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别道庭专利>正文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816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包括一个可压缩的弹性容器和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刚性容器,所述弹性容器置于刚性容器内,两容器之间为空腔夹层,刚性容器的顶部开设两个进液口,其中一个进液口与弹性容器连接相通,另一个进液口与空腔夹层相通;刚性容器的底部开设出液端口,弹性容器底部的刚性出液收口置于端口中,出液端口的口径小于与空腔夹层相通的进液口的口径。被混合的液体灌装于可压缩的弹性容器内,当用于混合的高压液体进入刚性容器时,由于进液口与出液口的口径差,这样腔内与出口侧存在压差,使得刚性容器内的软质弹性容器受压,从而把软质弹性容器内的液态溶质挤出,被挤出的液态溶质与刚性容器出口处出来的溶剂混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洗刷的液体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要将两种以上的液体混合或稀释,普遍采用人工把两种以上的液体倒到一个容器中进行人工或机械搅拌,来达到混合或稀释的目的,这样费时、费力,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使用方便的液体混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一个可压缩的弹性容器和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刚性容器,所述弹性容器置于刚性容器内,两容器之间为空腔夹层,刚性容器的顶部开设两个进液口,其中一个进液口与弹性容器连接相通,另一个进液口与空腔夹层相通;刚性容器的底部开设出液端口,弹性容器底部的刚性出液收口置于端口中,出液端口的口径小于与空腔夹层相通的进液口的口径。被混合的液体灌装于可压缩的弹性容器内,当用于混合的高压液体进入刚性容器时,由于进液口与出液口的口径差,这样腔内与出口侧存在压差,使得刚性容器内的软质弹性容器受压,从而把软质弹性容器内的液态溶质挤出,被挤出的液态溶质与刚性容器出口处出来的溶剂混合。所述出液端口中设有内套管,内套管与连接端口内壁的连接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容器底部的出液收口置于内套管中,该出液收口与内套管之间为环隙;这样从夹层空腔内的液体经通孔流出端口,也经环隙流入在内套管中与弹性容器中的液体混合。所述出液端口连接有分流接头,分流接头由连接套管和分流管构成,分流管经其外壁凸台搁置于连接套管内,分流管设有互相隔离的内流道和外流道,内流道和外流道之间的连接环面上设有通孔,外流道经通孔与出液端口夹层相通,内流道与所述的内套管密封对接,连接套管活动连接于出液端口上。这样用于混合或稀释的高压液体由分流接头的外流道流出,混合后的液体由分流接头的内流道流出。本技术还包括分流控制阀,分流控制阀经具有内外通道的输送管对应连接分流接头,分流控制阀由阀芯和阀体构成,阀芯上分别开有呈90°弧心角的孔和槽,位于进液口的阀体上对应开设连通输送管中内通道的孔和连通输送管中外通道的槽;这样可使混合或稀释后的液体与用于混合或稀释的液体可单独流出并可分别控制其流量。本技术把可压缩的弹性容器置入另一刚性容器内,通过进液口与出液口的口径差使得刚性容器腔内的压力大于其出口侧压力,腔内与出口侧压差的存在,使得刚性容器内的软质弹性容器受压,从而把软质弹性容器内的液态溶质在与刚性容器出口同侧的软质弹性容器出口处挤出,同时被挤出的液态溶质与刚性容器出口处出来的溶剂混合,达到多种液体混合或稀释,十分方便;另外分流接头可以将混合或稀释后的液体与用于混合或稀释的液体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流出;分流阀门可以使混合或稀释后的液体与用于混合或稀释的液体可单独流出并可分别控制其流量,以满足多种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性容器和刚性容器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刚性容器出液端口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刚性容器出液端口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刚性容器出液端口、分流接头、输送管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分流接头的俯视图;图7为分流接头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分流控制阀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7所示,一个用于灌装被混合的液体的软性可压缩的弹性容器1,一个分成两部分并用螺纹密封连接的刚性容器2,将弹性容器置于刚性容器内,两容器之间为空腔夹层3,刚性容器的顶部开设两个进液口,其中一个进液口4与弹性容器连接相通,用于将需被混合的液体灌装入弹性容器内;另一个进液口5与空腔夹层3相通,用于输入高压液体。