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智能网络节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3383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中央空调智能网络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有冷冻水主机、冷却水塔、智能控制器,冷冻水主机的主机控制箱通过网络线与智能控制器进行通讯连接,导流阀安装在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之间形成的回路上;蒸发器的冻水输出管路上的出冻水流量传感器和蒸发器的冻水返回管路上的冻水流量传感器及回冻水温度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还连接有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湿球度传感器;冷却水塔之风机通过变频器控制,变频器由智能控制器控制;于冷却水塔与冷凝器之间的循环回路上分别安装有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回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且操作运行简便,节能性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是指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的高能耗设备群体,大量的统计结果表明,空调系统所消耗的电能占全公司总电耗18%左右,就任何建筑设计来说,选用空调系统都是按当地最热天气所需的制冷量来选取机型,且留有15%左右的余量。在中央空调的运行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变化,系统运行工况将偏离空调主机的最佳运行区间,导致主机转换效率降低。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央空调机组有90%的运行时间生于非满负荷的运行状态,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以及水塔风机在此90%的时间内仍100%的满负荷运行状态,均不能根据实际供冷负载变化而相应比例增减其输出功率,这样就导致了“大流量小温差”及冻水和冷却水的温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现象。同时,常见冷水机组的冻水出水温度均设定为7. 0左右,不能根据室外温湿度的变化而实时改变冷水机组的冻水出水温度设定,故造成大量的电能白白浪费。目前,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均不能随着供冷负荷的增减而相应变化,使系统实际运行工况远偏离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从而导致整个中央空调系统效率降低,这一直是传统中央空调运行方式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制作容易,易管控,具有极佳节能控制的中央空调智能网络节能控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中央空调智能网络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有冷冻水主机、冷却水塔、智能控制器,冷冻水主机具有压缩机、主机控制箱、蒸发器、冷凝器及导流阀,主机控制箱通过网络线与智能控制器进行通讯连接,导流阀安装在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之间形成的回路上;于蒸发器的冻水输出管路上设有出冻水流量传感器,而于蒸发器的冻水返回管路上设有冻水流量传感器及回冻水温度传感器;出冻水流量传感器、冻水流量传感器及回冻水温度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还连接有室外安装的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湿球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塔之风机通过变频器控制,变频器由智能控制器控制;于冷却水塔与冷凝器之间的循环回路上分别安装有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回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回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连接智能控制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改进是于冷却水塔与冷凝器的循环回路上引出一路取冷回路,该取冷回路从冷却水塔的输出端取水后经过一比例阀连接到一板式热交换器上进行冷热交换,板式热交换器的回水输出接入冷却水塔的回水端。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冷媒来自于中央空调产生的冷冻水。所述的智能控制器还通过以太网或工业网络连接有电脑。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实现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以及水塔风机能根据供冷负荷及室外温湿度实时相应变化,按照系统最佳运行参数去控制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COP值),从而达到整个系统节能目的。本实用 新型再一优点是其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且操作运行简便,维护检修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率和可操作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中央空调智能网络节能控制系统,包括有冷冻水主机1、冷却水塔2、具有计算比对处理功能的智能控制器3,冷冻水主机1具有压缩机11、主机控制箱12、蒸发器13、冷凝器14及导流阀 15,主机控制箱12通过网络线与智能控制器3进行通讯连接,智能控制器3可提供驱动信号给主机控制箱12,同时还可获取主机的内部参数,如电流百分比和冷冻水回水温度等。导流阀15安装在压缩机11、蒸发器13及冷凝器14之间形成的回路上;于蒸发器13的冻水输出管路上设有出冻水流量传感器131,而于蒸发器13的冻水返回管路上设有冻水流量传感器132及回冻水温度传感器133 ;出冻水流量传感器131、冻水流量传感器132及回冻水温度传感器133传递信号给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还连接有室外安装的室外温湿度传感器4和室外湿球度传感器5 ;所述冷却水塔2之风机通过变频器21控制,变频器21由智能控制器3控制;于冷却水塔2与冷凝器14之间的循环回路上分别安装有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22和回冷却水温度传感器23,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22和回冷却水温度传感器23连接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还通过以太网或工业网络连接有电脑8,通过电脑8可实现动态显示及自动控制和管理,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远程监控功效。图1所示,于冷却水塔2与冷凝器14的循环回路上引出一路取冷回路,该取冷回路从冷却水塔2的输出端取水后经过一比例阀6连接到一板式热交换器7上进行冷热交换,板式热交换器7的回水输出接入冷却水塔2的回水端。板式热交换器7的冷媒来自于中央空调产生的冷冻水。这样,在冬季利用本技术的取冷回路可免费取冷,从以上原理图可以看出,在冬季冷却水可经比例阀6流入板式热交换器7进行冷热交换。由于系统可根据室外湿球温度自动转换冷水机组及冷却水塔进行供冷,从而具备自动免费供冷能力。即当冷却水温度低于所需冷冻水的温度时,可通过板式热交换器7交换产生冷冻水。例如,需要7°C的冷冻水,按板式换热器换热温差是2V,冷却塔的冷幅是4°C工况,经冷却水塔智能控制系统计算出室外湿球温度必须=1°C才能制取7°C冷水,这样,在冬季可利用冷却水塔智能控制系统取冷节能。而相反之,当冷却水温度高于所需冷冻水的温度时,也可通过板式热交换器7交换来降低冷却水温度。本技术的节能工作如下1、冷冻机组节能从图1的原理图可以看出,智能控制器3根据室外温湿度传感器4和室外湿球度传感器5以及出冻水流量传感器131、冻水流量传感器132和回冻水温度传感器133传递相关信号,经智能控制器3计算处理,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通过网络线向冷冻水主机1传递冷冻出水温度调整的信息,冷冻水主机1根据相关指定实时自动调整其导流阀15的流量,从而改变冷冻水出水温度;同时智能控制器3与主机控制箱12之间通过网络线连接进行通讯,获取主机的内部参数,如电流百分比和冷冻水回水温度等。通过智能控制器3能确保空调主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使主机始终保持在较高的热转换效率区间,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冷冻水机组在偏离最佳设计工作状态下运转的难题,提高了冷冻水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COP值),从而达到主机节能目的。 实践证明室外温湿度变化,冻水出水温度则相应变化,虽然冷冻水温度设得比传统设定7. 0°C要高,但车间温湿度仍然完全正常,这是因为原来冷冻水温设定太低(只需适应最恶劣天气用来降温除湿)。实践还证明,冷冻水出水温度每提高1°C,冷水机组的效率就会增加约3%。影响冷冻水出水温度调节的因素有环境温湿度及冷冻水回水温度温差,即在非高温高湿季节及回水温度温差偏低偏小时冷冻水出水温度可以设得更高一些,这样能确保空调主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使主机始终保持在较高的热转换效率区间,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冷冻水机组在偏离最佳设计工作状态下运转的难题,提高了冷冻水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COP值),从而达到主机节能目的。2、冷冻水循环水泵节能智能控制器3是根据冷冻水管道的出水、回水的温度、压力、室外温湿度、当前冷负荷等数据,计算出温差和压差值,然后根据其温差和压差等参数计算出最佳的运行频率提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科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