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70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桩、电梯补偿链,所述固定桩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设置有防断裂机构,电梯补偿链设置在转杆的中部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减少电梯补偿链晃动从而防止电梯补偿链断裂的特点。止电梯补偿链断裂的特点。止电梯补偿链断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平衡轿厢的重量。位于轿厢的另一边,通过曳引钢丝绳连接到轿厢上;在电梯运行中,随着轿厢不断上下运动,会产生动态的不平衡,为了减小电梯传动中曳引轮所承受的载荷差,提高电梯的曳引性能,采用了补偿装置,即均匀补偿了轿厢与对重之间的钢丝绳重量之间的落差,对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有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大提升高度电梯的需求,导致电梯钢丝绳长度越来越长,补偿链的长度也会相应增长;在电梯运行中,补偿链也会有轻微的晃动,有可能挂住安装在井道内的其它部件上,从而导致在电梯上下运行时,强行将补偿链拉断,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是很有必要的;现有公告号为CN214652853U的一种防拉断的补偿链导向装置在使用时可对电梯补偿链进行导向,使其防止补偿链晃动,但由于通过导向的方式会使电梯补偿链与该装置剧烈摩擦,此装置需要时常养护上润滑油,若该装置转动处由于润滑不够无法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固定桩(1)、电梯补偿链(5),所述固定桩(1)上开设有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所述第一弹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外壁设置有防断裂机构(6),电梯补偿链(5)设置在转杆(4)的中部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断裂机构(6)包括转桩(601),所述转桩(601)的内壁与转杆(4)的外壁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桩(601)上开设有散热孔(602),所述散热孔(602)为横向贯穿转桩(601)的通孔,所述防断裂机构(6)还包括固定片(603),所述固定片(603)的内壁与转杆(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6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604),所述防断裂机构(6)还包括润滑机构(605),所述润滑机构(605)设置在转杆(4)上远离固定片(603)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补偿链断链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605)包括内腔(501),所述内腔(501)开设在转杆(4)的内部,所述内腔(50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02),所述第一连接孔(502)为贯穿转杆(4)内外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502)的一端与内腔(501)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502)的另一端与转杆(4)的外壁、转桩(601)的内壁之间连通设置,所述内腔(501)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03),所述第二连接孔(503)将转杆(4)的内侧与外侧连通设置,所述转杆(4)的外壁位于第二连接孔(503)的外侧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套环(504),所述套环(50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05),所述连接管(505)的一端与套环(504)、转杆(4)之间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505)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润滑油管(506),所述润滑油管(506)的下端与固定桩(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505)与润滑油管(506)连通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507),所述第一单向阀(507)的输出端为远离润滑油管(506)内部的一端,所述润滑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清曹建新林宁樊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