刚性容器的底部开设出液端口6,出液端口6的口径小于与空腔夹层相通的进液口5的口径。出液端口中设有内套管7,内套管7与连接端口内壁的连接环面上开设有六个通孔8,弹性容器底部的刚性出液收口9置于内套管7中,该出液收口与内套管之间为环隙10;当用于混合的高压液体进入刚性容器时,由于进液口与出液口的口径差,这样腔内与出口侧存在压差,使得刚性容器内的软质弹性容器受压,从而把软质弹性容器内的液态溶质挤出,这样从夹层空腔内的高压液体经通孔流出端口,也经环隙流入在内套管中与弹性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弹性容器底部的出液收口为刚性,确保弹性容器内的液态溶质挤出时不堵塞环隙。为了将高压液体与混合后的液体分流,在出液端口连接有分流接头11,分流接头由连接套管12和分流管13构成,分流管经其外壁凸台14搁置于连接套管内,分流管设有互相隔离的内流道15和外流道16,内流道和外流道之间的连接环面上开设八个通孔17,外流道经通孔与出液端口夹层相通,内流道与所述的内套管密封对接,连接套管活动连接于出液端口上;这样用于混合或稀释的高压液体由分流接头的外流道流出,混合后的液体由分流接头的内流道流出。为了使混合或稀释后的液体与用于混合或稀释的液体可单独流出,并且还可分别控制其流量,在分流接头上在增设分流控制阀18,分流控制阀经具有内外通道的输送管23对应连接分流接头(如图1所示),分流控制阀由阀芯19和阀体20构成(如图8所示),阀芯中间部位上分别开有呈90。弧心角的一个孔21和两个槽22,孔和槽之间呈90。弧心角;位于进液口的阀体上对应开设一个用于连通输送管中内通道的孔21′和用于连通输送管中外通道的两个槽22′;当阀芯上的孔与阀体上的孔相通时,内通道的混合液便可通过阀门的出液口流出;当阀芯上的槽与阀体上的槽相通时外通道的液体便可通过阀门的出液口流出;当阀芯位于两种状态位置的中间时,即为关闭状态,同时调节阀芯的状态位置还可调节两种液体的流量大小。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压缩的弹性容器和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刚性容器,所述弹性容器置于刚性容器内,两容器之间为空腔夹层,刚性容器的顶部开设两个进液口,其中一个进液口与弹性容器连接相通,另一个进液口与空腔夹层相通;刚性容器的底部开设出液端口,弹性容器底部的刚性出液收口置于端口中,出液端口的口径小于与空腔夹层相通的进液口的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端口中设有内套管,内套管与连接端口内壁的连接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容器底部的出液收口置于内套管中,该出液收口与内套管之间为环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端口连接有分流接头,分流接头由连接套管和分流管构成,分流管经其外壁凸台搁置于连接套管内,分流管设有互相隔离的内流道和外流道,内流道和外流道之间的连接环面上设有通孔,外流道经通孔与出液端口夹层相通,内流道与所述的内套管密封对接,连接套管活动连接于出液端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控制阀,分流控制阀经具有内外通道的输送管对应连接分流接头,分流控制阀由阀芯和阀体构成,阀芯上分别开有呈90°弧心角的孔和槽,位于进液口的阀体上对应开设连通输送管中内通道的孔和连通输送管中外通道的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包括一个可压缩的弹性容器和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刚性容器,所述弹性容器置于刚性容器内,两容器之间为空腔夹层,刚性容器的顶部开设两个进液口,其中一个进液口与弹性容器连接相通,另一个进液口与空腔夹层相通;刚性容器的底部开设出液端口,弹性容器底部的刚性出液收口置于端口中,出液端口的口径小于与空腔夹层相通的进液口的口径。被混合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压缩的弹性容器和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刚性容器,所述弹性容器置于刚性容器内,两容器之间为空腔夹层,刚性容器的顶部开设两个进液口,其中一个进液口与弹性容器连接相通,另一个进液口与空腔夹层相通;刚性容器的底部开设出液端口,弹性容器底部的刚性出液收口置于端口中,出液端口的口径小于与空腔夹层相通的进液口的口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浪陈爱丽
申请(专利权)人:别道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