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868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冲压机床模具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级进模,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上模的脱料板和下模的下模板上对应设有多个工位,上模内位于前端的两个工位分别对应设置有切口冲头,切口冲头上端固定在上夹板上,切口冲头下端伸入到上下贯穿止挡板和脱料板的冲头孔内;下模板上与切口冲头对应设有下刃口,切口冲头在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由若干段间隔设置的单元冲头组成,前端的两个工位所对应的单元冲头交错设置并在模具的宽度方向上覆盖料带的浅拉深区域。该装置在料带被浅拉深前被切开一道缝,避免了料带变形对其他工位造成不良影响,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该装置用于大尺寸薄板件并带有浅拉深的加工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机床上使用的加工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浅拉深钣金件的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品技术不断进步,液晶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已普及到家家户户,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这就要求厂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对生产零部件的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产品生产成本。在液晶电视整机内部使用有一种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由于其尺寸较大,包含浅拉深,现有技术中的这中大尺寸的薄板工件,不适合采用级进模进行加工,主要问题在于, 在进行拉深时,薄的板件易于产生冲压变形,其在模具的长度方向上发生收缩,导致工件的精度下降;因此,在传统生产中,都是依靠多套模具、多个工序进行生产,生产效率较低,产品在各工序间周转时间长,不良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使单件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有技术中的模具,一般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座上侧经上垫块连接有上托板,上模座上表面设有打料板,打料板与上托板之间设有聚氨酯弹簧,上模座下侧设有上垫板,上垫板下侧连接有上夹板,上夹板下方经可上下活动的等高螺钉连接有止挡板,止挡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脱料板;打料板下侧设有打料杆,打料杆上端抵触在打料板下侧,打料杆下端抵触在止挡板上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下侧经下垫块连接有下托板,下模座上设置有下垫板,下垫板上侧设有下模板,下模座上设有顶料销,顶料销下端设有顶料弹簧,顶料销上端伸出下模座外;下模板上设有突出于下模板表面的拉伸凸模。目前,利用该模具用于加工大尺寸的薄板钣金件时,只能采用多套模具、多个工序进行生产,其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级进模,以提高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的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与单件产品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级进模,一种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级进模,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座上侧经上垫块连接有上托板,上模座上表面设有打料板,打料板与上托板之间设有聚氨酯弹簧,上模座下侧设有上垫板,上垫板下侧连接有上夹板,上夹板下方经可上下活动的等高螺钉连接有止挡板,止挡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脱料板;打料板下侧设有打料杆,打料杆上端抵触在打料板下侧,打料杆下端抵触在止挡板上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下侧经下垫块连接有下托板,下模座上设置有下垫板,下垫板上侧设有下模板,下模座上设有顶料销,顶料销下端设有顶料弹簧,顶料销上端伸出下模座外;下模板上设有突出于下模板表面的浅拉深凸模,所述脱料板和下模板上对应设有多个工位,上模内位于前端的两个工位分别对应设置有切口冲头,切口冲头上端固定在上夹板上,切口冲头下端伸入到上下贯穿止挡板和脱料板的冲头孔内;下模板上与切口冲头对应设有下刃口,所述前端的两个工位中的每一工位所对应的切口冲头在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由若干段间隔设置的单元冲头组成,所述前端的两个工位所对应的单元冲头交错设置并在模具的宽度方向上覆盖料带的浅拉深区域。