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芯呢绒织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71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芯呢绒织物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制出的毛绒纤维布,编织密度低,漏在外面的毛圈容易被拉断和磨断,表面不平整,容易起球,抗起毛起球能力差,毛绒纤维布强度低,手感差,质量一般的技术问题,其设有针筒,所述针筒外侧设有上三角,所述上三角上设有沉降片,所述针筒侧面位于上三角下部设有下三角,所述下三角上设有织针,所述织针附近设有磁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包芯呢绒织物的生产。泛应用于包芯呢绒织物的生产。泛应用于包芯呢绒织物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芯呢绒织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4月26日、申请号为201710280280X、专利技术名称为“包芯呢绒织物和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造毛皮针织机的编织装置和针织布,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芯呢绒织物和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我们知道,传统制作呢绒织物的工艺方法,是先将毛绒纤维纺成纱线,再用织布机织成平板布,但人造毛皮机在编织针织包芯呢绒织物时,人造毛皮机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可以将底纱线和毛绒纤维复合在一起,编织成人造毛皮布,替代传统的加工工艺。
[0004]图1

7是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织出的包芯呢绒织物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先介绍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织出的包芯呢绒织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0005]如图1

3所示,人造毛皮机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在工作时,毛绒纤维经过喂毛装置输入至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沉降片处,沉降片头部一侧设有织针7,织针7包括针杆5和针钩11,针钩11位于针杆5头部,针钩11下部设有针舌2,针舌2与针杆5通过销轴8旋转连接,针舌2可以绕销轴8上下翻转,针舌2在自由状态时,依靠重力的作用,针舌2绕销轴8向下翻转,沿针杆5自由向下垂落,此时针舌2将针钩11完全打开,针钩11打开时毛绒纤维可以进入到针钩11内部区域,当针舌2绕销轴8向上翻转时,针舌2将针钩11完全封闭,由完全封闭的针钩11钩住毛绒纤维13,将底纱线1和毛绒纤维复合在一起,完成毛绒圈的编织。
[0006]但现有的人造毛皮机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在完成毛绒圈编织时,针筒9旋转时带动沉降片3水平运动,针筒9还带动织针7上下运动,同时针舌2在织针7上下运动时,针舌2绕销轴8上下翻转,针舌2绕销轴8上下翻转时,针舌2周而复始地打开和关闭针钩11,针钩11不断地将毛绒纤维和底纱线编织在一起,编织的毛绒纤维13和底纱线1一起形成毛圈4,但现有的针舌2上下运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2经常处于向上翻转的状态,导致针舌2离开针杆5,针舌2与针杆5的下半部分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在织针7带动针杆5及针舌2向下运动时,先有少量旧毛圈纤维尾部6进入到该间隙中,该少量毛绒纤维将针舌2进一步抬起,导致针舌2又提前翻转,针舌2提前翻转又导致更多的旧毛圈纤维尾部6被挡在针舌2与针杆5下半部分的较大间隙中,被挡在针舌2与针杆5下半部分较大间隙中的旧毛圈纤维尾部6无法被针舌2挑起包裹在针钩11中,没有被包裹在针钩11中的旧毛圈纤维尾部6将无法参与新底纱线1的成圈过程,无法被编织入底纱布100中,只能在成圈过程中随新喂入的毛绒纤维13翻转到织物背面,并被藏在新毛圈101的内部,导致毛绒纤维13和新底纱线1编织的毛圈101高度无法降低,编织出来的呢绒布表面呈明显突起的圆圈状,毛绒纤维13和底纱线1编织的毛圈101有的漏在呢绒底纱布100的外表面,有的漏在呢绒底纱布100的下表面,毛圈101在毛绒纤维底纱布中编织的毛圈数量少,漏在外表面的毛圈101多,编织密度低,漏在外
面的毛圈101容易被拉断和磨断,表面不平整,容易起球,抗起毛起球能力差,毛绒纤维布强度低,手感差,质量一般。
[0007]如图4所示是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织出的包芯呢绒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可以看出织出的底纱布100,底纱布100由毛绒纤维13和底纱线1编织缠绕而成,毛绒纤维13经过编织后连续形成毛圈101,图5是图4中一个毛圈单元的放大示意图,图5中可以看出,一个编织单元的毛圈101包括毛圈起始部102,毛圈起始部102中间段形成毛圈中间包覆缠绕部103,毛圈101尾部为毛圈纤维尾部104。
