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连续/间断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44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连续/间断混合机,其包括进料口、出料口、机架、前清洗装置、主混合装置、副混合装置,回转筒体及湿度测试仪,筒体回转装置通过筒体大齿轮带动回转筒体旋转,回转筒体通过前托轮与后托轮设置在机架上混合机的整体为卧式,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由高向低倾斜,回转筒体由两节组成,靠近出料端为圆锥筒体,靠近进料端为圆柱筒体,主混合装置的旋转叶片设置在靠近进料端的圆柱筒体内,副混合装置设置在靠近出料端的回转筒体内,主混合装置4的旋转叶片转向与回转筒体转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物料(固体粉料、适当粘接剂)连续/间断混合,也就是连续(间断)进料、连续(间断)出料,由于该回转筒体安装时有一定倾斜度,这使形成物料按倾斜度全自动出料。所以这种混合方式精度较高,一般混合物料混合机率为2分种内达到几千次,这就使物料达到最佳混合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固体粉料(干、湿)混合的机械设备,主要涉及一种高效连续/间断 混合机。
技术介绍
国内一般行业的混料大部分采用间断式混合机,也采用双螺旋连续混合机,但效果 不佳前者的混合料在运输和贮存中易出现分料现象,且不能实现生产过程连续化、自 动化;后者混合的均匀度差,物料混合不充分。钢铁厂造球混料一般采用轮胎式连续混 料机,随后又推行强力混合机,但一般耗能较大,达到1.2KW/T以上;近年己开始采用 立式混合机,其效率、结构较完整,功耗〈1KW/T,特别适用于生产流程中连续混料要 求。但是与所谓的立式混合机相比,因卧式混料时转子线速度比立式低,故其功耗低于 立式,且同等功耗下精度也比立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精度高、混合效果好的高效连续/间断混合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进料口、出料口、机架、前 清洗装置、主混合装置、副混合装置,回转筒体及湿度测试仪,筒体回转装置通过筒体 大齿轮带动回转筒体旋转,回转筒体通过前托轮与后托轮设置在机架上,混合机的整体 为卧式,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由高向低倾斜,回转筒体由两节组成,靠近出料端为圆锥筒 体,靠近进料端为圆柱筒体,主混合装置的旋转叶片设置在靠近进料端的圆柱筒体内, 副混合装置设置在靠近出料端的回转筒体内,主混合装置转向与筒体转向相反。所述的副混合装置主要包括两个电机,内外两组旋转叶片以及轴承座,其中内侧一 组旋转叶片的传动轴支撑在轴承座内,其传动轴为中空轴,外侧一组旋转叶片的 传动轴 设置在中空轴内,并伸出中空轴,两组叶片的旋转轴分别通过传动皮带和两个电机连接。在进料口、出料口以及旋转桐体的外部设置有盖罩,可使其美观、环保。在进料口罩子上设置有清料装置,其上由支撑轴、刮刀、连杆、以及油缸构成,刮 刀固定在支撑轴上,通过控制程序使油缸并带动连杆动作,连杆和支撑轴用键连接,从 而使刮刀远离和靠近筒体内壁,刮刀定时靠近筒体内壁,即可实现对筒体内壁的清理。在出料口处设有湿度测试仪,用于监测物料的含水量。在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自动闸门,闸门由气动或液压装置控制;在出料自动闸门的 中部设有回水装置,回水装置主要由电闸门,软管,回水管道组成。在旋转筒体出料机架上设置有清料螺旋,该清料螺旋轴支撑在偏心套内,偏心套支 撑在固定套内,当清理螺旋旋转即可实现对筒体内壁的清理,当螺旋磨损后,可通过旋 转偏心套,调整,螺旋表面与筒体内壁的距离,即可实现对筒体内壁的清理。本技术适用于物料(固体粉料、适当粘接剂)连续(间断)混合,也就是连续 (间断)进料、连续(间断)出料,由于该回转筒体安装时有一定倾斜度,这使形成物 料按倾斜度全自动出料,其混合原理是当混合物料进入卧式回转容器内,由主混合装置(也就是混合区内),通过高速旋转将物料抛向容器内,由于转子上叶片有正反作用, 这样物料就受到打散(撞在容器壁,也属于反向流动和打散)冲击和混合。按混合要求 可以利用混合时间控制装置将快到出料口的混合物料又推向主混合装置的混合区,这样 物料又将再次混合,再加上筒体旋转而加速物料混合机率。所以这种混合方式精度较高, 一般混合物料混合机率为2分种内达到几千次,这就使物料达到最佳混合效果。