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9634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颗粒状物料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该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料仓、定量仓、驱动件、上仓盖及下仓盖,定量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体,上开口与料仓连通,上仓盖关闭上开口,下仓盖关闭下开口,所述定量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弹性构件,驱动件朝开启上开口方向驱动上仓盖,弹性构件提供上仓盖关闭上开口方向的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仓盖及下仓盖通过电机带动控制开启,采用弹性构件的恢复形变控制关闭,由于上仓盖回位不依赖于电机转动,故出现夹豆现象后,不影响电机运转,下料功能也不受影响,从而有效避免电机因夹料而功能失效导致下料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自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颗粒状物料的定量自动下料直O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具有自动定量下料功能食品加工机,其下料要求快速、准确。现有的定量下料结构,主要采用螺旋式和量杯式。量杯式相对于螺旋式,在解决快速与精度的矛盾、物料适应性方面具有优势,如申请号为2005200427M.X的中国技术专利。量杯式下料装置,在量取物料时,采用门(刮板)通过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与量杯壁闭合,把量杯内物料与料仓的物料隔离开来,从而达到定量量取的目的,当量取后,量杯下部的出料门打开,可以进行下料。但对于颗粒物料的量取,一些颗粒经常处于进料门的平面运动位置,一部分位于料仓内,一部分位于量杯内,进料门运动和量杯壁闭合时,容易出现夹料现象,阻挡进料门的进一步运动,从而使带动进料门开闭的动力机构失效。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量杯式下料装置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快速下料、夹料时动力机构仍可以正常使用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料仓、定量仓、驱动件、上仓盖及下仓盖,定量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体,上开口与料仓连通,上仓盖关闭上开口,下仓盖关闭下开口,所述定量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弹性构件,驱动件朝开启上开口方向驱动上仓盖,弹性构件提供上仓盖关闭上开口方向的弹力。通过上仓盖及下仓盖分别对量杯式的定量仓的截断,实现颗粒物料的定量控制;上仓盖及下仓盖通过电机带动控制开启,采用弹性构件的恢复形变控制关闭,由于上仓盖回位不依赖于电机转动,故出现夹豆现象后,不影响电机运转,下料功能也不受影响,从而有效避免电机因夹料而功能失效导致下料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经过研究发现颗粒物料出现夹料现象时,被夹的物料只有一排,当定量仓内物料下掉后,料仓的物料由于相互挤压及门与定量仓壁的缝隙较小(一颗物料的间隙),落入定量仓内物料极少,对精度影响有限。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允许卡料”,功能不受影响的思想,并且只通过一种动力源驱动,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同时,将量取与下料两个动作独立开来,提前量取, 瞬间下料,达到快速下料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构件设有两个,弹性构件一端固定在定量仓上,另一端固定在上仓盖或下仓盖上。两个弹性构件分别控制上仓盖、下仓盖的闭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定量仓上端面设置上盖板,上盖板一侧设有与料仓底部配合连接的套筒,定量仓底部设置下盖板,下盖板一侧设有与定量仓下方连通的导出筒。套筒使料仓与定量仓的固定更加稳定,导出筒方便了整个下料装置与其他组件进行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检测上仓盖、下仓盖是否开启到位的进料感应器和出料感应器。进料感应器和出料感应器用于感应上仓盖、下仓盖是否开启到位。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件为由电机控制转动的拨杆,所述的上仓盖和下仓盖上开设有供拨杆插入的槽口,槽口的近定量仓端至拨杆转动轴轴心的距离大于拨杆的转动半径。电机通过拨杆带动上仓盖或下仓盖开启,在上仓盖和下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槽口的近定量仓端至拨杆转动轴轴心的距离大于拨杆的转动半径,此结构使拨杆在上仓盖或下仓盖关闭定量仓时可以从槽口内脱离。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的拨杆的转动方向分别与上仓盖和下仓盖相切,此结构使拨杆对上仓盖和下仓盖的驱动更加容易。作为优选,所述的料仓与定量仓为分体式连接,料仓下方固定有料仓底盖,所述的上仓盖和控制上仓盖闭合的弹性构件设于料仓底盖上。分体式的料仓和定量仓,使料仓可以根据取料的需要拆卸下来。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仓盖与定量仓相抵靠的一端为楔形。