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编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660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2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毛绒编织机构,包括钩针、刀针和带轨道的平面凸轮,钩针和刀针分别设置在辅针上,其特征在于平面凸轮设有一个刀针轨道和至少两个钩针轨道,刀针设置在一个轨道内,钩针设置在钩针轨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钩头和割刀成为各自独立的钩针和刀针,所有的刀针仅占用一条轨道,不同的钩针各自占用一条轨道,机器可以设置为两组钩针和刀针共设三条轨道,设置为三组钩针和刀针共设四条轨道即可,采用多轨道来实现编织风格多样化,具有结构紧凑、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地说是应用于割圈绒机的一种毛绒编织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纺织机械中的割圈绒机是专为生产毛绒类针织物的一种纬编园机,现有的纬编园机中的割圈绒机编织机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设有钩头和割刀,钩头和割刀设置在同一枚辅针上,工作时,需要用压毛轮辅助进行割断,这种结构的纬编园机体积小,但不足是设备精度要求高、毛面质量差、操作不方便、易损坏和维修不方便等,另一种是钩头和割刀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辅针上,成为各自独立的钩针和刀针,每种钩针和相应的刀针为一组,每组占用两条轨道,一般纬编园机需要设置两组钩针和刀针,平面凸轮上则需要四条轨道,每增加一组钩针和刀针需要增加两条轨道,其具有机构复杂、体积庞大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有效缩小机构尺寸,采用多轨道来实现编织风格多样化的毛绒编织机构。本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毛绒编织机构,包括钩针、刀针和带轨道的平面凸轮,钩针和刀针分别设置在辅针上,其特征在于平面凸轮设有一个刀针轨道和至少两个钩针轨道,刀针设置在一个轨道内,钩针设置在钩针轨道内,也就是说钩头和割刀成为各自独立的钩针和刀针,所有的刀针仅占用一条轨道,不同的钩针各自占用一条轨道。本技术中钩头和割刀成为各自独立的钩针和刀针,所有的刀针仅占用一条轨道,不同的钩针各自占用一条轨道,机器可以设置为两组钩针和刀针共设三条轨道,设置为三组钩针和刀针共设四条轨道即可,采用多轨道来实现编织风格多样化,具有结构紧凑、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标记刀针(1)、钩针A (2)、钩针B (3)、钩针C (4)、平面凸轮(5)、轨道0 (6)、 轨道A (7)、轨道B (8)、轨道C (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毛绒编织机构,包括钩针、刀针和带轨道的平面凸轮,钩针和刀针分别设置在辅针上,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与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平面凸轮设有一个刀针轨道和至少两个钩针轨道,刀针设置在一个轨道内,钩针设置在钩针轨道内,也就是说钩头和割刀成为各自独立的钩针和刀针,所有的刀针仅占用一条轨道,不同的钩针各自占用一条轨道。实施例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例,编织机构设置为三组钩针和刀针,其共用四条轨道,在平面凸轮(5)上设有四条轨道轨道0 (6)、轨道A (7)、轨道B (8)、轨道C (9)。 钩针A (2)、钩针B (3)、钩针C (4)分别在平面凸轮(5)的轨道A (7)、轨道B (8)、轨道C (9)上运动,刀针(1)单独占用平面凸轮(5)的轨道0 (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刀针(1)第一次伸出时,钩针A (2)收回割断并再次伸出钩住纱线,钩针B (3)和钩针C (4)不动;刀针(1)第二次伸出时,钩针B (3)收回割断并再次伸出钩住纱线,钩针A (2)和钩针C (4)不动;刀针(1)第三次伸出时,钩针C (4) 收回割断并再次伸出钩住纱线,钩针A (2)和钩针B (3)不动,依次循环工作。本技术中钩头和割刀成为各自独立的钩针和刀针,所有的刀针仅占用一条轨道,不同的钩针各自占用一条轨道,机器可以设置为两组钩针和刀针共设三条轨道,设置为三组钩针和刀针共设四条轨道即可,采用多轨道来实现编织风格多样化,具有结构紧凑、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权利要求1. 一种毛绒编织机构,包括钩针、刀针和带轨道的平面凸轮,钩针和刀针分别设置在辅针上,其特征在于平面凸轮设有一个刀针轨道和至少两个钩针轨道,刀针设置在一个轨道内,钩针设置在钩针轨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毛绒编织机构,包括钩针、刀针和带轨道的平面凸轮,钩针和刀针分别设置在辅针上,其特征在于平面凸轮设有一个刀针轨道和至少两个钩针轨道,刀针设置在一个轨道内,钩针设置在钩针轨道内,本技术中钩头和割刀成为各自独立的钩针和刀针,所有的刀针仅占用一条轨道,不同的钩针各自占用一条轨道,机器可以设置为两组钩针和刀针共设三条轨道,设置为三组钩针和刀针共设四条轨道即可,采用多轨道来实现编织风格多样化,具有结构紧凑、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D04B13/00GK202214557SQ20112034380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于海, 曲世刚, 苗华松 申请人:威海鹏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世刚于海苗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鹏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