安装期内,要采用胶合辅料校平绝缘箱。为了限制胶合辅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能使绝缘箱的安装质量达到要求,T型材的本体精度和装配精度直接影响舱室结构的精度。由于T型材本身刚度问题,吊运时往往容易产生吊运变形,普通吊运装配时,难以调整所需的装配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为满足T型材无变形吊运和调整装配角度的需要,解决T型材吊运过程中的发生变形和提高装配精度的要求,提供一种T型材吊运和装配托架。本专利技术一种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包括在上部设置吊耳的托架,所述托架的下部直接或通过滑移机构连接一个剪刀连杆机构。所述剪刀连杆机构包括长度相当在中部交叉铰接的两根下部连杆;所述两根下部连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长度相同的两根上部连杆的下端,所述两根上部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滑移机构或所述托架的同一固定点上。所述两根下部连杆的两个下端分别铰接在一边开设槽口的矩形夹具,两个所述夹具的槽口相互对置,用于容纳T型材面板的两端。优选方式下,上述托架与所述滑移机构的连接方式为所述托架为工字结构,工字结构的两侧槽口设置有在工字结构底边滚动的两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的中心轴穿设在一个槽体向上开设的框体的两侧边框上,使得所述工字托架的下部和所述滑轮均置于所述框体的槽体内。同时在所述框体的底板中部设置所述两根上部连杆的上端固定点。此外,为了调节装配中的T型材角度,上述其中一根下部连杆由长臂段、中间丝杠螺杆和下部的短臂段三节组成。具体结构为所述长臂段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螺杆的上部,所述丝杠螺杆的下部也通过螺纹连接于铰接在所述夹具上的所述短臂段上。此外,所述丝杠螺杆中部的外柱面通过键连接设置棘轮手柄机构。所述棘轮手柄机构包括键连接所述丝杠螺杆的棘轮;所述棘轮外圆周的齿槽与楔形端部的棘爪配合,所述棘爪以向所述棘轮径向中心处支撑的浮动方式设置于手柄上。具体浮动方式,优选方案为所述棘爪的后部穿设于所述手柄的一端凸缘上的柱孔内,并通过所述棘爪中部凸台的后端面或棘爪本体的后端面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向所述棘轮的中心方向支顶所述棘爪,所述弹簧的后端弹力作用于所述手柄上;此外,所述手柄的前端套设在所述丝杠螺杆的杆体上。综上,本专利技术装配夹具的一段连杆由丝杠配合螺母组成,有可调旋转方向的棘轮扳手调节丝杠旋合螺母的长度,使连杆尺寸发生变化,调节T型材装配角度。为了在吊运和装配过程中,保证T型材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夹具一侧的板体上开设有螺纹孔并穿设用于支顶锁紧T型材的螺杆式顶丝。优选方式下,所述夹具的螺纹孔竖向开设在底侧板体上。本专利技术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起到防止T型材变形,可以调整T型材装配角度。在需要装配T型材的钢板上,使用吊车吊起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选用适合装配T型材长度的吊耳,调整装配夹具的间距,至适合需吊运、装配的T型材长度后,固定装配夹具,用顶丝式槽口固定T型材,吊车起吊后,T型材自身重力传递给剪力连杆装配夹具,产生向内的夹持力,夹紧T型材,调整棘轮手柄的旋转方向,使丝杠旋入、旋出螺母,改变连杆机构尺寸, 从而改变夹持槽口的角度,到达调整T型材角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吊运装配T型材,可以防止吊运变形和调整装配角度,尤其适用于LNG船建造液货舱工作中, 同样适用于普通船舶建造过程中T型材的吊运、装配。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结构巧妙、工具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的使用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标号7处棘轮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棘轮机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T型材吊运、装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部设置吊耳1的托架2。所述托架2的下部直接或通过滑移机构连接一个剪刀连杆机构9。图1中标号4表示滑移机构与剪刀连杆机构构成的滑轮、夹持机构;标号3表示被夹持的T型材。 此外,如图1所示,实际使用中,由于T型材较大,需要多组滑轮、夹持机构4同时使用(图中为两组),而且多组滑轮、夹持机构4可共用一个托架2,相应托架2的上部也需要设置多点的吊耳,以确保吊运安全。如图2所示,剪刀连杆机构9包括长度相当在中部交叉铰接的两根下部连杆;两根下部连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长度相同的两根上部连杆的下端,两根上部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滑移机构或托架2的同一固定点上,图中,标号6表示铰接轴所在的位置。此外,图2所示, 两根下部连杆的两个下端分别铰接在一边开设槽口的矩形夹具8,两个夹具8的槽口相互对置,用于容纳T型材面板的两端。图中,T型材3的上方面板的两端位于两个夹具8的槽口中,槽口的尺寸根据被夹持T型材的尺寸确定,优选方式下,夹具8的槽口宽度略大于面板厚度。此外,为了锁定T型材便于装配,夹具8的一侧板体上开设有螺纹孔并穿设用于支顶锁紧T型材的螺杆式顶丝10。如图所示,优选方式下,夹具8上的螺纹孔竖向开设在底边板体上。此外,如图2还示出了滑移机构的一种优选方式。托架2为工字结构,工字结构的两侧槽口设置有在工字结构底边滚动的两个滑轮5。两个滑轮5的中心轴穿设在一个槽体向上开设的框体99的两侧边框上,使得工字托架2的下部和滑轮5均置于所述框体99的槽体内。在框体99的底板中部设置剪刀连杆机构中的两根上部连杆的上端固定点。本专利技术可以选优其他种类的滑移机构如车载加导轨式结构等等,但需要剪刀连杆机构中的两根上部连杆的上端固定点铰接载车体上,而且车体需要能够在托架导轨上移动。此外,在装配T型材时,需要调整T型材的角度,为了达到调整目的,图2中标号7 还示出了调整机构的设置方式。具体参见图3-5所示说明。首先,图3显示了剪刀连杆机构中的一根下部连杆由长臂段21、中间丝杠螺杆22和下部的短臂段98三段组成。长臂段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丝杠螺杆的上部,丝杠螺杆的下部也通过螺纹连接短臂段98上;短臂段98铰接在夹具8上。图3中,丝杠螺杆中部的外柱面通过键连接设置棘轮手柄机构。棘轮手柄机构的具体结构参见图4和图5,包括依靠键41、键槽连接丝杠螺杆的棘轮32 ;棘轮外圆周的齿槽与楔形端部的棘爪33配合,棘爪33以向棘轮32径向中心处支顶的浮动方式设置于手柄23上。具体浮动方式,优选方案为棘爪33的后部穿设于手柄23的一端凸缘上的柱孔内,并通过棘爪33中部凸台的后端面或棘爪本体的后端面设置弹簧34,弹簧34的前端向棘轮32的中心方向支顶棘爪33。弹簧34的后端弹力作用于手柄23上。如图4和5所示,棘爪33的中部设有凸台,凸台的后端面设有弹簧,弹簧的后端顶在一个端盖35上,端盖35通过螺栓固定与手柄23上,从而弹簧34的后端的弹力也就作用于了手柄上。此外,如图4所示,手柄23的前端套设在丝杠螺杆22的杆体上,并与棘轮32靠在一起,两侧由挡图31限定。上述棘爪33和手柄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俊勇马应斌马延德高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