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49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包括工作轮、锡林轮、道夫轮、针筒、道夫驱动轮和针筒驱动轮,锡林轮、道夫轮及工作轮呈三角形分布,锡林轮、道夫轮及工作轮的外圆两两相切,工作轮、锡林轮和道夫轮的外环表面设有针布,针布包括薄壁胶皮筒,薄壁胶皮筒上种植有钢丝,工作轮与锡林轮上的钢丝的位置随意分布,道夫轮上的钢丝的位置为规律分布。织针按照特定的螺旋角度穿过钢丝之间的缝隙,不与钢丝发生任何接触,避免了碰撞,织针的针头所勾取的纤维不会被撞掉,避免了织物出现缺陷,且针布和织针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和织针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和织针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造毛皮机是纺织机械纬编圆机的一种,它可以将已经梳理成毛条状的散纤维,经过自带的微型梳理头的重新梳理,在梳理头的道夫轮的针布表面重新分布成网状,然后由织针勾取纤维,与底纱同时编织进针织布中,形成人造毛皮。针布是将很多细钢丝种植在环状的薄壁胶皮筒上。工作时,筒状针布回转,将散纤维均匀分布在细钢丝的表面。同时织针横向划过筒状针布,带走针布表面网状分布的纤维。
[0003]如图1

2所示,传统的道夫轮上的针布,钢丝在胶皮筒表面分布误差没有要求,钢丝位置随意分布。织针在划过道夫轮上的针布表面的时候与筒状针布的回转运动叠加复合为螺旋运动,这个螺旋螺旋角也没有特别要求。所以织针在针布表面滑动时,总会和钢丝相撞。每次相撞都会将织针针头上勾取的纤维撞掉,造成织物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传统的喂毛装置,织针在针布表面滑动时,会和钢丝相撞,造成织物出现缺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该装置的道夫轮上的钢丝的位置为规律分布,织针按照特定的螺旋角度穿过钢丝之间的缝隙,不与钢丝发生任何接触,避免了碰撞,织针的针头所勾取的纤维不会被撞掉,避免了织物出现缺陷,且针布和织针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0005]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包括工作轮、锡林轮、道夫轮、针筒、道夫驱动轮和针筒驱动轮,锡林轮、道夫轮及工作轮呈三角形分布,锡林轮、道夫轮及工作轮的外圆两两相切,工作轮、锡林轮和道夫轮的外环表面设有针布,针布包括薄壁胶皮筒,薄壁胶皮筒上种植有钢丝,工作轮与锡林轮上的钢丝的位置随意分布,道夫轮上的钢丝的位置为规律分布,道夫轮的针布展开后,横向上每一行的钢丝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相等,相邻的两行钢丝依次错开分布,相邻的两行钢丝的错开的距离相等,纵向上各行的钢丝的间隔行距相等;
[0006]针筒的上端安装有织针,针筒的下端固定设有针筒齿轮,针筒齿轮与针筒驱动轮相啮合,道夫驱动轮通过同步皮带与道夫轮传动连接,道夫驱动轮驱动道夫轮逆时针旋转,针筒驱动轮驱动针筒逆时针旋转。
[0007]优选地,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为针筒的外圆上分布的织针的间距的整数倍。
[0008]优选地,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与针筒的外圆上分布的织针的间距相等。
[0009]优选地,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为针筒的外圆上分布的织针的间距的2倍。
[0010]优选地,每四行或者每八行钢丝为一组进行循环分布,相邻的两行钢丝错开的距离为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的四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
[0011]优选地,纵向上各行的钢丝的间隔行距为3
±
0.5mm。
[0012]优选地,纵向上各行的钢丝的间隔行距为2.83mm。
[0013]优选地,工作轮为逆时针旋转,锡林轮为顺时针旋转、道夫轮为逆时针旋转,针筒为逆时针旋转。
[0014]优选地,织针穿过钢丝之间缝隙的螺旋运动的角度为18
±
0.5度。
[0015]优选地,织针穿过钢丝之间缝隙的螺旋运动的角度为17.84度。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道夫驱动轮驱动道夫轮逆时针旋转,针筒驱动轮驱动针筒逆时针旋转,此时,织针在划过道夫轮上的针布表面的时候与筒状针布的回转运动叠加复合为螺旋运动,通过控制合理的传动比例,织针沿着钢丝之间的螺旋间隔空间运动,即织针按照特定的螺旋角度穿过钢丝之间的缝隙,不与钢丝发生任何接触,避免了碰撞,织针的针头所勾取的纤维不会被撞掉,避免了织物出现缺陷,且针布和织针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传统喂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传统道夫轮及针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道夫轮、工作轮、锡林轮相对位置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道夫轮及针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织针与针布相对位置示意图。
