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亦瑞专利>正文

一种分流式分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00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流式分泥机,其包括沉降槽(1)、受料筒(2)和溢流槽(3),受料筒(2)向下伸入沉降槽(1)中部沉降区(7)下部,接近下部浓缩区(6)界面处,沉降槽(1)的沉降区受料筒(2)周围设置有分流组件(4);溢流槽(3)设于分流组件(4)上方,溢流槽(3)的两侧壁各开有至少4个三角形堰口,各堰口底部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泥砂分离效率高,并可防止粗颗粒从溢流槽溢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选矿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泥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选矿的分泥机一般由倒锥形沉降槽、受料筒和环形溢流槽构成,受料筒没入液 面不太深处。矿浆沿切线方向给入受料筒,经缓冲后进入锥形沉降槽,并流向周边环形溢流 槽;粗重矿砂下沉至浓縮区,并从锥底部排出(参见《矿物资源加工技术与设备》,胡岳华、 冯其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81页)。由于这种设备沉降区较小,沉降时间短, 因此沉降分离效果差;矿泥经周边环形溢流槽排出时,常出现局部流速增加,导致部分粗颗 粒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砂分离效率高,并可防止粗颗粒从溢流槽溢出的分流 式分泥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沉降槽、受料筒和溢流槽,受料 筒向下伸入沉降槽中部沉降区下部,接近下部浓縮区界面处,沉降槽的沉降区受料筒周围设 置有分流组件;溢流槽设于分流组件上方,溢流槽的两侧壁各开有至少4个三角形堰口,各 堰口底部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ft^I^^于耳个;根艰沉^MM^1S为圆形或矩形结构的差异,各溢流槽可成平 行状或辐射状布置,如平行状布置,则在槽一端或两端设收集溢流的横槽,如辐射状布置, 则在外端另设一收集溢流的环形槽。如沉降槽底部为平面,其下部的浓缩区中心部位宜设可转动叶轮,以利将浓縮区沉积物 推至沉降槽槽边集中排出;也可由转动架耙将沉积物推至沉降槽中心底部出口排出;或将底 部制成倒圆锥形,以利沉积物自流排出;所述分流组件由至少三层斜向条片构成,斜向条片纵向同一层面相互平行排列,相邻层面反向平行排列,所有斜向条片相互交错连结。斜向条片可以为平板形,也可以为凹形。由于本技术在沉降区设置了分流组件,而分流组件对上升浆流起到了较好的分流作 用,使上升浆流速度分布均匀,有利于沉降过程均衡进行。由于分流组件由斜向条片交互连 结而成,将沉降区切割成大量微区沉降单元,因此对于沉降区任一方位,当发生物料沉积时, 总能就近沉积在斜向条片上,并沿斜向条片滑至浓縮区。矿泥在液面处经三角堰口进入溢流 槽而排出。因液面上方安置有至少4条溢流槽,溢流槽两边又各开有三角形堰口,这些堰口 沿整个液面均匀分布,从而二次诱导上升浆流速度均匀分布,可防止局部流速增大而导致粗 砂溢出现象的发生。本技术单位面积处理能力约为传统分泥机的10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溢流槽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溢流槽第一种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溢流槽第二种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分流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l、 2,本实施例包括沉降槽l、受料筒2和溢流槽3,受料筒2向下伸入沉降 槽1中部沉降区7下部,接近下部浓縮区6界面处,沉降槽l的沉降区7受料筒2周围设置 有分流组件4;溢流槽3设于分流组件4上方,溢流槽3的两侧壁各开有7个三角形堰口, 各堰口底部保持在同 一个水平面上。沉降槽1的浓縮区6中心部位设有叶轮8;根据沉降槽1为圆形或矩形结构的差异,各 溢流槽3可成平行状或辐射状布置,如平行状布置,则在槽一端或两端设横槽收集溢流(参 见图3),如辐射状布置,则在外端设一环形槽收集溢流(参见图4)。参照图5,分流组件4斜向条片纵向同一层面相互平行排列,相邻层面斜向条片反向平行排列,所有斜向条片相互交错连结。为便于安装,分流组件4可制成若干分件。本实施例工作时,矿浆经受料筒2进入沉降槽1内浓缩区6上方(矿浆液面5应直达溢 流槽3堰口),并向四周流动,粗重物料落入浓縮区6,其余矿浆向上流动进入装有分流组件 4的沉降区7,沉降区7内任一方位进一步产生的沉积物,均能就近在分流组件4的斜向条片 上沉积,并沿斜向条片下滑至浓缩区6;矿泥由沿液面5均匀分布的各个三个形堰口从溢流 槽3排出,浓縮区沉积物经转动叶轮8推至沉降槽1槽边集中排出(也可由转动架耙将沉积 物推至沉降槽中心底部出口排出;或将底部制成倒圆锥形,以利沉积物自流排出)。本技术单位面积处理能力约为传统分泥机的10倍。而本实施例对一 75拜占85%细 度的铝土矿一次脱泥,脱泥率为6.84%,矿泥铝硅比为1.69。因此本技术设备效率高, 可满足高效脱泥工艺的需要,达到了有效利用矿物资源的目的。权利要求1. 一种分流式分泥机,包括沉降槽、受料筒和溢流槽,其特征在于,受料筒向下伸入沉降槽中部沉降区下部,接近下部浓缩区界面处,沉降槽的沉降区受料筒周围设置有分流组件;溢流槽设于分流组件上方,溢流槽的两侧壁各开有至少4个三角形堰口,各堰口底部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分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由至少三层斜向条 片构成,斜向条片纵向同一层面相互平行排列,相邻层面反向平行排列,所有斜向条片相互 交错连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式分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条片为平板形或凹形。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流式分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横截面为矩 形,各溢流槽呈平行状布置,槽一端或两端设有收集溢流的横槽。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流式分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横截面为圆 形,各溢流槽成辐射状布置,外端设有收集溢流的环形槽。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流式分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底部为平面, 其下部的浓縮区中心部位设有可转动叶轮。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流式分泥机,其特征在于,命述沉降槽底部为平面, 其下部的浓縮区中心部位设有转动架耙。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流式分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底部为倒圆 锥形。专利摘要一种分流式分泥机,其包括沉降槽(1)、受料筒(2)和溢流槽(3),受料筒(2)向下伸入沉降槽(1)中部沉降区(7)下部,接近下部浓缩区(6)界面处,沉降槽(1)的沉降区受料筒(2)周围设置有分流组件(4);溢流槽(3)设于分流组件(4)上方,溢流槽(3)的两侧壁各开有至少4个三角形堰口,各堰口底部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本技术泥砂分离效率高,并可防止粗颗粒从溢流槽溢出。文档编号B01D21/02GK201205468SQ200820052888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亦瑞 申请人:吴亦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流式分泥机,包括沉降槽、受料筒和溢流槽,其特征在于,受料筒向下伸入沉降槽中部沉降区下部,接近下部浓缩区界面处,沉降槽的沉降区受料筒周围设置有分流组件;溢流槽设于分流组件上方,溢流槽的两侧壁各开有至少4个三角形堰口,各堰口底部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亦瑞
申请(专利权)人:吴亦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