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光触媒脱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002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光触媒脱臭的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壳体上并列设有数个开口,与开口等数目的反应膜组经开口装配在壳体内并封闭开口,而各反应膜组均由装在框架上的灯管和纳米二氧化钛膜片以及灯管的供电装置装配而成。它以纳米二氧化钛膜片为光触媒,借助光的能量把对人体有害的恶臭游离物质及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等无害物质,无二次污染。纳米光触媒不光可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质,对无机污染物也具有光化学活性,可最大限度地去除垃圾臭气中的各种异味分子,而本身不发生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管理简单、整个运行过程中只需要少量的电耗,因此运行费用低。并可以通过简单的清洗晾干后重新利用,使用年限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光触媒脱臭的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组成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质,在厌氧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恶臭物质,主要有氨(NH3)、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基硫((CH3)3S)、三甲胺((CH3)3N)、乙醛(CH3CHO)、苯乙烯(C6H5C2H3)等。国内关于臭气治理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传统的臭气治理包括气洗法、吸附法、直接燃烧法、催化氧化法、氯氧化法、中和法、掩蔽法等。由于臭气成分复杂使得消除垃圾臭气的技术有相当难度,上述传统的方法往往不能从根本上除去臭气,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以活性炭吸附法为例,活性炭具有一定的选择吸附性,一般对有机分子吸附较强的活性炭对硫化氢、氨气等无机分子的吸附性就较差。虽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相对较高,但因吸附容量的限制而存在再生和更换的问题。活性炭的再生目前还没有成熟,简便的技术常用催化氧化法进行解吸,要求在中频、高压的电场下,利用分子共振原理,将有机碳氢化合物分子电离,以恢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再生条件和工艺要求严格,过程复杂、能耗大。活性炭吸附法的再生和更换导致运行费用增大。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光触媒脱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为中空结构,且在壳体上并列设有数个开口(11),与开口等数目的反应膜组(2)经开口装配在壳体内并封闭所述的开口;而所述的各反应膜组(2)均由装在框架上的灯管(21)和光触媒膜片(22)以及灯管的供电装置装配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华王元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科技园区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