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光学不均匀性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4197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7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光学不均匀性的测试方法,A、选择测试标的物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测试人位于雾化玻璃正面,测试人的眼睛与雾化玻璃的距离是0.5-0.8米,辅助光源与雾化玻璃的距离是0.5-1.5米;B、开启辅助光源,测试人在雾化玻璃上选取出不均匀区域;C、关闭辅助光源,将测试光源放置于雾化玻璃背面,测试光源与雾化玻璃的距离是2.5-2.9米;D、将测试装置放置于雾化玻璃正面;E、开启所述的测试光源;开启所述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从测试装置上读取照度数据A1;F、将的测试装置与测试光源移出所述雾化玻璃,开启测试光源,从测试装置上读取照度数据A2;G、计算透射比=A1/A2;H、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光学不均勻性的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使用一个测试光源、一个测试装置、一个辅助光源,可对大尺寸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不同区域进行透光率测试,定性判断透光率均勻性。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200820118099. 5公开了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有一个塑胶型液晶膜, 该液晶膜两侧对称设置透明玻璃板,在所述的透明玻璃板与所述的塑胶型液晶膜之间复合有热固化透明胶层,所述透明玻璃板和所述的塑胶型液晶膜通过热固化透明胶层符合呈一体,所述的塑胶型液晶膜包括一个液晶-塑胶芯层和两个透明导电薄膜表层。该技术利用入射光线散射和透射的原理对玻璃进行调节,施加电压呈透明状态,断电呈雾化状态, 可以实现磨砂玻璃的效果。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又叫做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智能玻璃、魔幻玻J-F3 -rf- ο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作为夹层玻璃的一种,会涉及透光率问题。透光率(即可见光透射比)是衡量玻璃光学特性的一种重要性能指标。但是电致液晶雾化玻璃除了是一种夹层玻璃,还是作为一种液晶产品,液晶的光学性能附加于玻璃之上,使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会涉及光学不均勻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对透光率的测试是采用透射比测定仪对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样品进行定量测试,给出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样品的透光率值。现有技术采用的透射比测定仪,通常包括反光镜、灯泡、光闸、小孔光栏、平行光管物镜、Φ7光栏、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会聚物镜、光探测器、前置放大、系统电源、显示器、 MPU、灯电源、打印机、键盘。其主要是反光镜把光源发出的光聚集到小孔光栏上,通过平行光管物镜产生的平行光,在经过Φ7 口径的测量光束,会聚物镜把测量光束会聚到光探测器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放大后送给MPU,通过MPU可进行一系列操作,得到测量结果。现有技术中的光源和控制元件复杂,携带不方便,且只能对小片样品进行定量测试,而对于现场操作时却不可行,不能对大片的玻璃进行测试,也不能对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光学均勻性做出定性判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光学不均勻性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光学不均勻性的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使用一个测试光源、一个测试装置、一个辅助光源,可对大尺寸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不同区域进行透光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定性判断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透光率的均勻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光学不均勻性的测试方法,使用一个测试光源、一个测试装置、一个辅助光源,测试步骤如下A、选择测试标的物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测试人位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正面, 测试人的眼睛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垂直距离是0. 5-0. 8米,所述辅助光源设置在所述的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背面,所述辅助光源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垂直距离是0. 5-1. 5 米;B、开启所述的辅助光源,测试人依据其肉眼在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上选取出不均勻区域并标记为不均勻区域0 ;C、关闭所述的辅助光源,将所述的测试光源放置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背面,所述测试光源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垂直距离是2. 5-2. 9米;所述测试光源与所述的不均勻区域0对正;D、将所述的测试装置放置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正面,所述测试装置与所述的不均勻区域0对正;所述测试装置上的光学采集面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贴近放置;E、开启所述的测试光源;开启所述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从测试装置上读取照度数据Al;F、将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所述的测试光源移出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保持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所述的测试光源的距离,并将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所述的测试光源调整到同一光轴上,开启测试光源,从测试装置上读取照度数据A2 ;G、计算透射比=A1/A2 ;H、对同一不均勻区域,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即得到该区域的透光率。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对大尺寸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不同区域进行透光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 定性判断被测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透光率的均勻性。2、本专利技术具有现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在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应用环境中对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进行透光率的便捷测试;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测试方法流程框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光学不均勻性的测试方法,使用一个测试光源、一个测试装置、一个辅助光源,测试步骤如下A、选择测试标的物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测试人位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正面, 测试人的眼睛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垂直距离是0. 5-0. 8米,所述辅助光源设置在所述的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背面,所述辅助光源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垂直距离可以在 0. 5-1. 5米范围内选择,最佳距离是1.0米;所述辅助光源的设置,可以采用人工手持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的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对大尺寸平板式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进行测试,该玻璃的厚度为0. 7-2. 1厘米。本实施例中,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厚度是1. 3厘米,辅助光源选用 30-80ff(瓦)的荧光灯,其发光强度是30128-97916英尺烛光,测试人的眼睛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垂直距离可以在0. 5-0. 8米范围内选择,最佳距离是0. 7米;B、开启所述的辅助光源,测试人依据其肉眼在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上(观察比较)选取出不均勻区域并标记为不均勻区域0,测试人的视角范围是120° -160° ;在一面被测量的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上可以查找出多个不均勻区域,可以标记为不均勻区域O1、不均勻区域02、……不均勻区域On;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不均勻区域是指在辅助光源的照射下, 一个区域与周边区域相比存在过亮或者过暗的情况;C、关闭所述的辅助光源,将所述的测试光源放置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背面,所述测试光源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垂直距离可以在2. 5-2. 9米范围内选择,最佳距离是 2. 7米;所述测试光源与所述的不均勻区域0对正;所述测试光源的设置,可以采用人工手持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的方式;D、将所述的测试装置放置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正面,所述测试装置与所述的不均勻区域0对正;所述测试装置上的光学采集面与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贴近放置;所述的贴近是指测试装置上的光学采集面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贴合在一起,保证采集到最大的光通量,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自然光的干扰;为了进一步减少外界干扰,还可以在测试装置上的光学采集面位置设置一个遮光密封圈;E、开启所述的测试光源;开启所述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从测试装置上读取照度数据Al ;本实施例中,读取照度数据Al是700LuX(勒克斯);F、将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所述的测试光源移出所述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保持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所述的测试光源的距离,并将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所述的测试光源调整到同一光轴上,开启测试光源,从测试装置上读取照度数据A2 ;本实施例中,读取照度数据A2是 llOOLux(勒克斯);本实施例中,所谓保持所述的测试装置与所述的测试光源的距离是指 测量照度数据A2时或者测量照度数据Al时,测试装置与测试光源之间的距离保持相同的数值。G、计算透射比=A1/A2 ;透射比是0. 636 ;H、对同一不均勻区域,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勤宋芳苹沈健康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众智同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