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绝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140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20:54
一种气体绝缘设备(例如气体绝缘切断器),在密闭容器(10)内具备高电压部、沸石(20)以及绝缘气体。绝缘气体是CO2气体或以CO2气体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沸石(20)收纳于沸石盒(21),配置在绝缘气体的气体环境下。沸石(20)在气体绝缘设备的使用前吸附有CO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了含有CO2的绝缘气体的气体绝缘设备
技术介绍
输电变电系统具备气体绝缘切断器及气体绝缘断路器等开关装置、气体绝缘变压器、以及气体绝缘输电管等气体绝缘输电变电设备(以下,称为“气体绝缘设备”)。在气体绝缘设备的容器内填充有绝缘气体。绝缘气体作为防止在气体绝缘设备的容器与容器内的电路之间产生放电的电绝缘介质以及抑制因通电引起的温度上升的冷却介质而发挥作用。并且,绝缘气体在开关装置中起到使进行开关动作时发生的电弧(arc)放电消失的消弧介质的作用。作为在高电压用·大容量用的气体绝缘设备中填充的绝缘气体,当前多采用六氟化硫气体(以下,称为“SF6气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4358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内井敏之他6名著,电气学会论文B,2004年发行,124卷,3号,p.476~48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SF6气体是稳定性非常高的非活性气体,具有无毒、不可燃的特征。此外,在上述的绝缘性能及消弧性能方面极其优异。因此,SF6气体适合于高电压用的气体绝缘设备,对气体绝缘设备的小型化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SF6气体具有CO2气体的23900倍的高地球温室效果,因此提议采用CO2气体作为绝缘气体。另外,如上所述,当使用气体绝缘设备时,有时在容器与电路之间会发生事故放电。此外,在开关装置中,在开关动作时发生电弧放电。公知有以下情况:若发生这些放电,则绝缘气体等离子化,绝缘气体的分子离解。在采用SF6气作为绝缘气体的情况下,由于SF6分子具有高稳定性,因此大部分SF6分子即使因放电而离解也会再结合。另外,存在如下情况:因SF6分子的离解而产生的硫(S)离子及氟(F)离子的极少数与容器内存在的微量的水分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极微量的HF、SOF2等分解气体。但是,不会带来使气体绝缘设备的绝缘性能、消弧性能以及通电性能降低的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采用CO2气体作为绝缘气体的情况下,因CO2分子的离解而产生的一部分氧(O)离子会与构成大部分的气体绝缘设备的金属发生反应,不进行再结合而作为分解气体成为CO分子。因此,容器内填充的CO2气体缓慢减少,取而代之,分解气体的CO气体增加。CO2气体与SF6气体相比,因放电而离解后的再结合的比率低。因此,在采用CO2气体作为绝缘气体的情况下,与采用SF6气体的情况相比,随着气体绝缘设备的使用,气体绝缘设备的绝缘性能或消弧性能容易降低,容易需要进行气体绝缘设备的维修、绝缘气体的补充。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在利用了含有CO2的绝缘气体的气体绝缘设备中,抑制绝缘性能或消弧性能的降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密闭容器;在上述密闭容器内设置的高电压部;填充于上述密闭容器的包含CO2的绝缘气体;以及在上述绝缘气体的气体环境下配置的沸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绝缘切断器)的局部概略剖视图,示出了气体绝缘切断器的闭极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绝缘切断器)的局部概略剖视图,示出了气体绝缘切断器的开极动作中的状态。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的沸石的吸附的示意图,示出了沸石吸附着CO2的状态。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的沸石的吸附的示意图,示出了沸石吸附着分解气体的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绝缘变压器)的局部概略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绝缘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利用图1~图4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是压气式(puffer type)气体绝缘切断器。首先,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绝缘切断器)的构造,利用图1及图2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绝缘切断器)的局部概略剖视图,示出了气体绝缘切断器的闭极状态。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绝缘切断器)的局部概略剖视图,示出了气体绝缘切断器的开极动作中的状态。气体绝缘切断器在密闭容器10内具备高电压部、沸石20以及绝缘气体。密闭容器10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密闭容器10由金属或绝缘子等构成。密闭容器10接地。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设备是气体绝缘切断器,高电压部具有通过大电流并将该大电流切断的功能。为了抑制从高电压部向密闭容器10放电,高电压部在密闭容器10内与密闭容器10隔开间隔11而配置。密闭容器10内填充有绝缘气体。高电压部具有固定部30、可动部40以及导电部61、62。固定部30与可动部40互相对置,沿密闭容器10的轴而配置。固定部30及可动部40分别通过由绝缘体构成的支撑体71、72而固定于密闭容器10。导电部61、62分别通过由绝缘体构成的间隔件(spacer)73、74而固定于密闭容器10。间隔件73、74还起到防止密闭容器10内填充的绝缘气体泄露到外部的作用。气体绝缘切断器的闭极状态(图1)下,大电流经由套管(bushing)(未图示)流入气体绝缘切断器。大电流流过导电部61、固定部30、可动部40以及导电部62。然后,大电流经由套管(未图示)从气体绝缘切断器流出。固定部30具有固定电弧触头31、固定通电触头32以及固定通电板33。固定电弧触头31形成为棒状,沿密闭容器10的轴延伸。固定通电触头32形成为圆筒状,以包围固定电弧触头31的方式沿密闭容器10的轴延伸。此外,固定通电板33形成为板状,在固定通电触头32的内部以垂直于密闭容器10的轴的方式配置。固定通电板33使固定电弧触头31与固定通电触头32导通。可动部40具有可动电弧触头41、可动通电触头42、驱动杆43、压气缸(puffer cylinder)44、连结板45、绝缘喷嘴46以及活塞47等。驱动杆43形成为圆筒状,沿密闭容器10的轴延伸。驱动杆43的与固定部3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驱动装置75连接,驱动杆43利用驱动装置75沿密闭容器10的轴向(图1及图2的左右方向)移动。可动电弧触头41形成为环状,从驱动杆43的固定部30侧的端部向固定部30突出。在闭极状态(图1)下,可动电弧触头41的内周面与固定电弧触头31的外周面接触。压气缸44形成为圆筒状,沿密闭容器10的轴延伸。压气缸44与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6.17 JP 2009-1443831.一种气体绝缘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密闭容器;
设置在上述密闭容器内的高电压部;
填充于上述密闭容器的含有CO2的绝缘气体;以及
配置在上述绝缘气体的气体环境下的沸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沸石的平均细孔直径为0.2nm以上且0.5n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绝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气体绝缘设备的使用前开始,在上述沸石中吸附有CO2。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气体绝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气体是以CO2和CO2以外的具有非极性分子结构的气体为主
要成分的混合气体。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气体绝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气体是以CO2和分子直径大于CO2的气体为主要成分的混合
气体。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井敏之真岛周也中野俊之平野嘉彦岛村旭保科好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