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4504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00:46
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在电动车的非油门侧握把中装有安全开关,和在电动车的车头的红外感应开关,和在电动车座椅的压力感应开关。上述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的三个开关都闭合导通时,表示有使用者双手握把,并坐稳在电动车座椅上。之后使用者旋转油门握把才能启动电动车。有效防止使用者误操作带来的人身伤害,同时压力感应开关和座椅压力感应开关在失去外界压力时能保持受压导通状态5秒至8秒,保证在电动车运行时,不会发生因为使用者短暂松开握把,导致电动车驱动电机停止运行的情况,降低启停频率,有效保护了驱动电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运用于电动车的领域,涉及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城市交通低排放,低噪音,低污染的要求,越来越多人选择电动车作为自己的交通工具,常见的电动车的结构是,电动车的前端有用于控制前轮两侧转动而产生导向作用的把手。电动车的中部座椅下方或是脚踏部分的底座内有一个空腔,里面装有电动车的电源装置。电动车的尾部有由电源装置供电的马达驱动器,马达驱动后轮旋转,从而提供电动车前进的动力。一般电动车在待车状态时,马达是待运行的静止状态,故无任何音量产生,而当使用者使用电动车时,会以单手握持一侧的油门把手,而使用者在握持该侧油门把手的同时, 会无意识的转动该油门把手,使得马达转动,并驱使后轮转动,电动车因此突然瞬间冲出前进,由于使用者只握持一侧的把手,会使前轮导向产生侧转,电动车整体倾斜,结果使用者跌倒,受伤,使用上具有危险性。现有技术,中国技术专利ZL02246697. 5公开一种用于避免这种电动车危险性操作的电动车安全把手装置。这种电动车安全把手装置是通过在电动车非油门侧的该握把上装设有安全开关,该安全开关与该电动车的内部动力源形成一个回路连接。只有当使用者双手分别握住两侧把手的时候,才能驱动电机工作。可以起到防止无意启动电动车,导致电动车倾倒的危险性状况的发生。这种设计没有考虑到,在电动车的启动中,会有使用者仅当双手握持把手,但自身没有坐稳在电动车坐垫上时,在这种半站立的状态就发动了电动车,但因为部分电动车踏板部分比较狭小,以及电动车自重较轻,使用者的这种半站立的状态,整体重心不稳,加之电动车启动速度较大,容易倾倒,发生危险。此外,该技术公开了安全开关的三种类型,当安全开关是微动开关或是触控开关时,会因为使用者在握住把手时,因为手型偏小,导致安全开关不能有效的持续性触发,导致电回路通断频率提高,驱动电机频繁启停,加速不稳的情况发生,影响电动车使用寿命。 当安全开关时温度感应开关时,使用者在冬季戴上手套或是护具时,温度感应开关就无法工作,整台电动车就无法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不足做出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这种控制装置能有效防止电动车在启动和使用中不正确操作导致的危险性状况的发生,且不影响电动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它包括在电动车的非油门侧的握把处设置的安全开关,在电动车的车头的红外感应开关,以及在电动车的座椅椅面处的压力感应开关。上述安全开关和压力感应开关,会在失去外界压力时保持受压3导通状态5秒至8秒。电动车的非油门侧的握把处设置的安全开关的感应区长度为6厘米至8厘米,使该安全开关能够感应到不同使用者各种大小的手掌握住握把时的握压力。电动车座椅的压力感应开关能够感应到座椅上的压力。电动车的车头处的红外感应开关能够感知到电动车的座椅上方空间是否物体。当座椅上方空间存在物体遮挡红外线时,红外感应开关闭合导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安全开关采用压力感应开关,所以不会出现如温度感应开关一样,由于使用者戴上手套或是护具时,开关无法工作的情况。2.握把上的安全开关的感应区域的长度6厘米至8厘米,使该安全开关能够感应到不同使用者各种大小的手掌握住握把时的握压力,不会出现使用者无法按到的情况,使用更加稳定可靠。3.由于安全开关和座椅的压力感应开关失去外界作用力时保持导通状态5至8 秒,能够保证在电动车运行时,不会发生因为使用者短暂松开握把,导致电动车驱动电机停止运行的情况,显著降低启停频率,有效保护了驱动电机。4.由于在座椅内加装压力感应开关,以及在电动车的车头装有红外感应开关,两者结合能够有效保证,只有在使用者坐稳在电动车座椅上时,电动车才会安全启动。更好的避免启动时误操作带来的人身伤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非油门侧握把部分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流程图; 图中1安全开关,2红外感应开关,3压力感应开关,4动力源,5油门握把,6座椅, 7握把套,8握把钢管,9导线,10电动车车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车车头10的两个握把中,一侧是一油门握把5,一个压安全开关1装在电动车的非油门侧的握把上。电动车车头的仪表盘中部装有一个红外感应开关2,红外感应开关2的红外发射方向朝向使用者坐于电动车座椅6上时的身体上半身。另外电动车的座椅6内装有一个压力感应开关3,该压力感应开关3能够感受上座椅6上方由上至下的下压力。红外感应开关2配合座椅6的压力感应开关3区分座椅6上方是摆放的重物还是真正的电动车使用者。电动车的非油门侧的握把上的安全开关1是压力感应开关。该压力感应开关的感应区长度为7cm。此压力感应开关装在握把套7与握把钢管8的配合空隙中。导线9从握把钢管8内穿出。因此该压力感应开关都能感应到不同使用者各种大小的手掌握住握把时的握压力。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的三个部件安全开关1、红外感应开关2、压力感应开关3 —起与动力源4串联组成电气回路,作用原理如图3所示,电动车待车时,有把手处的安全开关1受到使用者握持把手时产生作用力使得开关闭合,和座椅6内的压力感应开关3受到使用者坐在座椅6上的压力使压力感应开关3闭合,以及红外感应开关2闭合,表示使用者已经坐稳在电动车上后,使用者旋转油门侧把手,只有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电动车动力源4 才会给驱动电机供电,使驱动电机旋转,电动车前进。 在电动车驾驶时,由于压力感应开关3和安全开关1在失去外界压力时能保持导通状态5至8秒,这样能够保证在电动车运行时,不会发生因为使用者短暂松开握把,导致电动车驱动电机停止运行的情况,显著降低启停频率,有效保护了驱动电机。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电动车的非油门侧握把处的安全开关 (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电动车的车头(10)的红外感应开关(2),以及安装在电动车的座椅(6)的压力感应开关(3),所述的安全开关(1)、红外感应开关(2)、压力感应开关(3) 与电动车的动力源(4)串联组成电气回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开关(1) 和压力感应开关(3)在失去外界作用力时保持导通状态5秒至8秒。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开关(1) 的感应区长度为6厘米至8厘米。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开关(1)是压力感应开关。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电动车座椅椅面上方空间有物体时,所述的红外感应开关(2)闭合导通。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在电动车的非油门侧握把中装有安全开关,和在电动车的车头的红外感应开关,和在电动车座椅的压力感应开关。上述电动车安全控制装置的三个开关都闭合导通时,表示有使用者双手握把,并坐稳在电动车座椅上。之后使用者旋转油门握把才能启动电动车。有效防止使用者误操作带来的人身伤害,同时压力感应开关和座椅压力感应开关在失去外界压力时能保持受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天荒坪镇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