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7845 阅读:10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30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该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包括固定设在阀体内且相连接的上套筒和下套筒,设于上套筒、下套筒中且可相对于上套筒、下套筒移动的阀芯,以及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所述阀芯一端连接阀杆,阀杆位于所述上套筒内壁围成的上腔中,阀芯另一端内有下腔,所述下腔通过阀芯顶部设有的平衡孔与上腔连接,下腔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腔连接,所述上腔还和阀芯与上套筒之间的第一间隙连接,所述下套筒的侧壁上开有节流窗口,该节流窗口的外侧和第二阀腔连接,内侧和阀芯与下套筒之间的第二间隙连接,所述上套筒的内壁上还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间隙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间隙连接。该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增强了套筒调节阀的密封性能,提高调节阀的泄漏等级套筒。(*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过程控制阀,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高压套筒调节阀有套筒阀和气动执行机构组成,套筒阀和气动执行机构通过支架连接。现有技术中,见图1,套筒采用单向密封结构,即密封环70上只开设一个凹槽,该凹槽和下套筒30与阀芯50之间的间隙相通,但该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不是很好。当介质从下套筒30侧壁的节流窗口向内流动时,介质压差形成的液压力作用在密封环的凹槽内,把密封环的环壁向外撑开,使环壁紧贴上套筒40与阀芯50,所以密封比压大,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但是介质反向流动时,介质压差形成的液压力通过阀芯与上套筒之间的间隙作用在密封环凹槽的外壁,将密封环压扁,使密封环与阀芯、密封环与套筒之间的比压减少,这样就增大了调节阀的泄流量,而且随着密封环磨损加剧,泄流量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 该结构能增强套筒调节阀的密封性,提高调节阀的泄漏等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包括固定设在阀体内且相连接的上套筒和下套筒,设于上套筒、下套筒中且可相对于上套筒、下套筒移动的阀芯,以及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所述阀芯一端连接阀杆,阀杆位于所述上套筒内壁围成的上腔中,阀芯另一端内有下腔,所述下腔一端通过阀芯顶部设有的平衡孔与上腔连接,下腔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腔连接,所述上腔还和阀芯与上套筒之间的第一间隙连接,所述下套筒的侧壁上开有节流窗口,该节流窗口外侧和第二阀腔连接,内侧和阀芯与下套筒之间的第二间隙连接,所述上套筒的内壁上还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间隙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间隙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设有弹性元件。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圆柱形螺旋弹簧或0形弹簧圈。进一步地,所述套筒(4)上的凹槽0 内的密封环(7) —端与上套筒(4)连接, 另一端与下套筒C3)连接。优选地,所述下套筒固定在阀座上,所述阀座设于阀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与阀座之间设有垫片。进一步地,所述阀座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阀芯外表面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腔位于阀芯下方。优选地,所述第二阀腔位于第一阀腔的上方。该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提高了调节阀的泄漏等级,不论介质低进高出还是高进低出,压差形成的也压力总有一侧作用在凹槽内,将密封环的环壁撑开,保证调节阀的密封性,进而解决高压套筒调节阀泄漏量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压套筒调节阀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圈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中阀杆阀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高压套筒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高压套筒调节阀介质高进低出时各处压强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高压套筒调节阀介质低进高出时各处压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技术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该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包括固定设在阀体1内且相连接的上套筒4和下套筒3,设于上套筒4、下套筒3中且可相对于上套筒4、下套筒3 移动的阀芯5,以及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优选地,第一阀腔11位于阀芯5的下方,第二阀腔12位于第一阀腔11的上方。