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砂船提升设备用的混合捻钢丝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5037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4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捞砂船提升设备用的混合捻钢丝绳,包括黄麻绳制成的绳芯,环绕绳芯设置有六股外层股,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6.0倍~6.8倍。本钢丝绳采用调整的股结构,同时降低外层股所用钢丝的直径,提高了钢丝绳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解决了钢丝绳由于外层股中钢丝直径粗大,钢丝之间磨损严重,易疲劳、韧性差,而造成的断丝和断股现象,提高了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每根钢丝所处的位置都在下层相临钢丝的峰底处,使得钢丝所处的位置十分稳定,结构合理,将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提高了9%,也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丝绳制造
,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提升钢丝绳,具体涉及一种捞砂船提升设备用的混合捻钢丝绳。 
技术介绍
捞砂船设备所用的提升钢丝绳为6×37结构。其股结构为(1+6+12+18),股中采用直径相同且直径较大的钢丝,钢丝与钢丝之间为点接触,钢丝绳运行时,各层钢丝之间相互磨损、挤压严重,且钢丝的疲劳性和机械性能较差,使得钢丝绳外层股的钢丝易疲劳、韧性差,造成断丝和断股,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捞砂船提升设备用的混合捻钢丝绳,各股中钢丝与钢丝之间为线接触,减轻了各层钢丝之间的相互磨损和挤压,不易疲劳断丝,延长了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捞砂船提升设备用的混合捻钢丝绳,包括黄麻绳制成的绳芯,环绕绳芯设置有六股外层股,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6.0倍~6.8倍,六股外层股和绳芯捻制成结构为6×56SFi+FC—60mm混合捻。 外层股包括中心钢丝,环绕中心钢丝设置有七根内层钢丝;环绕该七根内层钢丝设置有七根中层钢丝,一根中层钢丝同时与相邻的两根内层钢丝相切;环绕该七根中层钢丝设置有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相邻两根第二外层钢丝同时与一根中层钢丝相切;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与七根中层钢丝围成的空隙内分别设置有填充钢丝;环绕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设置有二十根第一外层钢丝。 中心钢丝与七根内层钢丝组成内层股,中心钢丝与内层钢丝之间为线接触,该内层股为平行捻。 第一外层钢丝的直径为2.5mm。 中心钢丝、内层钢丝、中层钢丝、填充钢丝、第二外层钢丝和第一外层钢丝的直径系数比为0.643︰0.488︰1.101︰0.434︰1.019︰1。 本技术混合捻钢丝绳采用调整的股结构,同时降低外层股所用钢丝的直径,提高了钢丝绳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解决了钢丝绳由于外层股中钢丝直径粗大,钢丝之间磨损严重,易疲劳、韧性差,而造成的断丝和断股现象,提高了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每根钢丝所处的位置都在下层相临钢丝的峰底处,使得钢丝所处的位置十分稳定,结构合理,将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提高了9%,也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混合捻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混合捻钢丝绳外层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股,2.绳芯,3.第一外层钢丝,4.第二外层钢丝,5.填充钢丝,6.中层钢丝,7.内层钢丝,8.中心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混合捻钢丝绳的结构,包括黄麻绳制成的绳芯2,绳芯2周围环绕设置有六股外层股1,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6.0~6.8倍;六股外层股1和绳芯2捻制成结构为6×56SFi+FC—60mm混合捻。 本技术混合捻钢丝绳中外层股1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中心钢丝8,环绕中心钢丝8设置有七根内层钢丝7;环绕该七根内层钢丝7设置有七根中层钢丝6,一根中层钢丝6同时与相邻的两根内层钢丝7相切;环绕该七根中层钢丝7设置有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4,相邻两根第二外层钢丝4同时与一根中层钢丝6相切;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4与七根中层钢丝6围成七个空隙,每个空隙内分别设置有一根填充钢丝5;环绕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4设置有二十根第一外层钢丝3。