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0012 阅读:8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包括2根纵梁和七根垂直固定连接的横梁构成平框架,第一横梁为保险杠,第二、三横梁布置在前板簧的前、后吊耳处,其上安装水箱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总成;第四横梁安装传动轴轴承,第五、第六横梁安装于后板簧的前后吊耳处,承受吊耳对纵梁的扭转载荷;第七横梁位于最后端,安装拖钩装置。第二、三横梁上有固定发动机安装板。本底盘可用于翻斗车,两根槽钢拼合的第六横梁上安装液压缸。纵梁也为槽钢。一根纵梁外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架。2根纵梁在第一横梁、第四横梁及第五横梁处各固接1对连接翼,螺栓经连接翼的通孔连接驾驶楼和本底盘。本底盘发动机安装稳定可靠;抗扭刚度和承载力提高,适合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
本技术涉及农用车或拖拉机的结构,具体为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
技术介绍
底盘的结构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现有的一般农用车只采用大梁当作底盘,以承载发动机及其它部件,大梁结构未经统一受力分析设计与校核,存在不合理的地方。(1)原来平行的两根纵向大梁,各有向内侧突出的平台用于安装发动机,但二平台之间无横向连接,发动机及其它部件均要靠这两个平台承载,此处无连接平行的两根大梁的横梁使农用车工作过程中稳定性不足;(2)油箱安装在两根大梁内侧,需要在油箱上另外引出一段钢管到车的外侧才能加油,不仅使用不便,而且为了避让载货翻斗的空间,加油钢管需蜿蜒引出,增加了多余的重量;(3)有些农用车安装有载货翻斗,主要承载翻斗载荷的液压装置直接安装于连接二纵梁的第5根横梁上,但此横梁没有经过承载翻斗载荷校核。(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由两根纵梁和多根横梁构成框架结构,提高承载力和刚性,使农用车的工作更稳定和安全。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包括2根纵梁和若干根垂直固定连接的横梁构成平框架,最前端的第一横梁为保险杠,第二横梁、三横梁布置在前板簧的前、 后吊耳处,底盘前部2根纵梁外缘的距离小于底盘后部2根纵梁外缘的距离。本方案共有七根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承受前桥传来的载荷,其上安装水箱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总成;第四横梁安装传动轴轴承,第五横梁、第六横梁安装于后板簧的前后吊耳处,承受吊耳对纵梁的扭转载荷;第七横梁位于最后端。第一至第四横梁处于底盘前部,第五至第七横梁处于底盘后部。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发动机。安装板与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用螺栓连接。本底盘可用于翻斗车,第六横梁上安装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则与货厢底部铰接。翻斗工作时,第六横梁承受货厢的压力。为了保证第六横梁的强度,第六横梁由两根槽钢拼合而成,即2根顶面朝下的槽钢上下相叠固定连接拼合成一体。为保证2根纵梁的强度,纵梁也为槽钢,门形截面侧卧,门形平面朝向外侧。在本底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架,油箱安装于位于车侧面的油箱架上,方便加油。所述第五横梁处的纵梁外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架。翻斗货厢底部经厢底圆柱销连接液压缸活塞杆顶端。厢尾圆柱销连接货厢底部尾端与2根纵梁。第七横梁位于本底盘最后端,其上安装拖钩装置。2根纵梁在第一横梁、第四横梁及第五横梁处各固接1对连接翼,连接翼上有通孔,螺栓经连接翼的通孔连接驾驶楼和本底盘。本技术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的优点为1、平行的第二、三横梁上安装发动机,且还有安装板,发动机在振动的环境中也稳定可靠;2、槽钢构成的纵梁和横梁强度增加,框式底盘的抗扭刚度和承载能力均有显著提高,适合农村地区不平整的道路行驶或在颠簸地面使用,比现有的小型农用车承载更大;3、结构简单,生产工艺要求也较低,容易开发,适合小型农用车企业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纵梁断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六横梁断面示意图;图4为使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整车结构示意图。