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属于带桨翼的搅拌器领域。其包括电动机、中心传动轴和叶片,特征是中心传动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穿入调节轴,调节轴的一端联接调节件,该调节件与叶片相联,当调节轴带动调节件运动时,叶片可被调节件带动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调节轴即可实现叶片的角度调节,调节精度高,不用停机即可实现了叶片的同步均匀精密调节;由于动力传动采用了锥齿轮传动的方式,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机械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并且使得整个机器的整体结构紧凑,整个传动系统由立式电机直接输出动力给齿轮,整个传动装置完全密封,增加了本产品的操作安全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在固定容器内具有旋转搅拌装置的机器,具体涉及一种带桨翼的搅拌器。技术背景在我国造纸、化工等领域经常采用搅拌器。这种搅拌器由电动机、传动轴、叶片组成,叶片多半是焊接或螺母连接在传动轴上。大多数情况下叶片的角度在制造中既已调整好。若浆池的浆料浓度有变化时,就需要调节搅拌叶片的角度来适应搅拌不同浓度浆料的工艺要求。现有的搅拌器在调节叶片角度时只能先停机,清空浆池内浆料后,由维修人员进入浆池,通过手动方式来实现叶片角度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存在有操作程序繁琐,叶片角度存在偏差、每一个叶片的角度不一致等缺陷。另外,现有的搅拌器的传动方式大多采用外置式皮带传动的形式,具有瞬时传动比变化较大、机械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工作可靠性差、需要的电机功率大等缺陷。同时传动装置的整体外露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现有的搅拌器存在诸多缺陷而亟需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方浆池搅拌器,该搅拌器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可实现叶片角度的方便调节。并且,本搅拌器还能提高传动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机械效率。为达到上述之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包括电动机、中心传动轴和叶片,其特征在于中心传动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穿入调节轴,调节轴的一端联接调节件,该调节件与叶片相联,当调节轴带动调节件运动时,叶片可被调节件带动旋转。为实现叶片自动调节的目的,本技术的调节件可为移动件,当调节件直线移动时,叶片被调节件带动旋转。在此情况下,调节件可以采用三角槽轮,三角槽轮和调节轴之间的联接为螺纹联接,在叶片的根部联接偏心轮,偏心轮上固定拨块,拨块伸进三角槽轮的槽内;在三角槽轮的槽内设置滑套,滑套与槽间隙配合,拨块嵌入滑套内。调节件也可以采用丝母,丝母和调节轴之间的联接为螺纹联接,丝母的外周固定齿条,在叶片的根部联接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为实现叶片自动调节的目的,本技术的调节件还可为转动件,当调节件旋转时,叶片被调节件带动旋转。在此情况下,调节件可以采用锥齿轮,锥齿轮套装在调节轴上,在叶片的根部固定联接锥齿轮,两锥齿轮相啮合。调节件还可以采用圆丝母,圆丝母套装在调节轴上,圆丝母上固定拨销,在叶片的根部联接偏心轮,偏心轮上固定拨爪,拨销与拨爪之间通过球型铰链联接。为实现传动稳定性之目的,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安装锥齿轮,中心传动轴上套装与锥齿轮相啮合的大齿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转动调节轴即可实现叶片的角度调节,调节精度高,不用停机即可实现了叶片的同步均匀精密调节。2.动力传动采用了锥齿轮传动的方式,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机械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并且使得整个机器的整体结构紧凑。3.整个传动系统由立式电机直接输出动力给齿轮,整个传动装置完全密封,增加了本产品的操作安全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I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C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轴,2.中心传动轴,3.锥齿轮,4.电动机,5.大齿轮,6.