楔形端部既可以减小上仓盖关闭时的阻力,又可以减少与物料碰撞的面积,并且能把一些物料有效挤回料仓,减少夹料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的定量仓为圆筒形,所述的上仓盖及下仓盖通过轴套方式与定量仓连接,所述的弹性构件为扭簧。定量仓中设有上仓盖及下仓盖及分别控制两者的扭簧,利用电机产生扭力,将上仓盖打开量料,再用扭簧弹力回位,夹住卡住的豆子,电机反向转动, 打开下仓盖进行下料;电机再次反转,扭簧使下仓盖回位关闭,再打开上仓盖量料,卡住的豆子才进入定量仓中,重复下一动作,达到解决卡豆现象,自动连续下料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仓盖的一端设有上仓盖轴套,下仓盖的一端设有下仓盖轴套, 下仓盖轴套套置在上仓盖轴套外侧,上仓盖轴套上装有用于带动上仓盖回位的扭簧,下仓盖轴套安有用于带动下仓盖回位的扭簧。上仓盖轴套和下仓盖轴套同侧设置,可以使一个电机同时控制上仓盖和下仓盖的开启。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上仓盖轴套与电机轴之间通过连接凸柄连接,连接凸柄上设置凸块,上仓盖轴套和下仓盖轴套上各设置有与凸块配合的挡块。作为优选,所述的定量仓一侧设有光耦定位检测器,光耦定位检测器固定在料仓上,上仓盖上固定有与光耦定位检测器相配合的感应片。光耦定位检测器用于对上仓盖的转动位置进行检测,当上仓盖关闭完全时光耦定位检测器发出提示信号,避免因上仓盖未关闭完全引起物料称量不准确的情况。一种豆浆机,包括驱动件、粉碎件和粉碎容器,驱动件驱动粉碎件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浆机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该定量自动下料装置的下开口位于粉碎容器上方或与粉碎容器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作为豆浆机的组件,使豆浆机的物料量取更加准确。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对于颗粒物料,不会因为量取时出现夹料现象而影响下料功能;2、单电机同时驱动物料量取与下料,结构简单。3、上仓盖夹住卡住的豆料时,定量仓中的豆料没有增减,不影响所量料,达到定量准确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I-I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拨杆带动上仓盖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拨杆带动下仓盖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7是图6中A-A向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第三较佳实施方式卡料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6中的下仓盖开启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图6中的定量仓与各连接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12是本技术所述的豆浆机。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上仓盖,2弹簧,3上盖板,4进料感应器,5电机,6拨杆,7出料感应器,8下盖板, 9下仓盖,10弹簧,11拨杆转动轴,12定量仓,13料仓,14下开口,15上开口,16导出筒,17 套筒,18基座,19槽口,20近定量仓端,21料仓底盖,22光耦检测装置,23料仓盖,M感应片,25上仓盖轴套,26下仓盖轴套,27挡块,28连接凸柄,29光耦定位检测器,30挡块,31凸块,40定量自动下料装置,41电机,42粉碎件,43粉碎容器,44外壳,45水箱,46煮浆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定量自动下料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该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料仓13、定量仓12、驱动件、弹性构件、上仓盖1及下仓盖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料仓、定量仓、驱动件、上仓盖及下仓盖,定量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体,上开口与料仓连通,上仓盖关闭上开口,下仓盖关闭下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弹性构件,驱动件朝开启上开口方向驱动上仓盖,弹性构件提供上仓盖关闭上开口方向的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构件设有两个,弹性构件一端固定在定量仓上,另一端固定在上仓盖或下仓盖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量仓上端面设置上盖板,上盖板一侧设有与料仓底部配合连接的套筒,定量仓底部设置下盖板,下盖板一侧设有与定量仓下方连通的导出筒。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为由电机控制转动的拨杆,所述的上仓盖和下仓盖上开设有供拨杆插入的槽口,槽口的近定量仓端至拨杆转动轴轴心的距离大于拨杆的转动半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仓与定量仓为分体式连接,料仓下方固定有料仓底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张正纪昌罗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