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63097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是由下述七层材料复合而成:0.028~0.040mm厚的聚四氟乙烯(PTFE)旋削膜(1);0.17~0.35m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2);0.028~0.040mm厚的PTFE旋削膜(3);(1)(3)上下表面各有一层亲水膜a、b、c、d。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PET膜上下表面分别涂覆胶黏剂,将PET膜置于PTFE膜及亲水膜之间,热压粘合固化后,可得本背板复合膜。本背板复合膜不使用进口原料,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国产化程度。此外,本背板复合膜与太阳能光伏电池胶膜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中的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且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方面,太阳能的光伏转换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件,它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板及相关部件免受室外环境的影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具有耐老化、耐高低温、耐溶剂腐蚀、耐污疏水等特点,能有效防止氧气、水汽、腐蚀性气液及各种污染物对太阳能电池侵蚀。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中应用最广泛的种类为TPT型背板膜,它是由上下两层聚氟乙烯(PVF)或聚偏氟乙烯(PVDF)和中间层聚酯(PET)三层膜复合构成,其中的重要原料聚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价格昂贵且严重依赖进口,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低廉、原料易得、国产化程度高且综合性能优异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由七层膜复合而成。0. 0 0. 040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亲水膜厚约 10 200nm);0. 17 0. ;35讓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0. 0 0. 040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亲水膜厚约 10 200nm)。本专利技术的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功能塑料,有“塑料王” 的美誉,其薄膜制品有非常优秀的耐老化、耐腐蚀、绝缘等性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与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氟乙烯(PVF)相比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由下述七层材料复合而成0.035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厚约10 200nm);0. 30mm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0.035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厚约10 200nm);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由精密旋削机旋削加工制得。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经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进行表面处理(处理频率 13. 56MHz)。优选地,所述亲水膜通过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制得,厚度为 10 200nm。优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由流延法加工制得。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下表面分别涂覆胶黏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置于两层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将三层薄膜热压粘合固化制得本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由精密旋削机旋削加工制得。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经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进行表面处理(处理频率 13. 56MHz)。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由下述方法制得聚四氟乙烯树脂依次经干燥、制坯、烧结、旋削、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即制得聚四氟乙烯薄膜及亲水膜。优选地,所述亲水膜通过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进行13. 56MHz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制得,亲水膜厚度为10 200nm。优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由流延法加工制得。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以廉价易得的聚四氟乙烯代替了价格昂贵的聚偏氟乙烯和聚氟乙烯,不但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的国产化程度。此外,聚四氟乙烯膜经过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后,在薄膜上下表面生成了亲水膜,由此PTFE薄膜表面的可粘性大幅增强,这使它与PET膜层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同时也使本背板复合膜能更稳定的与太阳能光伏电池胶膜固连,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整体的稳定性。本背板复合膜以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通过对PTFE的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及薄膜复合工艺的精密控制,使本背板复合膜拥有耐老化、 耐高低温、耐溶剂腐蚀、耐污疏水、耐氧气、水汽、腐蚀性气液等各种污染物的侵蚀、高绝缘等优异性能。本背板复合膜对太阳能光伏电池具有长期有效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⑴、(3)-经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的聚四氟乙烯(PTFE)旋削膜(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a、b、c、d-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后在PTFE膜上生成的亲水膜,它接枝附着于PTFE 膜表面且含有极性亲水基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的制备1.聚四氟乙烯树脂依次经干燥、制坯、烧结、旋削、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即制得聚四氟乙烯薄膜及亲水膜。2.采用流延法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3.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下表面分别涂覆胶黏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置于上下两个聚四氟乙烯薄膜及亲水膜之间,将七层薄膜热压粘合固化制得本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制得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由下述七层材料复合而成0.035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厚约10 200nm);0. 30mm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0.035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厚约10 200nm);实施例性能检测数据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七层材料复合而成0. 028 0. 040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亲水膜厚约 10 200nm);0. 17 0. 35mm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0. 028 0. 040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亲水膜厚约 10 20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七层材料复合而成0.035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厚约10 200nm);0. 30mm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0. 035mm厚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厚约10 20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由旋削加工制得。4.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为经过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的薄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经过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后,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亲水膜厚约10 200nm)。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下表面分别涂覆胶黏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置于上下两个聚四氟乙烯薄膜及其所附的亲水膜之间;将七层膜热压粘合固化制得本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7.如权利要求6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由旋削加工制得。8.如权利要求7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背板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经过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处理频率13. 56MHz),其上下表面各附有一层亲水膜,厚约10 200nm。9.如权利要求8所述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学民尹陆生赵咏梅李栋段连群黄晓辉吴震董红霞陈思伦吴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