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修贵专利>正文

棉铃虫诱食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95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棉铃虫诱食剂,涉及捕杀棉铃虫的引诱剂。它由诱食物溶于水而成。其诱食物组成为:甜味物重量50%-90%,咸味物重量5%-40%,苦味物重量0. 5%-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诱使棉铃虫主动吞食的诱食剂。该诱食剂与农药相混合后,由于棉铃虫吞食诱食剂,从而吞食农药,进而使常用农药的杀虫效果提高,并减少农药的用量。(*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tton bollworm attractant

The cotton bollworm attractant, involving killing bollworm attractant. It is formed by the lure of food in water. The lure of food composition is: Sweet matter weight 50% - 90%, salty substance weight of 5% - 40%, bitter matter weight of 0.5% - 10%.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lure bollworms active eating attractant. The attractant and pesticide mixture, because the cotton bollworm swallowed the attractant, which swallowed pesticides, and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of common pesticides increased, and reduce the dosage of pestic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捕杀棉铃虫的引诱剂。随着棉铃虫的抗药性(特别是对农药识别能力)的增强,现有的杀灭棉铃虫药物,对棉铃虫的杀伤效果降低。于是众多的农药生产厂家,便在增大农药的毒性和用量上下功夫。这一方面易造成对棉花、棉铃虫的天敌以及人的伤害;另一方面,在施药灭虫上的投入越来越大。1993年8月8日《山东科技报》上,登摘了一条“防治抗性棉铃虫专用药剂问世”的消息,该项采取“农药高渗”等技术,从而达到药效持久,对棉铃虫击倒力强的目的。但该药对隐藏棉铃虫,特别是隐藏在棉铃内的棉铃虫的杀灭效果较差,同时,仍无法较好地解决对棉花、棉铃虫的天敌以及人的伤害问题。1993年6月12日《科技日报》第3版,刊登了“用性信息素诱杀棉铃虫”的消息。该项通过使“诱芯”放出雌性信息素,诱捕雄蛾,从而使雌蛾失去繁衍滋生的条件,以达到杀灭棉铃虫的目的。该技术先进,灭虫效果较好,但其仅限于对棉铃虫雄蛾的捕杀,而一只雄蛾可与若干雌蛾交配,“性信息素”并不能吸引全部雄蛾,故雌蛾仍可进行一定的繁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诱使棉铃虫主动吞食的诱食剂,该诱食剂与农药相混合后,由于棉铃虫吞食该诱食剂,从而吞食农药,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棉铃虫诱食剂,涉及捕杀棉铃虫的引诱剂,它由诱食物溶于水而成,其特征在于:诱食物的组成为:甜味物重量50%-90%,咸味物重量5%-40%,苦味物重量0. 5%-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修贵马金贤
申请(专利权)人:马修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