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7512 阅读:8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由变频电机(1)、主轴(3)、出风管(2)、顶盖(4)、筒体I(5)、筒体II(7)、约束内锥(8)、笼式转子(6)、下锥体(14)、进风管(9)和帘式锁风卸料阀(10)组成;顶盖(4)、筒体I(5)、筒体II(7)、下锥体(14)依次通过法兰固联,顶盖(4)上安装变频电机(1)及出风管(2),笼式转子(6)固联在筒体II(7)内并安装在主轴(3)上,约束内锥(8)固联于筒体II(7)和下锥体(14)的交界处,下锥体(14)下部侧面安装帘式锁风卸料阀(10),下锥体(14)下部中间设有进风管(9)。该分级机对产品细度及粒度分布灵活调控,具有降低能耗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
本技术设计一种炭素生阳极车间粉磨系统中的炭素粉分级机,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
技术介绍
在炭素生阳极车间粉磨系统中,控制产品的细度及分级精度的设备是粗粉分离器。粗粉分离器作为第一代物料分选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及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但因其结构与分级原理的限制,粗粉分离器的使用技术经济性能较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选粉效率一般只有40% 50%左右、分级精度0. 45、且产品细度调节困难,成品粉纯度低、稳定性差。现炭素生阳极车间粉磨系统中的粗粉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2 出风管、11上筒体、12导流板、13内锥体、14下锥体、9进风管、15粗粉卸料口 ;其工作原理如下经球磨机粉磨后的炭素粉在气流的携带下,由进风管9高速引入粗粉分离器,进入分离器以后,一是气流中的部分粗颗粒先与内锥体13下沿发生碰撞、二是因内锥体13与下锥体14形成的过流截面增加、气流上升速度减低,而使粗颗粒沉降沿壁面下滑,气流继续上升,当经过导流板12后、因其与轴心有一定角度,而产生一定的旋转流场,此时气流中的较粗颗粒因受到较大的离心力而在上筒体11做离心沉降、运动至筒体壁面后也沿壁面下滑、与前述的粗颗粒一起由粗粉卸料口 15排出成为回磨粗粉;细小颗粒则在气流的携带下由2出风管排出、经后续的分离装置分离收集后成为成品炭素粉。分析其工作原理可知旋转流场仅依靠导流板12的导流作用产生,其气流旋转速度不高、离心力场强度较弱,所以该分离器的选粉效率与分级精度低,在处理风量较高时成品细度易跑粗;同时,成品细度主要通过改变导流板12与轴向的角度进行调节,不方便调整角度且角度的改变对成品细度的影响也不明显。因此,该粗粉分离器的使用性能较差,直接影响炭素生阳极车间粉磨系统工艺的系统出力与成品粉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实用的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以替代传统的粗粉分离器,即用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提高分选设备的分级性能(选粉效率可达80% ),实现提高系统产量、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成品粉的均勻性,同时实现对产品细度及粒度分布灵活调控,降低能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由变频电机、主轴、出风管、顶盖、筒体I、筒体II、约束内锥、笼式转子、下锥体、进风管和帘式锁风卸料阀组成;其特征在于顶盖、筒体I、筒体II、下锥体依次通过法兰固联,顶盖上安装变频电机及出风管, 笼式转子固联在筒体Π内并安装在主轴上,利用变频器控制变频电机实现产品细度及粒度分布的灵活调控,约束内锥通过连接板固联于筒体II和下锥体的交界处,下锥体下部侧面安装帘式锁风卸料阀,下锥体下部中间设有进风管。优选所述笼式转子采用倒锥叶片式笼式转子;所述产品细度及粒度分布的灵活调控的设备为变频器。有益效果(1)采用离心力场作为分级力场,结构上采用笼式转子。分级室内具有界面明确的分级面,各部分物料的受力情况基本稳定,分级精度较高。(2)灵活调节产品细度、控制产品粒度组成。笼式转子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电机 (变频调速)传动。从而保证分级力场的强度可通过改变电机转速灵活调节,以改变分级力场中颗粒的受力情况,控制分级的切割粒径,调节产品的细度与粒度组成。(3)流场均勻,物料分散好。