[0023]图中符号说明:
[0024]1.工作轮;2.锡林轮;3.道夫轮;301.薄壁胶皮筒;302.钢丝;4.针筒;401.织针;402.针筒齿轮;5.道夫驱动轮;6.针筒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6]图3

图6是本技术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工作轮1、锡林轮2、道夫轮3、针筒4、道夫驱动轮5和针筒驱动轮6,锡林轮2、道夫轮3及工作轮1呈三角形分布,锡林轮2、道夫轮3及工作轮1的外圆两两相切,工作轮1、锡林轮2和道夫轮3的外环表面设有针布,针布包括薄壁胶皮筒301,薄壁胶皮筒301上种植有钢丝302,工作轮1与锡林轮2上的钢丝302的位置随意分布,道夫轮3上的钢丝302的位置为规律分布,道夫轮3的针布展开后,横向上每一行的钢丝30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302的间隔距离相等,相邻的两行钢丝302依次错开分布,相邻的两行钢丝302的错开的距离相等,纵向上各行的钢丝302的间隔行距相等。
[0027]针筒4的上端安装有织针401,针筒4的下端固定设有针筒齿轮402,针筒齿轮402与针筒驱动轮6相啮合,道夫驱动轮5通过同步皮带与道夫轮3传动连接,道夫驱动轮5驱动道夫轮3逆时针旋转,针筒驱动轮6驱动针筒4逆时针旋转,此时,织针401在划过道夫轮3上的
针布表面的时候与筒状针布的回转运动叠加复合为螺旋运动,通过控制合理的传动比例,如图6所示,织针401沿着钢丝302之间的螺旋间隔空间运动,即织针401按照特定的螺旋角度穿过钢丝302之间的缝隙,不与钢丝302发生任何接触,避免了碰撞,织针401的针头所勾取的纤维不会被撞掉,避免了织物出现缺陷,且针布和织针401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00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302的间隔距离为针筒4的外圆上分布的织针401的间距的整数倍,作为最优方案,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302的间隔距离与针筒4的外圆上分布的织针401的间距相等。
[002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四行或者每八行钢丝302为一组进行循环分布,相邻的两行钢丝302错开的距离为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302的间隔距离的四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
[003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纵向上各行的钢丝302的间隔行距为3
±
0.5mm,作为最优方案,纵向上各行的钢丝302的间隔行距为2.83mm。
[003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工作时,工作轮1为逆时针旋转,锡林轮2为顺时针旋转、道夫轮3为逆时针旋转,针筒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工作轮、锡林轮、道夫轮、针筒、道夫驱动轮和针筒驱动轮,所述锡林轮、道夫轮及工作轮呈三角形分布,所述锡林轮、道夫轮及工作轮的外圆两两相切,所述工作轮、锡林轮和道夫轮的外环表面设有针布,所述针布包括薄壁胶皮筒,所述薄壁胶皮筒上种植有钢丝,所述工作轮与锡林轮上的钢丝的位置随意分布,所述道夫轮上的钢丝的位置为规律分布,所述道夫轮的针布展开后,横向上每一行的钢丝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相等,相邻的两行钢丝依次错开分布,相邻的两行钢丝的错开的距离相等,纵向上各行的钢丝的间隔行距相等;所述针筒的上端安装有织针,所述针筒的下端固定设有针筒齿轮,所述针筒齿轮与针筒驱动轮相啮合,所述道夫驱动轮通过同步皮带与道夫轮传动连接,所述道夫驱动轮驱动道夫轮逆时针旋转,所述针筒驱动轮驱动针筒逆时针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为针筒的外圆上分布的织针的间距的整数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上每一行的相邻的两个钢丝的间隔距离与针筒的外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世刚于海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鹏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