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粘结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860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缓粘结筋,包括表面涂覆有缓粘结剂的预应力筋和包覆在所述缓粘结剂外面的护套,所述预应力筋为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为螺旋肋预应力钢绞线或刻痕肋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护套表面设置有若干环形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芯丝与中间丝滑移回缩问题,保持了钢绞线良好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缓粘结剂和钢绞线之间的握裹力;增加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表面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预应力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粘结筋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分成两种形式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步骤为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一浇混凝土一抽管一养护穿筋张拉一锚固一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在水泥浆凝固后与钢筋粘结成一体,张力传递至混凝土部分,但是存在如下缺点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施工时在钢筋混凝土中设置埋管困难,且在抽管后不及时灌浆,将会发生混凝土冻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步骤为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浙青等润滑防腐材料一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一浇混凝土养护一张拉钢筋一锚固。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但是存在如下缺点由于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没有粘结,张力靠锚头传递到混凝土部分上形成预应力,使得锚具长期受力产生疲劳。针对现有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缓粘结筋,包括表面涂覆有缓粘结剂的预应力筋和包覆在所述缓粘结剂外面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为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为螺旋肋预应力钢绞线或刻痕肋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护套表面设置有若干环形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粘结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