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ARM与DSP的嵌入式轴承故障智能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6029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2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RM与DSP的嵌入式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它包括与被检测轴承的振动信号相连的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依次与核心运算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用DSP+ARM的结构,ARM子系统与DSP子系统之间通过RS232串行总线进行通讯。在该系统构架下,实时采样和计算与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并行执行,并且通过双方的通信使两个子系统在任务执行上实现了同步。这种基于双CPU结构的系统对于实时性的保证起到了关键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心算法采用了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包络谱分析算法,同时是第一次在嵌入式硬件实现,这样不仅提高了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实现了便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DSP与ARM双核嵌入式技术的轴承故障智能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由轴承故障导致的旋转机械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由通用电器和IEEE工业应用学会联合主持的电机可靠性学习中发现由轴承引起的问题占了整个机器故障的40%以上)。因而与此相对应的各种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传统上的轴承故障诊断系统基于经典傅里叶分析,通过对测得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获得振幅、相位等特征频谱来对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反映了轴承故障的存在与否。由于轴承故障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具有瞬态性和非平稳性,所以傅里叶变换对于这类信号的分析是傅里叶变换对信号在整个时间段内的一种平均化的频率特征表示(即它是从全局角度看信号的频谱构成,并需要假定信号在整个时间轴上是平稳的),它不能反映出信号在局部时间区域内的频谱特征,正是这种缺陷反映了傅里叶变换的局限性。而各种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如时频分析、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等可用于此类信号的分析,因此研究与开发基于非平稳信号处理的轴承故障诊断系统对于帮助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如强赵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