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9061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5:33
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包括油缸(1),油缸(1)固定在单元架(2)上,推动架(3)螺接在油缸(1)的推杆(11)上,并且插接在单元架(2)上,推动架(3)上固定有滑动块(31)、支撑杆(32)和挡杆(33),滑动块(31)和支撑杆(32)压紧工件;它负责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送料和下料的作用,减少了工件运行加工时间,工作效率高,节奏快。(*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精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圈超精机固定工件的提拉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外圈超精机主要是对轴承的外圈的内壁进行加工,然而现有的外圈超精机的工件上下料装置都是通过机械臂摆动来装夹工件进行加工,这样使得工件运行操作过程长,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需要通过机械臂装夹,在装夹的时候会产生误差,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它负责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送料和下料的作用,减少了工件运行加工时间,工作效率高,节奏快。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包括油缸,油缸固定在单元架上,推动架螺接在油缸的推杆上,并且插接在单元架上,推动架上固定有滑动块、支撑杆和挡杆,滑动块和支撑杆压紧工件。所述单元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左导杆和右导杆,挡杆靠压在右导杆上。所述滑动块、支撑杆和挡杆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推动架上。所述推动架3插接在单元架2的滑槽23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以在工件运行中迅速准确的上下料,减上了工件运行加工时间,工作效率高, 节奏快;同时,直接通过油缸推动推动架上固定有的滑动块、支撑杆和挡杆夹具来提拉工件,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换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推杆拉起状态。图中1、油缸;11、推杆;2、单元架;21、左导杆;22、右导杆;3、推动架;31、滑动块;32、支撑杆;33、挡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包括油缸1,油缸1固定在单元架2上,推动架3螺接在油缸1的推杆11上,并且插接在单元架2上,推动架3上固定有滑动块31、支撑杆32和挡杆33,滑动块31和支撑杆32压紧工件。单元架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左导杆21和右导杆22,挡杆33靠压在右导杆22上。滑动块31、支撑杆32和挡杆3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推动架3上。推动架3插接在单元架2的滑槽23中。工作原理见图1至图3所示,工件连续不断的加入到外圈超精机的滑道中,工件到了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后,通过左导杆21和单元架2形成的工件进口通道滚落到卡爪中,并被挡杆33挡住,接着第二个工件也进入卡爪中,这时,通过油缸1推动推动架3, 推动架3上的滑动块31、支撑杆32和挡杆33同时向下滑动,将第二工件固定在卡爪中心, 外圈超精机对工件进行加工;同时,第一个工件沿右导杆22与单元架2形成的工件出口通道滚出,此时的第一个工件未加工;接下来的第三工件被滑动块31阻挡在外。第二个工件加工完成后,油缸1拉动推动架3,推动架3上的滑动块31、支撑杆32 和挡杆33同时向上滑动。这时第二个工件沿工件出口通道滚出,同时,第三个工件进入卡爪中,油缸1动作,与第二个工件一样进行加工,接下来依次重复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包括油缸(1),油缸(1)固定在单元架( 上,其特征在于推动架C3)螺接在油缸(1)的推杆(11)上,并且插接在单元架( 上,推动架(3)上固定有滑动块(31)、支撑杆(32)和挡杆(33),滑动块(31)和支撑杆(32)压紧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超精机提拉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正华张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大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