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钢丝瀑布式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0666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镀锌钢丝瀑布式冷却装置,包括截面形状为U形去掉一个侧壁的结构的接水槽,接水槽内设置有两个喷水槽,该两个喷水槽通过管路分别与管道泵相通,连接管道泵与该两个喷水槽的管路上分别安装有阀门;两个喷水槽为中空的壳体,两个喷水槽的侧壁上均加工有喷水口。本冷却装置采用瀑布式冷却,运行跳动的镀锌钢丝在压辊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同水相接触进行冷却,节省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并能有效地掌握被镀钢丝镀层的重量,使镀层均匀,达到环保热度的要求,减少钢丝制造成本,环保节能;而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涉及一种能够根据用户要求、控制被镀钢丝镀层重量的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镀锌钢丝瀑布式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铜管喷嘴水喷装置冷却处理热镀锌钢丝并控制该镀锌钢丝的重量,该水喷装置从一侧直接向热镀锌钢丝表面喷水进行冷却。在喷水的作用下,钢丝表面尚未凝固的镀锌沿水流喷射方向移动,造成被镀钢丝远离水喷装置一侧的镀层很厚,超出工艺设计要求,而朝向水喷装置一侧的镀层较薄,达不到工艺设计要求,影响了镀锌钢丝的质量。 而且,水喷装置上的一个铜管喷嘴只对一根镀锌钢丝进行冷却,而生产过程中运动钢丝的位置随时发生变动,使得与该钢丝相对应的铜管喷嘴喷出的冷却水不能及时对钢丝进行冷却,需专人人工控制喷嘴方向,增加了生产成本,也浪费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镀锌钢丝瀑布式冷却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即能对随时变动位置的热镀锌钢丝进行冷却处理,并使镀层满足工艺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镀锌钢丝瀑布式冷却装置,包括接水槽,接水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去掉一个侧壁的结构,接水槽内设置有两个喷水槽,该两个喷水槽通过管路分别与管道泵相通,连接管道泵与该两个喷水槽的管路上分别安装有阀门;两个喷水槽为中空的壳体,两个喷水槽的侧壁上均加工有喷水口。喷水口的宽度为Imm 1.5mm,该喷水口与接水槽开口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20° 24°。喷水槽为第一喷水槽和第二喷水槽,第二喷水槽中轴线与接水槽开口下部内侧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8mm 72mm,第一喷水槽位于第二喷水槽的斜上方。第二喷水槽中轴线与第一喷水槽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6mm 40mm ;第一喷水槽中轴线与第二喷水槽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95mm 100mm。本技术瀑布式冷却装置采用具有有效长度的并沿长度方向开有窄槽出水口的出水管,使冷却水在高压下从出水口喷出形成瀑布形式流出,冷却热镀锌钢丝,避免了喷射水对镀层的冲击作用,使得钢丝表面的镀层均勻、重量适中,符合工艺要求,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连续流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冷却水能适应位置不断变化的钢丝的冷却要求, 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也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瀑布式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瀑布式冷却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采用本技术瀑布式冷却装置冷却热镀锌钢丝时,冷却水与钢丝接触的示意图。图中,1.接水槽,2.第一喷水槽,3.第二喷水槽,4.第一喷水口,5.第一连接管, 6.第二连接管,7.第一供水管,8.第二供水管,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管道,12.管道泵,13.出水口,14.第二喷水口,15.锌锅,16.钢丝,17.过线架,18.蓄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冷却装置的结构,包括接水槽1,接水槽1由半圆形的槽体和挡板组成,该槽体和挡板形成U形去掉一个侧壁的结构;接水槽1倾斜设置,其轴线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有挡板的一侧位于上方;接水槽1的一端并排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 ;第一连接管5的一端伸入接水槽1内,并与第一喷水槽2的一端固接,第一喷水槽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喷水槽2为中空的柱形壳体,第一喷水槽2 的侧壁上、沿平行于第一喷水槽2轴线方向加工有条形的与第一喷水槽2内部相通的第一喷水口 4,第一喷水口 4的宽度为1 1. 