叶片,7.偏心轮,71.拨块,8.三角槽轮;9.齿轮,10.齿条,11.丝母,12.锥齿轮,13.锥齿轮,14.偏心轮,15.拨爪,16.球型铰链,17.拨销,18.圆丝母,19.滑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电动机4的转轴上安装锥齿轮3,中心传动轴2上套装与锥齿轮3相啮合的大齿轮5。电动机4的动力通过锥齿轮传动带动中心传动轴2旋转,中心传动轴2带动叶片6转动,叶片绕中心传动轴转动对浆池内的料浆进行搅动。如图2所示,中心传动轴2内穿入调节轴1,调节轴1的一端伸出中心传动轴外、另一端联接三角槽轮8,三角槽轮8和调节轴1之间的联接为螺纹联接。当调节轴1转动时,三角槽轮8可沿调节轴1直线移动。在三角槽轮8的槽内设置滑套19,在叶片6的根部联接偏心轮7,偏心轮7上固定拨块71,拨块71嵌入滑套19内,滑套19伸进三角槽轮8的槽内。滑套19与三角槽轮8的槽滑动配合,防止偏心轮转动时产生死角。偏心轮、滑套的数量均与叶片的数量相同。当根据生产需要调节叶片的角度时,也即需要叶片6绕其轴自转。转动调节轴1,三角槽轮8轴向移动,从而拨动偏心轮7转动,偏心轮7带动叶片6旋转摆动。叶片角度调整好后,将调节轴1紧固即可。在此过程中,三角槽轮8的轴向移动可拨动所有的偏心轮转动,既而可带动所有的叶片实现同步旋转。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在调节轴1上套装丝母11,丝母11和调节轴1之间的联接为螺纹联接,当调节轴1转动时,丝母11可沿调节轴1直线移动。丝母的外周均匀固定齿条10,在叶片6的根部联接与齿条10相啮合的齿轮9。转动调节轴1,丝母11轴向移动,固定在丝母11外周的齿条10同步移动。齿条10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带动叶片6旋转。此种方案也可以达到调节叶片角度的目的。上述两个实施例均通过调节件的移动来实现调节叶片角度的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很多,只要是通过调节件的移动来实现调节叶片角度,均应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在调节轴1上套装锥齿轮13,在叶片6的根部联接锥齿轮12,锥齿轮13与锥齿轮12啮合。调节轴1转动时,锥齿轮13随之转动,锥齿轮12带动叶片6实现旋转。实施例四如图7、8所示,与实施例三相比,调节轴1上套装圆丝母18,圆丝母18上固定拨销17,在叶片6的根部联接偏心轮14,偏心轮14上固定拨爪15,拨销17与拨爪15之间通过球型铰链16联接。圆丝母18在调节轴1的带动下转动,拨销17拨动偏心轮14旋转,既而带动叶片6旋转。上述两个实施例均通过调节件的转动来实现调节叶片角度的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很多,只要是通过调节件的转动来实现调节叶片角度,均应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包括电动机、中心传动轴和叶片,其特征在于中心传动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穿入调节轴,调节轴的一端联接调节件,该调节件与叶片相联,当调节轴带动调节件运动时,叶片可被调节件带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其特征在于调节件为移动件,当调节件直线移动时,叶片被调节件带动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其特征在于调节件采用三角槽轮,三角槽轮和调节轴之间的联接为螺纹联接,在叶片的根部联接偏心轮,偏心轮上固定拨块,拨块伸进三角槽轮的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在三角槽轮的槽内设置滑套,滑套与槽间隙配合,拨块嵌入滑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其特征在于调节件采用丝母,丝母和调节轴之间的联接为螺纹联接,丝母的外周固定齿条,在叶片的根部联接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其特征在于调节件为转动件,当调节件旋转时,叶片被调节件带动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其特征在于调节件采用锥齿轮,锥齿轮套装在调节轴上,在叶片的根部固定联接锥齿轮,两锥齿轮相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方浆池搅拌器,包括电动机、中心传动轴和叶片,其特征在于中心传动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穿入调节轴,调节轴的一端联接调节件,该调节件与叶片相联,当调节轴带动调节件运动时,叶片可被调节件带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光庆,
申请(专利权)人:于光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