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012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领域内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曳引电机与曳引轮之间传动连接,曳引轮和导向轮的轮轴相平行设置,导向轮的轮轴设置在相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下部经前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上部经前连接板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下部经后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连接有后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上部设有后连接板,曳引机固定在后端板后部;所述后连接板与左侧板、右侧板和后端板焊接连接,后端板底部与后底座焊接连接。该装置将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组装在一体,其支撑结构一体制造,整体性好、结构强度大、现场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的曳引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梯的曳引装置,主要包括有曳引电机,曳引电机与曳引轮传动连接,曳引电机底部连接在井道内设置的横梁上,曳引轮也同样需要固定在井道内,在井道顶部还设有导向轮,导向轮和曳引轮的安装均需要在井道内设置预埋件,这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外,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在现场施工,其施工速度慢,由于在井道顶部施工,现场危险性大;现场焊接点多,焊接质量难以获得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使其制造容易、安装安全方便、结构强度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所述曳引电机与曳引轮之间传动连接,曳引轮和导向轮的轮轴相平行设置,所述导向轮的轮轴设置在相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下部经前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上部经前连接板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下部经后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连接有后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上部设有后连接板,曳引机固定在后端板后部;所述后连接板与左侧板、右侧板和后端板焊接连接,后端板底部与后底座焊接连接。该装置将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组装在一体,其支撑结构一体制造,整体性好,可在工厂预先制造,现场施工时只需要将前底座和后底座固定好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该装置整体性好,现场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制造成本低, 结构强度大。为保证该装置的承载能力更强,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可为焊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之间的内连板,加强件也为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加强杆。均能起到增强结构强度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轮的轮轴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连接位置设有加强板。加强板可增强局部的结构强度,保证曳引轮和导向轮固定可靠。为获得良好的减震效果,所述前底座和后底座下侧设有弹性垫。为能增加提升轿厢的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包角,所述导向轮设有两组,两组导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安装时,钢丝绳从曳引轮绕过近侧的导向轮下部,在从另一导向轮上部绕过,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增大,可加大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图。其中,1、6导向轮,2加强件,3曳引电机,4后连接板,5后端板,7右侧板,8后底座, 9加强板,10前底座,11弹性垫,12左侧板,13前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为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电机3、曳引轮和导向轮1、6,导向轮设有两组,两组导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曳引电机3与曳引轮之间传动连接,如图2中所示,曳引轮可直接设置在曳引电机3的轴端,曳引轮和导向轮1、6的轮轴相平行设置,导向轮1、6的轮轴设置在相平行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7上;左侧板12和右侧板7的前端下部经前底座10相连,左侧板12和右侧板7的前端上部经前连接板13相连,左侧板12和右侧板7的后端下部经后底座8相连,左侧板12和右侧板7的后端连接有后端板5,左侧板12 和右侧板7的后端上部设有后连接板4 ;曳引机3固定在后端板5的后部;后连接板4与左侧板12、右侧板7和后端板5焊接连接,后端板5底部与后底座8焊接连接。左侧板12和右侧板7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件2,加强件2可为焊接在左侧板12和右侧板7内侧之间的内连板,也可为连接在左侧板12和右侧板7之间的加强杆。在导向轮1、6的轮轴与左侧板 12和右侧板7的连接位置设有加强板9 ;前底座10和后底座8下侧还设有弹性垫11。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所述曳引电机与曳引轮之间传动连接,曳引轮和导向轮的轮轴相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的轮轴设置在相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下部经前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上部经前连接板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下部经后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连接有后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上部设有后连接板,曳引机固定在后端板后部;所述后连接板与左侧板、右侧板和后端板焊接连接,后端板底部与后底座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焊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之间的内连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加强杆。5.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的轮轴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连接位置设有加强板。6.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座和后底座下侧设有弹性垫。7.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设有两组,两组导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电梯领域内的一体式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曳引电机与曳引轮之间传动连接,曳引轮和导向轮的轮轴相平行设置,导向轮的轮轴设置在相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下部经前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上部经前连接板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下部经后底座相连,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连接有后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上部设有后连接板,曳引机固定在后端板后部;所述后连接板与左侧板、右侧板和后端板焊接连接,后端板底部与后底座焊接连接。该装置将曳引电机、曳引轮和导向轮组装在一体,其支撑结构一体制造,整体性好、结构强度大、现场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B66B11/04GK202220029SQ20112025913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志清, 曹建新, 樊斌, 谢晓纪, 郑鑫, 陈晓进 申请人:江苏通用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鑫曹建新陈晓进谢晓纪吴志清樊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