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622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9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该夹头为一个阶梯轴结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第一轴与第二轴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三轴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形成的一体结构相分离,第三轴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等分为四份;第二轴的轴端与第三轴的连接端螺纹连接;第二轴上设置顶丝,将第三轴与第二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头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夹头的第三轴即可,而第一轴和第二轴不需要更换,从而节约了制作成本,降低了更换夹头的时间和调整车床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如图1所示,用于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是一个中心孔为直径8. 5mm、长为52mm的阶梯轴,其结构分为三部分(即三个一体成型的轴)组成第一轴是长15mm、直径48mm的轴;第二轴是长10mm、直径25mm的轴;第三轴是长27mm、直径16mm的轴,其中第三轴将轴等分为四份,其作用原理是第三轴由内而外胀大,将锚具夹片毛坯夹住。在数控车床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员操作失误或者车床出现故障,该夹头的第三轴很容易被车刀撞断或撞歪,导致整个夹头损坏或者出现偏心,因而没法再继续加工工件, 必须更换夹头,存在制作夹头成本高,更换夹头时间长,调整车床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生产效率高的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夹头,尤其适合夹头损坏时方便更换夹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该夹头为一个阶梯轴结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所述第一轴与第二轴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三轴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形成的一体结构相分离,所述第三轴一端为连接端, 另一端等分为四份;所述第二轴的轴端与第三轴的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上设置顶丝,将第三轴与第二轴固定。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头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夹头的第三轴即可,而第一轴和第二轴不需要更换,从而节约了制作成本,降低了更换夹头的时间和调整车床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数控车床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去掉第三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轴2、第二轴3、第三轴4、顶丝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该夹头是一个中心孔为直径8. 5mm、长为55mm的可分离的阶梯轴,包括第一轴1、第二轴 2和第三轴3 ;第一轴1是长15mm、直径48mm的轴,第二轴2是长10mm、直径25mm的轴,第一轴1和第二轴2为一体成型结构;在第二轴2的轴端将中心孔扩孔攻丝为M16的内螺纹; 第三轴3是长37mm、直径16mm的轴,与第一轴1和第二轴2形成的一体结构相分离;第三轴3 —端是长IOmm的M16外螺纹连接端,另一端等分为四份;第二轴2的轴端与第三轴3 的连接端螺纹连接;第二轴2上打出一个顶丝4,将第三轴3与第二轴2固定。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第三轴3与第二轴螺纹连接,用第二轴2上的顶丝4将第三轴3固定,将本技术安装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在数控车床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员操作失误或者车床出现故障,该夹头的第三轴3被车刀撞断或撞歪时, 将本技术的第三轴3卸下,只需要更换夹头的第三轴3即可,而一体成型的第一轴1和第二轴2不需要更换,从而节约了制作成本,降低了更换夹头的时间和调整车床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该夹头为一个阶梯轴结构, 包括第一轴(1)、第二轴( 和第三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1)与第二轴(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三轴(3)与第一轴(1)和第二轴(2)形成的一体结构相分离,所述第三轴 (3) 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等分为四份;所述第二轴O)的轴端与第三轴(3)的连接端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轴( 上设置顶丝G),将第三轴( 与第二轴O)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缓粘结钢绞线锚具夹片的数控车床夹头结构,该夹头为一个阶梯轴结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第一轴与第二轴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三轴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形成的一体结构相分离,第三轴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等分为四份;第二轴的轴端与第三轴的连接端螺纹连接;第二轴上设置顶丝,将第三轴与第二轴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头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夹头的第三轴即可,而第一轴和第二轴不需要更换,从而节约了制作成本,降低了更换夹头的时间和调整车床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3B31/40GK202224683SQ20112037191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牛坡 申请人: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