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防爆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022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隔防爆材料,采用铝箔或铝合金箔为基材,其特征是:所述基材面上均匀分布若干工字形切口;所述工字形切口层行列分布,相邻两行或两列的工字形切口方向相差90°;所有工字形切口的两个内翅均按同方向折弯90°,基材面呈网格状。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材料制作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时,被折弯的内翅形成相互垂直的层间支撑,这种支撑的稳定性好,不易塌陷,并且能保证单元体的层间距,形成的单元体的蓬松度好,易于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罐体置换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隔防爆材料,用于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储罐的阻隔防爆单元体的原材料。
技术介绍
现有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储罐,尤其是加油站储罐,其内部多充填阻隔防爆材料, 阻隔防爆材料多是由铝合金箔经切割拉网制成,常用的是卷成筒状的单元体。将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在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储罐内码放,将储罐的内部填满,可以防止因静电、明火等意外事故引起的储罐爆炸。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用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抑爆材料》(公开号 CN1077172A)就充分公开了这一
技术实现思路
。这种材料,在形成筒状单元体时,网状铝箔层间没有支撑,层间距小,单元体的蓬松度小。而且,由于阻隔防爆材料浸泡在储罐的液体介质中,会出现塌陷,在储罐的上部形成没有被阻隔防爆材料充填的空间,在该空间中丧失了阻隔防爆功能。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公开号 CN1673608A)公开了一种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该单元体用角钢围城框架,框架上有钢丝编织成的网格,在框架内装填有阻隔防爆材料,形成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这种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可以有效地防止阻隔防爆材料在储罐中产生塌陷,但是,由于每个单元体均增加上述框架,使得单元体的生产过程发生变化,成本增加,同时,支撑框架占用空间,使得填充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后的储罐不能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置换率的要求。在单元体更换时,框架也一并更换废弃,既增加了成本也造成了浪费。美国专利《用于容器的防爆装置(EXPLOSION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CONTAINER》(专利号5000336),在图7中公开了一种阻隔防爆材料,采用在铝箔上切割门子形切口,然后折弯形成层间支撑的方式,具备了一定的层间支撑效果。但是,由于铝箔非常薄(其厚度一般是0. 02mm),折片的支撑力很小,用这种材料支撑的筒状单元体仍然存在塌陷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阻隔防爆材料,用本技术材料制作的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能有效保证合理的(设定的)层间距,单元体的层间蓬松度大,层间支撑好,不易塌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铝箔(铝合金箔)为基材,其特征是所述基材面上均勻分布若干工字形切口 ;所述工字形切口层行列分布,相邻两行或两列的工字形切口方向相差90° ;所有工字形切口的两个内翅均按同方向折弯90°,基材面呈网格状。用本技术材料制作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时,被折弯的内翅形成相互垂直的层间支撑,这种支撑的稳定性好,不易塌陷,并且能保证单元体的层间距,形成的单元体的蓬松度好,易于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罐体置换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基材面上工字形切口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基材面上工字形切口的内翅折弯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阻隔防爆材料结构示意图(俯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各种铝箔或铝合金箔做基材1,基材的材质主要要求是要满足延展性要求、导热性能要求、导静电性能要求。如图1所示,首先在基材上切割工字形切口 2,工字形切口呈行列分布,相邻两行/列的工字形的方向相差90°,然后如图2所示,将工字形切口的内翅3按同方向(向基材向上的面或向下的面)折弯90°, 形成相互交错的支撑,基材面形成网格状,如图3所示。也可以采用冲压切割的方式,一次性冲压切割形成工字形切口和内翅的折弯。用本技术制作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时,将网格状基材自然卷成筒状,折弯的内翅自然形成交错支撑,层间稳定性好,单元体不易塌陷,能较好地满足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的工艺性能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阻隔防爆材料,采用铝箔或铝合金箔为基材,其特征是所述基材面上均勻分布若干工字形切口 ;所述工字形切口层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本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