5mm,第一喷水口 4的开口方向与接水槽1开口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第一喷水槽2的内部与第一连接管5的内部相通,第一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第一供水管7相连接,第一供水管7上安装有第一阀门9。第二连接管6 的一端伸入接水槽1内,并与第二喷水槽3的一端固接,第二喷水槽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第二喷水槽3为中空的柱形壳体,第二喷水槽3中轴线与接水槽1开口下部内侧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hi为68 72mm,第一喷水槽2位于第二喷水槽3的斜上方,第二喷水槽3中轴线与第一喷水槽2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h2为36 40mm ;第一喷水槽2中轴线与第二喷水槽3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95 100mm,第二喷水槽3的侧壁上、沿平行于第二喷水槽3 轴线方向加工有条形的与第二喷水槽3内部相通的第二喷水口 14,第二喷水口 14的宽度为 1 1. 5mm,第二喷水口 14的开口方向与接水槽1开口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第二喷水槽3的内部与第二连接管6的内部相通,第二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第二供水管8 相连接,第二供水管8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0 ;第一供水管7和第二供水管8分别与管道11 相通,管道11上安装有管道泵12 ;接水槽1安装有连接管的端面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13。在锌锅附近的地上挖坑,在坑中用钢板和水泥制成蓄水池18,并在蓄水池18中注入冷却水,将两个接水槽1分别安装在钢丝15的过线架17的两侧,该两个接水槽1的开口相对设置,接水槽1开口与过线架17的垂直方向平行,接水槽1开口所处的平面与钢丝16 运行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0mm,接水槽1的上侧壁不得低于喷水口喷出水的最高点,如图3所示。使运行中的钢丝16位于两个接水槽1之间,以保证钢丝16的表面都能接触到冷却水, 将管道泵12的进水口伸入蓄水池18内,通过软管将出水口 13与蓄水池18连通。启动管道泵12,打开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管道泵12将蓄水池18中的冷却水泵入管道11, 管道11内的冷却水分别进入第一供水管7和第二供水管8,第一供水管7内的冷却水经过第一连接管5流入第一喷水槽2,并从第一喷水口 4喷出,喷向从锌锅15出来的通过过线架17的钢丝16 ;第二供水管8内的冷却水经过第二连接管6流入第二喷水槽3,并从第二喷水口 14喷出,喷向从锌锅15出来的通过过线架17的钢丝16 ;在冷却过程中,通过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10调节进水量,使进入第一喷水槽2和第二喷水槽3的进水量分别大于第一喷水口 4和第二喷水口 14的出水量,产生内部压差,提高第一喷水槽2和第二喷水槽 3内水的压力,使进入两个喷水槽的水成为高压水,并通过喷水口以瀑布形状喷出射向运行的钢丝16,及时将出锌锅15的钢丝和钢丝表面镀层冷却;从同一接水槽1内的第一喷水口 4和第二喷水口 14喷出的冷却水落入另一接水槽1内,落入接水槽1内的冷却水从出水口 13流出,并流入蓄水池18。由于第一喷水口 4和第二喷水口 14为条形,从两个喷水口喷出的冷却水形成瀑布,对热镀锌后的钢丝16进行冷却,其冷却效果图,如图4所示,使随时移动位置的钢丝16能得到充分冷却。 本技术冷却装置采用瀑布式冷却,运行跳动的镀锌钢丝在压辊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同水相接触进行冷却,节省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并能有效地掌握被镀钢丝镀层的重量,使镀层均勻,达到环保热度的要求,减少钢丝制造成本,环保节能;而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热镀锌钢丝瀑布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水槽(1),接水槽(1)的截面形状为U形去掉一个侧壁的结构,接水槽(1)内设置有两个喷水槽,该两个喷水槽通过管路分别与管道泵(12)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德朱邦坤施荣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荣信电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