中心钢丝8与七根内层钢丝7组成内层股,中心钢丝8与内层钢丝7之间为点接触,该内层股为平行捻;第一外层钢丝3、第二外层钢丝4、填充钢丝5、中层钢丝6和内层钢丝7之间沿圆周方向呈交错状布置;第一外层钢丝3的直径为2.5mm。外层股1的捻距倍数为7.5~8.5倍。中心钢丝8、内层钢丝7、中层钢丝6、填充钢丝5、第二外层钢丝4和第一外层钢丝3的直径系数比为: δ0︰δ1︰δ2︰δf︰δ3︰δ4 =0.643︰0.488︰1.101︰0.434︰1.019︰1。本技术混合捻钢丝绳对股结构进行了调整,同时降低外层股所用钢丝的直径,提高了钢丝绳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解决了钢丝绳由于外层股中钢丝直径粗大,钢丝之间磨损严重,易疲劳、韧性差,而造成的断丝和断股现象,提高了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每根钢丝所处的位置都在下层相临钢丝的峰底处,使得钢丝所处的位置十分稳定,结构合理,将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提高了9%,也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混合捻钢丝绳的制作方法: 根据钢丝绳结构、直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以及捻制后钢丝相互之间缝隙值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选取合适的钢丝直径;考虑到钢丝在运行时出现压缩情况,平行捻钢丝绳钢丝之间的缝隙值取为3.5~1.5%,绳股之间的缝隙值取为3~1.5%;并根据钢丝几何关系,运用三角几何关系公式计算钢丝绳中所用钢丝的直径,通过捻距计算各层钢丝捻角、捻制圆推导各层钢丝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确定的混合捻钢丝绳中中心钢丝8的直径δ---0为1.66mm、内层钢丝7的直径δ---1为1.26mm、中层钢丝6的直径δ---2为2.84mm、填充钢丝5的直径δ---f为1.12mm、第二外层钢丝4的直径δ---3为2.63mm、第一外层钢丝3的直径δ4为2.58mm;绳芯2的直径为31.2mm。按公式dn=d-0×(σn/Kσ0)2计算与不同直径成品钢丝所对应的原料钢丝的直径dn:式中,d-0表示步骤1给出的成品钢丝直径,单位mm;σ0表示钢丝热处理后的强度;采用65#钢丝,σ0取值1100~1150MPa;σn表示钢丝绳的公称强度,取值1670MPa;K为拉丝系数,取值1; 上例中,当σ0取值1100Mpa、σn取值1670Mpa、K取值1时,计算得到的原料钢丝直径与步骤1中成品钢丝直径的对应,如表1所示。表1   原料钢丝直径与成品钢丝直径的对应表 原料钢丝3.802.906.502.606.006.00成品钢丝1.661.262.841.122.582.63采用现有工艺对钢号65#、直径为Φ6.5mm的盘圆进行酸洗、磷化和皂化,然后,采用560水箱拉丝机将处理后的盘圆拉成表1所示的不同直径的原料钢丝;采用现有工艺对拉成的原料钢丝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不同直径的原料钢丝拉拔成相应直径的成品钢丝;如上例中,采用560水箱拉丝机,将直径为6.50mm和6.00mm的原料钢丝拉成直径为2.84mm、2.63mm和2.58mm的成品钢丝的拉拔工艺路线为:6.5—6.08—5.52—5.01—4.56—4.15—3.77—3.43—3.12—2.84。6.0—5.68—5.16—4.69—4.26—3.87—3.52—3.20—2.90—2.63。 6.0—5.51—5.01—4.56—4.15—3.77—3.43—3.12—2.84—2.58。 选用350水箱拉丝机,将直径为Φ3.80mm、2.90mm和Φ2.60mm的原料钢丝拉成直径为Φ1.66mm、1.26mm和Φ1.12mm的成品钢丝的拉拔工艺路线为: 3.8—3.56—3.24—2.9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捞砂船提升设备的混合捻钢丝绳,其特征在于,包括黄麻绳制成的绳芯(2),环绕绳芯(2)设置有六股外层股(1),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6.0倍~6.8倍,六股外层股(1)和绳芯(2)捻制成结构为6×56SFi+FC—60mm混合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混合捻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股(1)包括中心钢丝(8),环绕中心钢丝(8)设置有七根内层钢丝(7);环绕该七根内层钢丝(7)设置有七根中层钢丝(6),一根中层钢丝(6)同时与相邻的两根内层钢丝(7)相切;环绕该七根中层钢丝(7)设置有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4),相邻两根第二外层钢丝(4)同时与一根中层钢丝(6)相切;十四根第二外层钢丝(4)与七根中层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德朱邦坤施荣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荣信电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