本技术工作时,连续的料带按步进方式从模具的前端进入模具,逐级进行加工,直至在模具的后端出料,每步进一次,上模和下模合模一次,相应地模具的各个工位工作一次,完成拉深、冲孔、整形、切断等工作,在前两个工位上,切口冲头将料带切开一道缝, 由于单元冲头交错设置并在模具的宽度方向上覆盖料带的浅拉深区域,因此,经过两个工位的冲切后,料带上被切开的缝是连续的,这样,在随后的浅拉深加工时,拉深位置的两侧会发生收缩变形,但是,由于料带已经被切开一道缝,因此,其变形不会对影响其他工位的正常加工,正因为如此,本技术的级进模才能够顺利在大尺寸的薄板工件上进行浅拉深加工,同时,能保证整体的加工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以提大幅高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的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与单件产品生产成本。为进一步保证在浅拉深时,在浅拉深加工位置的料带局部不易变形,所述浅拉深凸模周边设有压料浮块,所述压料浮块下侧设有压料弹簧。在浅拉深时,压料浮块首先压住料带周边,然后再进行浅拉深,可减少料带的变形,提高产品的精度。为便于在料带上切出切口,所述切口冲头的刃口倾角为40°。作为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所述下模上按步进距离对应设有两用销,两用销下侧对应设有弹簧机构,两用销与料带上的定位孔位置相对应。两用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按步进插入料带上的定位孔中,对料带定位,保证加工精度,另一方面,可将模具顶起, 以方便模具进行步进运动。为保证脱料板导向精准,所述上夹板下侧垂直于上夹板固定有内导柱,内导柱下侧穿过止挡板和脱料板设置,下模板上与内导柱对应设有导向孔。内导柱可给脱料板上下运动提供导向作用,使其运动精准。为能保证上模和下模合模位置准确,所述上模座上固定有外滚珠导柱,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与外滚珠导柱对应的外导套,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外滚珠导柱配合插入外导套内。为进一步保证加工精度,所述浅拉深凸模的后一个工位设有整形凸模。在浅拉深后,对工件及时整形,可保证后续加工的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聚氨酯弹簧,2浅拉深凸模,3打料杆,4打料板,5上垫块,6上托板,7内导柱,8外滚珠导柱,9外导套,10导向孔,11等高螺钉,12料带,13整形凸模,14压料浮块,15 压料弹簧,16下刃口,17顶料销,18下托板,19下垫块,20下模座,21下垫板,22下模板,23 两用销,M脱料板,25切口冲头,2 单元冲头,沈止挡板,27上夹板,观上垫板,四上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为一种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级进模,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四,上模座四上侧经上垫块5连接有上托板6,上模座四上表面设有打料板4,打料板4与上托板6之间设有聚氨酯弹簧1,上模座四下侧设有上垫板观, 上垫板观下侧连接有上夹板27,上夹板27下方经可上下活动的等高螺钉11连接有止挡板 26,止挡板沈下侧固定连接有脱料板M ;打料板4下侧设有打料杆3,打料杆3上端抵触在打料板4下侧,打料杆3下端抵触在止挡板沈上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20,下模座20下侧经下垫块19连接有下托板18,下模座20上设置有下垫板21,下垫板21上侧设有下模板 22,下模座20上设有顶料销17,顶料销17下端设有顶料弹簧,顶料销17上端伸出下模座 20外;下模板22上设有突出于下模板22表面的浅拉深凸模2,浅拉深凸模2周边设有压料浮块14,所述压料浮块14下侧设有压料弹簧15 ;浅拉深凸模2的后一个工位设有整形凸模 13 ;脱料板M和下模板22上对应设有多个工位,上模内位于前端的两个工位分别对应设置有切口冲头25,切口冲头25上端固定在上夹板27上,切口冲头25下端伸入到上下贯穿止挡板沈和脱料板M的冲头孔内;切口冲头25的刃口倾角为40° ;下模板22上与切口冲头25对应设有下刃口 16,所述前端的两个工位中的每一工位所对应的切口冲头25在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由若干段间隔设置的单元冲头2 组成,上述前端的两个工位所对应的单元冲头2 交错设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浅拉深钣金件级进模,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座上侧经上垫块连接有上托板,上模座上表面设有打料板,打料板与上托板之间设有聚氨酯弹簧,上模座下侧设有上垫板,上垫板下侧连接有上夹板,上夹板下方经可上下活动的等高螺钉连接有止挡板,止挡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脱料板;打料板下侧设有打料杆,打料杆上端抵触在打料板下侧,打料杆下端抵触在止挡板上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下侧经下垫块连接有下托板,下模座上设置有下垫板,下垫板上侧设有下模板,下模座上设有顶料销,顶料销下端设有顶料弹簧,顶料销上端伸出下模座外;下模板上设有突出于下模板表面的浅拉深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板和下模板上对应设有多个工位,上模内位于前端的两个工位分别对应设置有切口冲头,切口冲头上端固定在上夹板上,切口冲头下端伸入到上下贯穿止挡板和脱料板的冲头孔内;下模板上与切口冲头对应设有下刃口,所述前端的两个工位中的每一工位所对应的切口冲头在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由若干段间隔设置的单元冲头组成,所述前端的两个工位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湧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广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