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图1的右视剖面图;附图4是图1的左视剖面图;附图5是主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副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清料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8出料自动闸门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 2、进料口罩子,3、前清洗装置,4、主混合装置,4-1、叶片, 4-2 、轴承座,4-3、电机,4-4 、小皮带轮,4-5、皮带,4-6、大皮带轮,5、筒体 回转装置,6、前托轮,7、筒体大齿轮,8、挡轮,9、回转筒体,10、后托轮,11、出 料口, 12、出料自动闸门,12-1、气(油)缸,12-2、翻板,12-3、回水装置,13、副 混合装置;13-1、电机,13-2、传动皮带,13-3、电机,13-4传动皮带,13-5、轴承座, 13-6、旋转叶片,13-7、旋转叶片,14、出料口罩子,15、清料螺旋,16、中间罩子, 17、清料装置,17-1 、支撑轴,17-2、刮刀,17-3、连杆,17-4、油缸,18、机架, 19、湿度测试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l、 2、 3、 4所示,其包括进料口l、出料口ll、机架18、前清洗装置3、主混合 装置4、副混合装置13,回转筒体9及湿度测试仪19,筒体回转装置5通过筒体大齿轮7带 动回转筒体9旋转,回转筒体9通过前托轮6与后托轮17设置在机架18上,混合机的整体 为卧式,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由高向低倾斜,回转筒体9由两节组成,靠近出料端为圆锥 筒体,靠近进料端为圆柱筒体,主混合装置4的旋转叶片设置在靠近进料端的圆柱筒体 内,副混合装置设置在靠近出料端的回转筒体内,主混合装置4的旋转叶片转向与回转 筒体转向相反。在进料口l、出料口11以及回转筒体9的外部设置有盖罩,可使其美观、 环保。上述的进料口1螺栓连接于进料口罩子2上,进料口罩子2与机架18用螺栓连接, 以便于拆装。前清洗装置3、主混合装置4、副混合装置13,出料口罩子14,筒体回转装 置5、前托轮6、后托轮IO、出料口ll、挡轮8、及湿度测试仪19也是用螺栓固定在机架 18上,且均可单独的拆装。清料螺旋15固定在出料口罩子14上,清料装置固定在进料口 罩子2上,筒体大齿轮7通过螺栓固定在回转筒体9上,筒体回转装置5通过筒体大齿轮7 带动回转筒体9旋转,回转筒体9落放在前托轮6与后托轮10上。筒体由两节组成,靠近 出料端为圆锥筒体,靠近进料端为圆柱筒体,物料由进料口l,进入回转筒体9,并被带 起到一定的高度。主混合装置4转向与筒体转向相反,从而形成高强度混合区域。在回 转筒体9尾部的机架上设置有清料螺旋15,在清料螺旋15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高压喷头。 副混合装置13可使混合机内保证相对稳定的负荷率,保证所设计的混合时间,并配有 称重模块,用以精确的控制进出料量。同时也可和主混合装置共同作用实现对物料的强 力混合,在保证负荷率及混合时间的同时,也将物料返回到高强度混合区,出料口ll处 设有湿度测试仪18,可以时时监测物料的湿度。如图5所示,主混合装置主要由叶片4-1,轴承座4-2,电机4-3,小皮带轮4 4,皮带4-5,大皮带轮4-6组成,电机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到叶片,和回转筒体共同作用实现对物 料的混合。如图6所示,所述的副混合装置13主要包括两个电机13 — 1、 13—3,内外两组旋转 叶片13—6、 13—7以及轴承座13—5,其中内侧一组旋转叶片13—6的传动轴支撑在轴承 座13—4内,其传动轴为中空轴,外侧一组旋转叶片13—7的传动轴设置在中空轴内,并 伸出中空轴,两组叶片的旋转轴分别通过传动皮带13—2、 13—4和两个电机连接。两叶 片转速不同,转向也可不同也可相同,正常工作时,两叶片均使物料向进料口移动,目 的是增加筒体内物料负荷率,并抛起物料与主混合装置中叶片抛起的物料进行混合,当 筒体内负荷率过大,通过电器控制可使内外两组旋转叶片反转,促使物料向出料口移动,当混合过程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连续/间断混合机,其包括进料口(1)、出料口(11)、机架(18)、前清洗装置(3)、主混合装置(4)、副混合装置(13),回转筒体(9)及湿度测试仪(19),筒体回转装置(5)通过筒体大齿轮(7)带动回转筒体(9)旋转,回转筒体(9)通过前托轮(6)与后托轮(17)设置在机架(18)上,其特征是:混合机的整体为卧式,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由高向低倾斜,回转筒体(9)由两节组成,靠近出料端为圆锥筒体,靠近进料端为圆柱筒体,主混合装置(4)的旋转叶片设置在靠近进料端的圆柱筒体内,副混合装置(13)设置在靠近出料端的回转筒体内,主混合装置4的旋转叶片转向与回转筒体转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祥雷爱军李激扬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原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