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先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94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该混合器能够使两种流体经有序流动,达到混合、萃取、乳化、吸收、解吸、反应等效果,其结构特点是在混合器主管内装有至少两组以上多管束混合元件,该混合元件的每根管束内均装有扭曲度呈185°-190°的扭片。上述混合元件之间设置有混合腔,用于沟通两个混合体并增强其混合效果。本混合器结构简单,混合级数大,其混合强度和效果均大于传统混合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该混合器可使两种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达到均匀混合。国外在80年代开发静态混合器产品,将两种流体经混合器进行有序流动,达到混合、萃取、乳化、吸收、解吸、反应等效果,静态混合器具有结构简单,设备紧凑等特点,其产品主要有Kenics、东丽、Sulzer、罗斯等型混合器。但上述混合器混合级数低,在层流状况下,其混合级数仅为2n,其中n为6-8,故混合级有限,对于多数需高强度混合的流体,往往需要2-3台混合器串联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该混合器的混合元件的扭曲度呈185°-190°,混合级数大。本技术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包括装配在主管内的混合元件,每个混合元件的管束内装有扭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管内至少装有两组混合元件,相邻两组混合元件之间设置有混合腔。上述混合元件的每根管束内装有扭曲度呈185°-190°的扭片,根据产品不同型号,每个混合元件中可设置有3-41根管束。本技术所提供的静态混合器,由于混合元件中的扭片扭曲度>180°并采用多管束结构,加上配置在混合元件之间的混合腔,其混合级数可达K×m×2n,其中K为混合腔作用系数,m为管束数,n为6-14。故本混合器混合强度和效果均大于传统混合器,即使混合难度极大的液体,只需根据要求选择一台本产品即可,可减化混合设备和操作过程。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有新型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混合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主管4壳体内装有三组混合元件5,每相邻两组混合元件5之间设置有混合腔3,每个混合元件5设有四根管束6,每根管束6中装有扭曲度为185°的扭片8,两种不同流体由主管4进口1流入,经管脖2在混合元件5和混合腔3内经过充分混合后由出口7流出。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混合腔下作用系数K为3,管束数m为4,n为14,故其本产品的混合级数为1536。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包括装配在主管内的混合元件,每个混合元件的管束内装有扭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管内至少装有两组混合元件,相邻两组混合元件之间设置有混合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混合元件的每根管束内装有扭曲度呈185°-190°的扭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每个混合元件中设置有3-41根管束。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该混合器能够使两种流体经有序流动,达到混合、萃取、乳化、吸收、解吸、反应等效果,其结构特点是在混合器主管内装有至少两组以上多管束混合元件,该混合元件的每根管束内均装有扭曲度呈185°—190°的扭片。上述混合元件之间设置有混合腔,用于沟通两个混合体并增强其混合效果。本混合器结构简单,混合级数大,其混合强度和效果均大于传统混合器。文档编号B01F3/08GK2275477SQ96246219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徐先盛 申请人:徐先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强度静态混合器,包括装配在主管[4]内的混合元件[5],每个混合元件[5]的管束[6]内装有扭片[8],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管[4]内至少装有两组混合元件[5],相邻两组混合元件[5]之间设置有混合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盛
申请(专利权)人:徐先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