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952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由管接头、混合头、联接器、混料管等组成,混合头上制有A料入口、B料入口,A料入口、B料入口各安装一个管接头,出料口的下方装一个混料管,混料管通过联接器固定在混合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使用过程中混料管更换方便,便于混料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清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所属
.本技术涉及不同液体的在线混合装置,特别是双液在线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双液在线混合装置,用螺纹或压板把混料管固定在一个混合头上、混合头上制有 不同的通道,通道的末端有两个面对着混料管德小孔,不同的液体分别经过不同的通道注入 并从通道的末端的两个小孔流到混料管内,不同的液体经混料管内的混合器混合后在混料管 的尾部排出,从混合头上注入不同的未经混合的液体经过混料管后就行成了混合后的混合液 体,达到不同液体混合的目的。现有技术需在混合头的端面上打两个平行的小孔,工艺性差、加工难度高,特别是选用 内径6 7mm的小型混料管时,需在混合头直径7mm的端面上打两个平行的直径约2mm孔。加 工难度更高,容易造成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绝热层加工工艺和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液混 料装置。本技术通过将混合头上的两个平行的小孔合并成一个较大孔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管接头(1)、混合头(2)、联接器(3)、混料管(4)等组成的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其特征是混合头(1)上制有A料入 口 (5)、 B料入口 (6), 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各安装一个管接头(1),出料口 (7) 的下方装一个混料管(4),混料管(4)通过联接器(3)固定在混合头(1)上;A料入口(5)、 B料入口 (6)与出料口 (7)连通,A料入口 (5)与出料口 (7)和B料入口 (6)与出 料口 (7)之间有一个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混合头(1)的出料口 (7)内还可以安装一个双 槽衬芯(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和维护保养 比较方便,特别是清洗更换混料管变得更简便迅速。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总成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内部示意图。图3所示为入口与出料口之间夹角为15度式的混料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为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总成示意图,混合头(1)上制有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 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上各安装一个管接头(1),在混合头(1) 的内部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与出料口 (7)连通,它们之间有一个90度的夹角,出 料口 (7)的下方装一个混料管(4),图1、图2所示的联接器(3)为套管式联接器,套管 式联接器上制有内螺纹,与它配合的混合头(1)上制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先将混料管(4) 插入到套管式联接器内,再将套管式联接器拧到混合头(1)上,混料管(4)就会固定在混 合头(1)上。工作时,将A料的料管接到与A料入口 (5)相连的管接头(1)上,B料的料管接到与 B料入口 (6)相连的管接头(1)上,当物料从A料入口 (5)和B料入口 (6)进到混合头(1) 内部时,A料、B料在出料口 (7)处回合一起注入到混料管(4)内,经过混料管(4)流出 的物料A和物料B就已经混合完成。图3所示为入口与出料口之间夹角为15度时的混料装置示意图,混合头(1)上制有A 料入口 (5)、 B料入口 (6), 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上各安装一个管接头(1),在混 合头(1)的内部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与出料口 (7)连通,它们之间有一个15度 的夹角,出料口 (7)的下方装一个混料管(4),混合头(1)的底部制有与混料管(4)固定 边配合的底孔和两个螺钉孔,图3所示的联接器(3)为螺钉,先用两个螺钉固定在混合头(l) 下面,混料管(4)插入到混合头(1)的底孔内旋转一定角度,螺钉的边将混料管(4)的固 定边卡住,这样混料管(4)就固定在混合头(1)上。工作时,将A料的料管接到与A料入口 (5)相连的管接头(1)上,B料的料管接到与 B料入口 (6)相连的管接头(1)上,当物料从A料入口 (5)和B料入口 (6)进到混合头(1) 内部时,A料、B料在出料口 (7)处回合一起注入到混料管(4)内,经过混料管(4)流出 的物料A和物料B就己经混合完成。图3所示的入口与出料口之间夹角为15度时的混料装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A料入口 (5)与B料入口 (6)之间不容易窜料,特别是在出料口 (7)处加装一个双槽衬芯 (8)后,能够有效防止A料入口 (5)与B料入口 (6)之间窜料,A料、B料混合效果更 好。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由管接头(1)、混合头(2)、联接器(3)、混料管(4)等组成,其特征是混合头(1)上制有A料入口(5)、B料入口(6),A料入口(5)、B料入口(6)各安装一个管接头(1),出料口(7)的下方装一个混料管(4),混料管(4)通过联接器(3)固定在混合头(1)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其特征是混合头(1)内的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与出料口 (7)连通,A料入口 (5)与出料口 (7)和B料入口 (6)与出料口(7)之间有一个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3. 根据权利要求l、 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其特征是混合头(1)的出料口 (7) 内还可以安装一个双槽衬芯(8),双槽衬芯的两个槽上端分别与A料入口 (5)、 B料入口 (6) 连通,双槽衬芯(8)的双槽下端与混料管(4)相通。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由管接头、混合头、联接器、混料管等组成,混合头上制有A料入口、B料入口,A料入口、B料入口各安装一个管接头,出料口的下方装一个混料管,混料管通过联接器固定在混合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使用过程中混料管更换方便,便于混料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清洗。文档编号B01F3/08GK201200869SQ200820074528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锡林 申请人:天津西林环氧树脂灌封设备设计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液混料装置,由管接头(1)、混合头(2)、联接器(3)、混料管(4)等组成,其特征是:混合头(1)上制有A料入口(5)、B料入口(6),A料入口(5)、B料入口(6)各安装一个管接头(1),出料口(7)的下方装一个混料管(4),混料管(4)通过联接器(3)固定在混合头(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西林环氧树脂灌封设备设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