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液着色锦纶6着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6722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3:42
原液着色锦纶6着色方法,涉及渔用流刺网材料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熔融釜、过滤器、聚合反应釜、冷却水槽、切片机,其特征是选择酞青蓝与涤黄配制着色剂,着色剂研磨成1~2μ以下细颗粒;在己内酰胺溶解后,聚合前加入着色剂,己内酰胺与着色剂的质量比50∶1;己内酰胺的水解聚合反应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己内酰胺水解开环反应,着色剂与己内酰胺升温至250℃,压力升高至2~7kg,时间为180分钟;第2阶段,己内酰胺逐步开环加成聚合反应,保持7kg以上的压力,时间90分钟;第3阶段,己内酰胺的缩聚反应,在高温、高压反应后,抽真空将材料的水份抽出,即着了色又达到了纺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用流刺网材料及其制作。
技术介绍
锦纶6单丝是渔业流刺网作业的主要材料,锦纶6单丝原材料为己内酰胺,其单体是一种呈白色片状结晶体,通过聚合后可以制成高分子材料,经纺丝后可制成无色透明单丝。由于渔业生产及针对鱼类生活习性,对流刺网材料的要求,需要对无色透明单丝进行上色,其作用可提高鱼获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将用无色透明的锦纶切片加色母粒制成有色丝,其优点满足了上色需要,但纺丝制出的单丝色质不均勻、色牢度差、易退色、抗老化差, 故而又不适用流刺网材料的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突破锦纶切片加色母粒制成的单丝上色难的问题,解决锦纶切片加色母粒制成的有色丝色质不均勻、色牢度差、易退色、抗老化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熔融釜、过滤器、聚合反应釜、冷却水槽、切片机,其特征是选择酞青蓝与涤黄配制的着色剂,着色剂经研磨成1 2μ细颗粒;在己内酰胺溶解后, 聚合前加入着色剂,己内酰胺与着色剂的质量比为50 1 ;己内酰胺的水解聚合反应过程为下列三个阶段第1阶段,己内酰胺水解开环反应,即着色剂与己内酰胺升温至250°C时产生反应,压力升高至2 Ag,时间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根鸿柴秀芳汤振明石建高徐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