图内标号为1、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21、安装板,3、第三横梁,4、第四横梁,5、油箱架,6、第七横梁,7、纵梁,71、连接翼,8、第六横梁,9、第五横梁,01、驾驶楼,02、货厢,03、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2根纵梁7和7根与纵梁7垂直固定连接的横梁形成的平框架。纵梁7为槽钢,其截面如图2所示,本例纵梁7采用12. 6号槽钢,门形断面高度120mm,上下缘宽度50mm ;壁厚为6mm。门形截面侧卧,门形顶面朝外侧。本例底盘分为前部和后部,底盘前部连接第一至第四横梁的2根纵梁7外缘的距离小于底盘后部连接第五至第七横梁的2根纵梁1的外缘的距离,第四至第五横梁之间的二纵梁7由窄向宽过渡。底盘前部的较小的宽度保证前轮最大偏转角,为前轮留出足够间隙,底盘后部的宽度较大、与后轮、后悬架弹簧的宽度相配合。本例底盘前部2根纵梁7外缘之间的距离为600mm,后部2根纵梁7外缘之间的距离为980mm。最前端的第一横梁1为保险杠;第二横梁2、三横梁3安装在前板簧的前、后吊耳处,承受前桥传来的载荷,其上安装水箱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总成;第二横梁2与第三横梁3上有椭圆槽,螺栓通过椭圆槽连接固定安装板21于第二横梁2与第三横梁3,安装板21上固定发动机;第四横梁4上安装传动轴轴承;第五横梁9、第六横梁8安装于后板簧的前后吊耳处,承受吊耳对纵梁7的扭转载荷;第五横梁9是钢板焊接在一起的双梁结构,其承载油箱,双梁中靠前的横梁下安装中轴轴承;第七横梁6位于最后端,其上安装拖钩装置;在本底盘的第五横梁9处的右外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架5。本例可用于翻斗车,第六横梁8上安装2个液压缸03。第六横梁7断面如图3所示,第六横梁8由两根槽钢拼合而成,即2根顶面朝下的槽钢上下相叠焊接拼合成一体。第六横梁8同样采用12. 6号槽钢,截面积达15. 692cm2。第六横梁8两端插入2根纵梁7的门形槽内、焊接固定。如图5所示,2液压缸03的活塞杆顶端经Φ 20的厢底圆柱销连接与货厢02底部铰接,Φ 30厢尾圆柱销连接货厢02底部尾端与二纵梁7。本例采用双行程液压缸。货厢与水平面的最大翻转角为50°。如图1所示,2根纵梁7在第一横梁1处的内侧、第四横梁4处的外侧及第五横梁 9处的外侧各固接1对连接翼,连接翼上有通孔,螺栓经连接翼的通孔连接驾驶楼01和本底ο本例微型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经过强度校核,安装本底盘的农用车车厢重l(^kg, 满载时货物重达500kg,单边受载达302. 5X9.8 = 2940No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技术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包括2根纵梁和若干根垂直固定连接的横梁构成平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共有七根,最前端的第一横梁(1)为保险杠;第二横梁O)、三横梁C3)安装在前板簧的前、后吊耳处,其上安装水箱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总成;第四横梁(4)上安装传动轴轴承;第五横梁(9)、第六横梁(8)安装于后板簧的前后吊耳处;第七横梁(6)位于本底盘最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 与第三横梁C3)上固定有安装板(21),安装板上固定发动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横梁(9)是钢板焊接在一起的双梁结构,双梁中靠前的横梁下安装中轴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7)为槽钢,门形截面侧卧,门形顶面朝向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横梁(8)由两根槽钢拼合而成,即2根顶面朝下的槽钢上下相叠固定连接拼合成一体,第六横梁(8)两端插入两纵梁(7)的门形槽内、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四轮农用车框式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横梁(9)处的纵梁(7)外侧固定安装有油箱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梅陆伟华陈宁刘夫云龚天赐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