[0008]现有这种毛圈编织装置,针舌2上下运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2经常处于向上翻转的状态,无法将全部的毛绒纤维13和底纱线1全部由针钩11包覆编织,毛绒纤维13编织成第一个毛圈101后,其毛圈中间包覆缠绕部103继续参与第二次编织,后续的毛圈101的毛绒纤维束将毛圈中间包覆缠绕部103包裹在内部,导致后续的毛圈101的毛圈101高度无法降低,毛绒纤维13和底纱线1形成的毛圈101无法紧紧贴在编织好的底纱布100表面,漏在外表面的毛圈101多,编织密度低,毛绒纤维束成圈一次后,多余的毛圈纤维尾部103包覆住底纱线1呈包芯状态,同底纱线1继续参与底布的编织,这样会导致毛圈纤维尾部103漏出在织物的下表面,漏在上表面的毛圈101和下表面的毛圈纤维尾部103容易被拉断和磨断,织物正反两面都容易起球,抗起球能力差,手感差。
[0009]图6是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织出的包芯呢绒织物中的一个纤维束单元在织物中的形状示意图,图6中可以看出,毛绒纤维13的纤维束没有全部理顺在一起,而是处于一种蓬松散开的状态,所以导致织出的织物表面不平整,表面粗糙,编织的织物强度低。
[0010]图7是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织出的包芯呢绒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很清楚看到一个纤维束单元在织物中的形状分布,按照现有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织出的包芯呢绒织物中全部由这样包覆质量差的纤维束单元组成,这些质量差的纤维束单元组成导致整个包芯呢绒织物表面不平整,抗拉强度低,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的包芯呢绒织物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人造毛皮机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制出的毛绒纤维布,毛绒纤维和新底纱线编织的毛圈高度无法降低,编织出的呢绒布表面呈明显突起的圆圈状,毛绒纤维和底纱线编织的毛圈有的漏在呢绒布的外表面,有的漏在呢绒布的下表面,毛圈在毛绒纤维布中编织的毛圈数量少,漏在外表面的毛圈多,编织密度低,漏在外面的毛圈容易被拉断和磨断,表面不平整,容易起球,抗起毛起球能力差,毛绒纤维布强度低,手感差,质量一般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造毛皮机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编制出的毛绒纤维布,毛绒纤维和新底纱线编织的毛圈高度很低,编织出的呢绒布表面没有明显突起的圆圈状,毛绒纤维和底纱线编织的毛圈紧紧贴在呢绒布的外表面,不会漏在呢绒布的下表面,毛圈在毛绒纤维布中编织的毛圈圈数多,漏在外表面的毛圈少,编织密度高,紧紧贴在呢绒布外表面的毛圈不容易被拉断,也不容易被磨断,表面平整,不容易起球,抗起毛起球能力高,毛绒纤维布强度高,手感好,质量稳定的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和包芯呢绒织物。
[001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芯呢绒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将毛绒纤维喂入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与底纱线准备缠绕编织;
[0014](2)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针舌向下翻转,打开针钩,将毛绒纤维全部包覆在打开的针钩内部;
[0015](3)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磁性装置吸引针舌,将处于向下翻转状态的针舌紧紧贴紧在针杆一侧,避免针舌与针杆下部分出现较大间隙,保证针舌与针钩之间形成最大的张开角度;
[0016](4)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织针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呢绒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毛绒纤维喂入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与底纱线准备缠绕编织;(2)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针舌向下翻转,打开针钩,将毛绒纤维全部包覆在打开的针钩内部;(3)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磁性装置吸引针舌,将处于向下翻转状态的针舌紧紧贴紧在针杆一侧,避免针舌与针杆下部分出现较大间隙,保证针舌与针钩之间形成最大的张开角度;(4)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的织针向下运动,针舌在已经成圈的旧毛圈支撑下,克服磁性装置的吸引力,将毛绒纤维全部包覆在针钩内部,完成毛绒纤维与底纱线的编织;(5)所述步骤(4)毛绒纤维形成的毛圈紧紧贴在织物外表面,毛绒纤维中间段又形成毛圈中间包覆缠绕部,毛圈中间包覆缠绕部与底纱线一起附着在织物内部;(6)所述步骤(5)毛圈中间包覆缠绕部的尾部形成毛圈纤维尾部,毛圈纤维尾部与底纱线一起继续附着在织物内部;(7)重复步骤(1)

(6),完成包芯呢绒织物的生产;所述包芯呢绒织物编织装置,其设有织针,所述织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上部设有针钩和针舌,所述针舌通过销轴与针杆旋转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织针附近设有磁性装置,所述磁性装置可使针舌向下翻转贴近针杆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世刚于海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鹏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