所述阀芯5 —端连接阀杆6,阀杆6位于所述上套筒4 内壁围成的上腔41中,阀芯5另一端设有下腔51,所述下腔51 —端通过阀芯5顶部设有平衡孔52与上腔41连接,见图4,下腔51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腔11连接,所述上腔41还和阀芯5与上套筒4之间的第一间隙45连接,所述下套筒3的侧壁上开有节流窗口 31,该节流窗口 31外侧和第二阀腔12连接,内侧和阀芯5与下套筒3之间的第二间隙35连接,所述上套筒4的内壁上还开有凹槽42,所述凹槽42内设有密封环7,密封环7的一端与上套筒 4连接,另一端与下套筒3连接。所述密封环7上设有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72,所述第一凹槽71与第一间隙45连接,所述第二凹槽72和第二间隙35连接。见图3,第一凹槽71 和第二凹槽72内均设有弹性元件8,优选地,弹性元件8为圆柱形螺旋弹簧或0形弹簧圈。 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72内的圆柱形螺旋弹簧8把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72撑开,提供初始密封力,使阀芯5在上套筒4和下套筒3内作上下运动时,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 72的刃口能紧紧地贴住阀芯5外壁和上套筒4内壁,形成初始密封。下套筒3固定在阀座 2上,阀座设于阀体1内,优选地,阀体1与阀座2之间还设有垫片9。阀芯5外壁要进行磨削,使其表面粗糙度达到0. 8,这样阀芯5相对上套筒4和下套筒3作相对运动时具有很好的动密封性,从而保证较高的泄漏等级。所述阀座2上设有第一斜面21,所述阀芯5外表面设有第二斜面53,套筒调节阀关闭时,见图5,第一斜面21 与第二斜面53贴合,保证套筒调节阀的密封性。套筒调节阀的阀体1、阀芯5、上套筒4和下套筒3等阀内件采用标准套筒阀的零件,以提高系列产品之间零件通用化程度。见图5,阀体1与阀盖10螺接,支架15将阀盖 10和气动执行机构13连接,优选地,气动执行机构13为多弹簧精小型气动薄膜执行机构, 所述阀盖10与阀体1之间还设有垫片14。具体实施时,把阀座2,垫片9放入阀体1内,把阀座2压在垫片9上,然后放入下套筒3。将圆柱形螺旋弹簧8嵌入密封环7的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72内,再把嵌有圆柱形螺旋弹簧8的密封环7嵌入到上套筒4的凹槽42内,把上套筒4放在下套筒3上,这样密封环7的一端由下套筒3挡住,然后放入阀芯5和阀杆6,再放入垫片14,用螺栓和螺母把阀盖10和阀体1连接,阀盖10内填入填料用压盖压紧,这样阀组件就组装完成了。最后用支架15将气动执行机构13和阀组件相连,至此,完成了整台高压套筒调节阀的组装。当介质高进低出时,即从套筒调节阀的第二阀腔12流入下套筒3的节流窗口 31, 再从第一阀腔11中流出。见图6,此时,进口处即第二阀腔12处的压强Pl大于密封环7处的压强P,密封环7处的压强P大于出口处即第一阀腔11处的压强P2,介质从下套筒3的节流窗口 31处流入第二缝隙35中,进入密封环7的第二凹槽72中,进而把第二凹槽72处的环壁撑开,使密封环7的环壁紧贴阀芯5的外壁和上套筒4的外壁,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当介质低进高出时,即从第一阀腔11流入下腔51内,再通过节流窗口 31从第二阀腔12中流出。见图7,此时,进口处即第一阀腔11处的压强Pl大于密封环7处的压强P,密封环7 处的压强P大于出口处即第二阀腔12处的压强P2,介质通过阀芯5顶部平衡孔52从下腔 51流入第一缝隙45中,进入密封环7的第一凹槽71中,进而把第一凹槽71处的环壁撑开, 使密封环7的环壁紧贴阀芯5的外壁和上套筒4的外壁,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本技术涉及的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套筒泄漏量大的问题,在密封环7上设计双向开口凹槽,介质无论采用什么流向,压差形成的液压力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包括固定设在阀体(1)内且相连接的上套筒(4)和下套筒(3),设于上套筒G)、下套筒(3)中且可相对于上套筒G)、下套筒⑶移动的阀芯(5),以及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所述阀芯(5) —端连接阀杆(6),阀杆(6)位于所述上套筒⑷内壁围成的上腔Gl)中,阀芯(5) 内部设有下腔(51),所述下腔(51) —端通过阀芯( 顶部设有的平衡孔(5 与上腔连接,下腔(51)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腔(11)连接,所述上腔Gl)还和阀芯( 与上套筒之间的第一间隙G5)连接,所述下套筒(3)的侧壁上开有节流窗口(31),该节流窗口(31) 外侧和第二阀腔(12)连接,内侧和阀芯(5)与下套筒(3)之间的第二间隙(3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4)的内壁上还开有凹槽(42),所述凹槽0 内设有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上设有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72),所述第一凹槽(71)与第一间隙05)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间隙(3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