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0537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属于采暖供暖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3)和中水源热泵(14)通过管路与采暖系统热用户连接,中水源热泵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7),回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9),供热系统换热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采用峰谷电价互为补充供热,根据供热不同时期、不同时段、供水温需求不同,采取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时钟切换供热运行,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属于采暖供暖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冬季采暖主要以电厂热电联产为热源、集中和区域燃煤锅炉供热为主。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补贴,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供热领域以热泵为主的各种可再生能源提温供热得到广泛应用,以中水为热源热泵提温供热是可再生能源供热其中一种方式。在供热高寒期,供热水温要求高、热泵运行提温高,耗电高,COP低不经济;中水源热泵靠电力运行,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热源由电厂提供,供热期的夜间,电厂为保证供热质量需满负荷发电,为了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我国供电采用峰谷电价鼓励错峰用电。如果集中供热与中水源热泵供热是并网供热系统,可以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包含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中水源热泵、采暖系统热用户、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和中水源热泵通过管路与采暖系统热用户连接,中水源热泵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回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供热系统换热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所说的采暖系统热用户包括板辐射采暖系统热用户和暖气片采暖系统热用户。本技术通过阀门切换,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采用峰谷电价互为补充供热,合理使用能源,根据供热不同时期、不同时段、供水温需求不同,采取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时钟切换供热运行。可以有三种切换方式供热1.初末寒用中水源热泵供热,2.严寒期白天用集中供热,3.夜间用中水源热泵提温再由集中供热加温供热。热泵供热运行40°C至45°C低温运行耗电低、COP高、运行工况和经济性能好。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采用峰谷电价互为补充供热,根据供热不同时期、不同时段、供水温需求不同,采取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时钟切换供热运行,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热网供水阀门。2.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热网回水阀门。33.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4. 二次网供水阀门。5. 二次网回水阀门。6.集中供热系统循环泵。7.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8. 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9.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10.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热用户。11.暖气片采暖系统热用户。 12.中水源供水热泵系统控制阀门。13.热泵系统回水控制阀门。14.中水源热泵。15.中水源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16.热泵系统回水控制阀门。17.中水源热泵系统二次网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实施例中,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包含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3、中水源热泵14、采暖系统热用户、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7、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8、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9,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和中水源热泵通过管路与采暖系统热用户连接,中水源热泵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回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供热系统换热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所说的采暖系统热用户包括板辐射采暖系统热用户10和暖气片采暖系统热用户11。本技术通过阀门切换,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采用峰谷电价互为补充供热,合理使用能源,根据供热不同时期、不同时段、供水温需求不同,采取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时钟切换供热运行。可以有三种切换方式供热一、初末寒用中水源热泵供热。开启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7、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9、中水源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15、热泵系统回水控制阀门16。启动中水源热泵系统二次网循环泵17 ;开启阀门中水源进热泵系统控制阀门12、热泵系统回水控制阀门13,启动中水源热泵14,为暖气片采暖系统热用户11、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热用户10供热运行。二、严寒期白天用集中供热。开启阀门二次网供水阀门4、二次网回水阀门5、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8、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热网供水阀门1、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热网回水阀门2,停止运行中水源热泵14系统,关闭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7、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9, 启动集中供热系统循环泵6,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3供热运行,为暖气片采暖系统热用户 11、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热用户10供热运行。三、夜间用中水源热泵提温再由集中供热加温供热。开启中水源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15、热泵系统回水控制阀门16、中水源供水热泵系统控制阀门12、热泵系统回水控制阀门13、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9,关闭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7、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8,启动中水源热泵14、集中供热系统循环泵6,中水源热泵提温后再由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3加温,为暖气片采暖系统热用户11、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热用户10供热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3)、中水源热泵(14)、采暖系统热用户、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7)、 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8)、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9),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和中水源热泵通过管路与采暖系统热用户连接,中水源热泵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回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供热系统换热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采暖系统热用户包括板辐射采暖系统热用户(10)和暖气片采暖系统热用户 (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互为补充供热系统,属于采暖供暖
技术方案是集中供热系统换热器(3)和中水源热泵(14)通过管路与采暖系统热用户连接,中水源热泵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供水控制阀门(7),回水管路上设置热泵系统二次网回水控制阀门(9),供热系统换热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二次网回水集中供热与热泵切换阀门(8)。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能源时钟采用峰谷电价互为补充供热,根据供热不同时期、不同时段、供水温需求不同,采取中水源热泵与集中供热按时钟切换供热运行,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文档编号F24D19/10GK202253967SQ20112039170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丁艳华, 于海东, 刘志群, 刘红艳, 吴宝良, 吴志光, 吴波, 周建东, 周燕青, 孙文来, 安俊军, 安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进康玉恒宋媛媛宋晓昕马健于海东韩小东郭华韩建民安正军贾向明吴波李月香李利武周建东孙文来吴志光刘红艳刘志群陈昕安俊军陈建东陈宝丽周燕青董眉王雪梅高海燕辛丽莉丁艳华高青王立民吴宝良董路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热力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