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7046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因弹簧直径大,使弹射装置过于笨重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弹射筒、弹簧、自动解锁装置、托盘、密封螺母,其特征是浮标与自动解锁装置的一端连接后,将弹簧压入弹射筒的托盘内,然后密封螺母与自动解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最后将其固定。当浮标需上浮到水面向岸站传输数据时,控制器向弹射装置发出指令,弹射装置接到指令,解锁装置自动解锁,弹簧向下推动托盘,托盘将密封螺母推出,弹射筒进水,内外压力平衡,弹簧向上将浮标弹出,浮标在正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打开天线,从而与岸站进行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精巧、工作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洋环境监测仪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新型通讯浮标的弹射直O
技术介绍
通讯浮标主要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传送,它通过卫星将数据传输到岸站。当需要通讯浮标向岸站传输数据时,弹射装置将通讯浮标弹到水中,通讯浮标在正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打开天线,从而与岸站进行数据传输。现有的用于通讯浮标的弹射装置是依靠位于通讯浮标下面的弹簧完成的,但是由于通讯浮标的弹射筒在水下受到很大的压力,10米水深相当于一个大气压,并且深度越大, 压力越大,要想顺利的将通讯浮标弹射出去,需要相当大的弹力,进而弹簧的尺寸也就相应的很大,这样整个弹射装置过于笨重,可靠性无法保证,并且使用十分不便,安装操作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因弹簧直径大,使得弹射装置过于笨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包括浮标、弹射筒、弹簧、自动解锁装置,所述弹簧和所述自动解锁装置装在所述弹射筒内,所述浮标在上,所述弹射筒在下,所述浮标与自动解锁装置连接,所述浮标与所述弹射筒的结合面上设有密封圈,所述自动解锁装置的下轴体上装有托盘,所述弹簧上端顶在所述浮标底面上,所述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托盘上,所述弹射筒底部具有通孔,所述自动解锁装置的下轴体的轴端伸出所述通孔,密封螺母与所述自动解锁装置下轴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密封螺母的上端部分穿过所述通孔,其上端面顶在所述托盘的底面,并使所述托盘与所述弹射筒底面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密封螺母与所述弹射筒之间由密封圈密封。所述浮标的轴头与自动解锁装置的上轴体连接。所述密封螺母具有一圆盘,所述圆盘内面具有凹槽,所述密封螺母与所述弹射筒之间的密封圈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弹射筒的上端面具有凹槽,所述浮标与所述弹射筒的结合面上的密封圈装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浮标中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解锁信号时控制自动解锁装置中的雷管的供电回路接通。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当通讯浮标需要上浮到水面向岸站传输数据时,控制器向弹射装置发出指令,弹射装置接到指令后,解锁装置自动解锁,弹簧向下推动托盘,托盘将密封螺母推出,弹射筒下方出现进水孔,弹射筒进水,内外压力平衡,弹簧向上将通讯浮标弹出,通讯浮标在正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打开天线,从而与岸站进行数3据传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型密封圈,2、弹射筒,2-1、通孔;2-2、凹槽;3、弹簧,4、自动解锁装置, 4-1、上轴体;4-2、下轴体,5、托盘,6、0型密封圈,7、密封螺母,7-1、圆盘;7_2、凹槽;8、浮标;8-1、轴头;δ、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参见图1,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包括浮标8、弹射筒2、弹簧3、自动解锁装置4, 所述弹簧3和所述自动解锁装置4装在所述弹射筒2的内腔里,自动解锁装置4穿在弹簧 3的孔中,自动解锁装置的上轴体4-1与浮标8底面中间的轴头8-1通过螺纹连接,并使浮标8与弹射筒2相互压紧,使装在弹射筒2上端面的凹槽2-2中的0型密封圈1被压紧,以防止海水进入。这样形成所述浮标8在上,所述弹射筒2在下的结构形式。所述自动解锁装置4的下轴体4-2上装有托盘5,即托盘5套装在下轴体4-2上。弹簧3上端顶在所述浮标8底面上,弹簧3的下端顶在托盘5上,托盘5的周边具有一圈向上的挡壁,以规限弹簧3的下端。浮标8的底面也具有一圈内凹面,为了规限弹簧3的上端,这样就形成弹簧3 上下端的约束,防止弹簧3歪斜。弹射筒2底部具有通孔2-1,通孔2-1是用来穿自动解锁装置的下轴体4-2和密封螺母7,自动解锁装置的下轴体4-2的轴端伸出通孔2-1,密封螺母7与自动解锁装置下轴体4-2通过螺纹连接,密封螺母7的上端部分穿过所述通孔2-1, 其上端面顶在托盘5的底面,并使托盘5与弹射筒2底面之间具有空隙δ ’ δ的大小可以通过密封螺母7调整。当密封螺母7调整到位后,弹簧3受压缩。密封螺母7具有一圆盘 7-1,圆盘7-1内面具有凹槽7-2,所述密封螺母与所述弹射筒之间的0型密封圈6装在所述凹槽7-2内,从而形成密封螺母2与弹射筒2之间的密封,以防止海水进入。在所述浮标中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解锁信号时控制自动解锁装置中的雷管的供电回路接通,从而使雷管爆炸。当通讯浮标8需要上浮到水面向岸站传输数据时,控制器向弹射装置发出指令, 弹射装置接到指令后,解锁装置4自动解锁,即解锁装置4中的雷管发生爆炸,自动解锁装置4断裂,自动解锁装置4与浮标8断开,同时,弹簧3向下推动托盘5,托盘5将密封螺母 7推出,海水从弹射筒2底部的通孔2-1中进入弹射筒2,由于弹射筒2进水,使得内外压力平衡,弹簧3向上将通讯浮标8弹出,通讯浮标8在正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打开天线, 从而与岸站进行数据传输。可见,本技术利用密封螺母7对弹射筒2进行密封,当通讯浮标8需要弹射的时候,只需要将密封螺母7推出密封位,破坏密封实现进水,使内外压力得以平衡,由于密封螺母7的端面较小,这样就不需要很大的弹力来破坏密封,也不需要很大的弹力弹射浮标8,因而大大减小了弹簧4的尺寸,同样也就缩小了整个弹射装置的尺寸,使弹射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精巧、工作安全可靠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包括浮标、弹射筒、弹簧、自动解锁装置,所述弹簧和所述自动解锁装置装在所述弹射筒内,所述浮标在上,所述弹射筒在下,所述浮标与自动解锁装置连接,所述浮标与所述弹射筒的结合面上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解锁装置的下轴体上装有托盘,所述弹簧上端顶在所述浮标底面上,所述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托盘上,所述弹射筒底部具有通孔,所述自动解锁装置的下轴体的轴端伸出所述通孔,密封螺母与所述自动解锁装置下轴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密封螺母的上端部分穿过所述通孔,其上端面顶在所述托盘的底面,并使所述托盘与所述弹射筒底面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密封螺母与所述弹射筒之间由密封圈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的轴头与自动解锁装置的上轴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螺母具有一圆盘,所述圆盘内面具有凹槽,所述密封螺母与所述弹射筒之间的密封圈装在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筒的上端面具有凹槽,所述浮标与所述弹射筒的结合面上的密封圈装在所述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标中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解锁信号时控制自动解锁装置中的雷管的供电回路接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浮标弹射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因弹簧直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强毛宇峰王亚洲韩桂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