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立山专利>正文

便携式漆类涂料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34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漆类涂料搅拌机,它由搅拌头,能实现搅拌头俯仰及水平复合摆动的控制机构及机座构成。由于实现了搅拌头的复合摆动和对搅拌速度的选择,使其能完成对漆类或涂料这样的高浓度,高粘度的液体的充分混合,并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机座可收折便于携带的特点,也适用于其它需要的混合搅拌。(*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混合装置,特别是用于漆类或涂料等搅拌混合的装置。漆类和涂料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即漆类或涂料中的物质随比重的不同而上浮或下沉,油性物质上浮后极易挥发,造成油漆或涂料干枯而不能直接使用,因此,在使用漆类和涂料之前必须对其加以搅拌,或加入稀释剂后再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直接采用棍棒之类的工具进行搅拌,将已分层的或两种以上的漆类或涂料进行混合,这种办法耗力费时,搅拌也不均匀,使用时严重影响其涂层表面的质量。也有采用电动机直接带动搅拌头进行搅拌的装置,由于其搅拌头只能在油漆或涂料的某一层位上搅拌,对上下层的混合效果极差,因而不能达到对分层的油漆或涂料的均匀混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头能进行俯仰及水平复合摆动搅拌的便于携带的漆类、涂料搅拌机。本技术由搅拌头,复合摆动控制机构及机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搅拌头由叶轮(1),叶轮杆(2)构成,叶轮杆的上段由弹性夹头(3)卡紧,并通过与夹头(3)固定为一体的轴承套(28)安装在搅拌头支架(4)的一端轴承上,再由皮带(7)与固定在支架(4)另一端的电机(8)转轴套接;支架(4)与旋转支架(16)上端俯仰转轴(6)活动连接,支架(16)下端的水平转轴与机座支架(13)上端水平安装的轴承(17)套接;电机(8)的轴亦为蜗杆(22),与蜗杆(23)配合构成减速机构,蜗轮轴(24)端上固定有偏离轴(24)的偏心距可调的偏心机构(9),其偏心轴(19)与摆杆(18)的一端活动连接,摆杆(1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支架(16)上而构成复合摆动传递机构中的俯仰摆动控制部分;滚轮(10)通过支架固定在偏心机构的壳体上,它与固定在机座支架(13)上的导槽(11)构成水平摆动控制部分,导槽(11)与叶轮杆(2)轴线和支架(13)轴线所构成的平面成夹角安装,且该夹角可调。本技术的上述结构特征可根据通过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搅拌机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偏心机构(9)例一的A-A剖面图;附图3为偏心机构(9)例二的A-A剖面图;附图4为偏心机构(9)例三的A-A剖面图;附图5为水平摆动控制机构的B-B剖面图。参见附图,叶轮(1)、叶轮杆(2)、支架(4)、电动机(8)、外罩(29)等相互固定连接后构成一整体,即搅拌机上部的工作头。当电机(8)旋转时,其轴一方面通过皮带(7),轴套(28)带动叶轮旋转,另一方面与其轴一体的蜗杆(22)也带动与之配合的蜗轮(23)转动,与蜗轮键连接的蜗轮轴端上固定的偏心机构也随之转动,当偏心轴(19)转到与支架(16)与轴(24)之间时,摆杆产生向上的推力;带动工作头后部抬起,使搅拌头一端绕轴(6)下俯,当偏心轴(19)转到轴(24)的外侧时,摆杆(18)产生向下的拉力,带动工作头后部下倾,使搅拌头一端绕轴(6)上仰,从而实现搅拌头的仰俯摆动,调节偏心轴相对于轴(24)的距离,可实现对搅拌头仰俯幅度的调节。上述偏心机构有如下方案例一参见图2,轴(24)端上固定有凹形支架(21a)与蜗轮同轴转动,支架内安装有一轴向与轴(24)轴向垂直的螺杆(20),与偏心轴(19a)一体的螺母套接,旋动螺杆,可实现偏心轴(19a)相对于轴(24)的移动。例二参见图3,轴(24)端上固定有支架(21b),与蜗轮同轴转动,摆块(30)通过轴销(32)同支架(21b)紧固,当摆块(30)上的轴(19b)与蜗轮轴同心时,则摆杆不产生拉推力,搅拌头无俯仰运动。当将摆块(30)连同轴(19b)绕轴销(32)旋转一定角度时,就会使(19b)偏离轴(24)而成为偏心轴,摆杆(18)产生拉顶力而使搅拌头产生俯仰。例三,参见图4,轴(24)端部固定有L形支架(21c),带有滑槽的摆块(31)通过轴销(32)同支架(21c)紧固,松开轴销时可使它在摆块的滑槽中滑动,从而选择位于摆块(3)上的轴(19c)相对于(24)的距离,一旦选定,紧固轴销即可。参见图5,随着搅拌头的俯仰,使与工作头固定的滚轮(10)沿槽(11)上下移动,由于导槽(11)与叶轮杆(2)轴线和支架(13)轴线构成的平面成夹角安装,使工作头在俯仰的同时,滚轮(10)在槽(11)的导向下推动工作头水平摆头,而实现搅拌头的复合摆动。