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分级机内部结构,其流场分布均勻。同时采用约束内锥增强其二次分选的效果,进风管采用螺旋导流装置,使携带粉料的气流产生旋转,物料分散均勻。(4)炭素成品粉均勻性好。通过CFD数值模拟中的粒子追踪及现场数据看,因其流场稳定、分级室内具有界面明确的分级面,故其分级精度高,炭素成品粉均勻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传统的粗粉分离器示意图;其中2、出风管,11、上筒体,12、导流板, 13、内锥体,14、下锥体,9、进风管,15、粗粉卸料口 ;图2为本技术的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变频电机, 2、出风管,3、主轴,4、顶盖,5、筒体1,6、笼式转子,7、筒体11,8、约束内锥,9、进风管,10、帘式锁风卸料阀、14、下锥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由出风管2、顶盖4、筒体I 5、筒体117、下锥体14 依次固联,形成分级机壳体部分,各连接部位均设密封圈。笼式转子6与主轴3共同组成转子部分,固联在筒体II 7内,通过变频电机1实现传动,笼式转子6通过变频电机1调速实现灵活调整产品细度及粒度分布;约束内锥8通过连接板固联于筒体II 7和下锥体14的交界处,下锥体14下部侧面安装帘式锁风卸料阀10,下锥体14下部中间设有进风管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粉磨后的炭素粉与空气由进风管9进入分级机,在约束内锥8的约束与导流作用下炭素粉进一步的分散进入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在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内部, 通过转子表面的气流及分散在气流中的炭素粉在笼式转子6的带动下,一起随转子高速旋转。炭素粉在离心力场、曳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实现分级。细炭素粉因受离心力较小,不能克服流体阻力的作用,在曳力的作用下穿过分级面,通过出风管2排出,由外部气固分离装置收集成为合格炭素粉。粗炭素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边壁沉降,进入下锥体14,由帘式锁风卸料阀10排出,送回磨机内重新粉磨。在以上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变频电机的转速,调整炭素粉在分级机中的离心力,改变炭素粉的受力调整成品炭素粉的细度及粒度分布。权利要求1.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由变频电机(1)、主轴(3)、出风管O)、顶盖、筒体I (5)、筒体II (7)、约束内锥(8)、笼式转子(6)、下锥体(14)、进风管(9)和帘式锁风卸料阀(10)组成;其特征在于顶盖(4)、筒体I ( 、筒体II (7)、下锥体(14)依次通过法兰固联,顶盖(4)上安装变频电机(1)及出风管0),笼式转子(6)固联在筒体11(7)内并安装在主轴(3)上,约束内锥(8)通过连接板固联于筒体II (7)和下锥体(14)的交界处,下锥体(14下部侧面安装帘式锁风卸料阀(10),下锥体(14)下部中间设有进风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式转子采用倒锥叶片式笼式转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转子式动态炭素粉分级机,由变频电机(1)、主轴(3)、出风管(2)、顶盖(4)、筒体I(5)、筒体II(7)、约束内锥(8)、笼式转子(6)、下锥体(14)、进风管(9)和帘式锁风卸料阀(10)组成;顶盖(4)、筒体I(5)、筒体II(7)、下锥体(14)依次通过法兰固联,顶盖(4)上安装变频电机(1)及出风管(2),笼式转子(6)固联在筒体II(7)内并安装在主轴(3)上,约束内锥(8)固联于筒体II(7)和下锥体(14)的交界处,下锥体(14)下部侧面安装帘式锁风卸料阀(10),下锥体(14)下部中间设有进风管(9)。该分级机对产品细度及粒度分布灵活调控,具有降低能耗等优点。文档编号B07B7/083GK202238665SQ20112028027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方磊, 方莹, 李镇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莹李镇方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