松开槽(11)与其支架(27)的连接螺钉(26),可以改变槽与所述平面的夹角,从而实现搅拌头平摆幅度。该幅度的选择目的与俯仰幅度的选择一样,都是为满足不同大小的容器。叶轮转速的变化是通过控制电机转速的变速开关(12)改变电机转速来实现的。变速的挡次可为5~7挡,以满足不同粘度漆类及涂料的合理的搅拌速度。为取得较好的搅拌效果,叶轮杆(2)可上下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再卡紧。叶轮的叶片为6~12片,叶片的升度为10°~45°,叶轮直径可有 120, 150, 180三种,采用不锈钢制成。此外,电机(8)可采用220V40W的电风扇电机,变速开关可用市售吊扇开关代替。为了便于携带和使用,机座采用了可收折的结构,即两前脚支架(15)可伸出或缩回底座内,或改变两前脚支架的相互距离,并通过螺钉(15)取下或固定。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用机械搅拌代替了人工搅拌,省工省力省时。2、实现了搅拌头的复合摆动,从而能保证漆或涂料得到充分均匀的搅拌。3、整体重量轻,体积小,两前脚支架可收折,便于携带。4、搅拌速度可调,能够满足对具有不同浓度和粘度差异的漆类或涂料的搅拌,保证使其混合的质量。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使用漆或涂料的工地或现场,也适用于其它目的需要混合的搅拌。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漆类涂料搅拌机,由搅拌头,能实现搅拌头俯仰及水平复合摆动的控制机构及机座构成,其特征在于a、搅拌头由叶轮(1),叶轮杆(2)构成,叶轮杆的上段由弹性夹头(3)卡紧,并通过与夹头(3)固定的轴承套(28)安装在搅拌头支架(4)一端的轴承上,再由皮带(7)与固定在支架(4)另一端的电机(8)转轴连接;b、支架(4)与旋转支架(16)上的俯仰转轴(6)活动连接,支架(16)下端的轴与机座支架(13)上端水平安装的轴承(17)连接;c、电机(8)的转轴亦为蜗杆(22),与蜗轮(23)构成减速机构,蜗轮轴(24)的端部固定有偏离轴(24)的,偏心距可调的偏心机构(9),其偏心轴(19)与摆杆(18)的一端活动连接,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支架(16)上,与偏心机构(9)一起构成搅拌头俯仰摆动的控制部分;d、滚轮(10)通过支架与偏心机构的壳体固定,它与固定在机座支架(13)上的导槽(11)构成搅拌头水平摆动控制部分,导槽(11)与由叶轮杆(2)轴线和支架(13)轴线所构成的平面成夹角安装,且该夹角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类涂料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偏心机构(9)由固定在蜗轮轴(24)端部的凹形槽支架(21a),支架内安装的螺杆(20)及套在螺杆(20)上的与轴(19a)一体的螺母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类涂料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偏心机构(9)由固定在蜗轮轴(24)端部的L形支架(21c)及带有滑槽轴(19c),通过轴销与支架(21c)固定的摆块(31)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类涂料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叶轮的叶片可为6~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漆类涂料搅拌机,由搅拌头,能实现搅拌头俯仰及水平复合摆动的控制机构及机座构成,其特征在于:a、搅拌头由叶轮(1),叶轮杆(2)构成,叶轮杆的上段由弹性夹头(3)卡紧,并通过与夹头(3)固定的轴承套(28)安装在搅拌头支架(4) 一端的轴承上,再由皮带(7)与固定在支架(4)另一端的电机(8)转轴连接;b、支架(4)与旋转支架(16)上的俯仰转轴(6)活动连接,支架(16)下端的轴与机座支架(13)上端水平安装的轴承(17)连接;c、电机(8)的转轴亦为蜗杆 (22),与蜗轮(23)构成减速机构,蜗轮轴(24)的端部固定有偏离轴(24)的,偏心距可调的偏心机构(9),其偏心轴(19)与摆杆(18)的一端活动连接,摆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旋转支架(16)上,与偏心机构(9)一起构成搅拌头俯仰摆动的控制部分;d、滚轮(10)通过支架与偏心机构的壳体固定,它与固定在机座支架(13)上的导槽(11)构成搅拌头水平摆动控制部分,导槽(11)与由叶轮杆(2)轴线和支架(13)轴线所构成的平面成夹角安装,且该夹角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立山
申请(专利权)人:甘立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