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处理系统及影像产生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2407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影像处理系统及其影像产生方法。影像处理系统包含远端显示系统、多电脑管理装置及电脑。多电脑管理装置接收远端显示系统的远端画面参数并将其传输至电脑,以供该电脑根据远端画面参数传输第一画面信号至多电脑管理装置。多电脑管理装置将根据第一画面信号产生第二画面信号并将第二画面信号传输至远端显示系统以供显示目标影像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影像处理系统及其影像产生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多电脑管理装置来处理影像信号的影像处理系统及其影像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图1所为已知影像处理系统10的方块图。如图1所示,已知影像处理系统10包含远端显示系统20、多电脑管理装置30、多台电脑40、本地显示装置50及本地指令介面51。 多电脑管理装置30分别连接远端显示系统20、电脑40、本地显示装置50及本地指令介面 51并作为上述装置间信号传递的媒介,其中多电脑管理装置30透过互联网与远端显示系统20建立信号连接。使用者系透过本地指令介面51控制多电脑管理装置30向电脑40要求影像数据,其中多电脑管理装置30将在取得影像数据后透过互联网将影像数据传输至远端显示系统20,以供远端显示系统20的远端显示装置21根据影像数据产生对应影像。在图1所示的已知影像处理系统10中,本地显示装置50包含本地画面参数Z,其中本地画面参数Z包含本地显示装置50目前所设定的画面解析度、色彩品质等画面显示相关的参数。多电脑管理装置30将于收到指示后自本地显示装置50取得本地画面参数Z并根据本地画面参数Z所包含的画面参数向电脑40要求对应的影像信号Y。然而,远端显示装置21的显示设定不一定相同于本地显示装置50的显示设定,因此多电脑管理装置30根据本地画面参数所取得的影像信号Y将不符合远端显示装置21的显示要求。换言之,远端显示系统20整体的显示功能及整体影像效果将受到本地显示装置50设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影像处理系统及其影像产生方法,用以在不受本地显示器影像设定的限制下,自由地根据远端显示器的画面显示设定提供对应的影像。本专利技术的影像处理系统包含至少一个远端显示系统、至少一个电脑及多电脑管理装置,其中多电脑管理装置连接电脑并透过网络或其他方式连接远端显示系统。本专利技术的远端显示系统包含远端画面参数,其中多电脑管理装置的影像信号模块将把远端画面参数传输至电脑,以供电脑根据远端画面参数产生第一画面信号并将其传输回多电脑管理装置。多电脑管理装置将根据第一画面信号产生第二画面信号并将第二画面信号传输至远端显示系统以供显示第二画面信号所代表目标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第一画面信号及第二画面信号较佳对应相异的画面解析度,但不限于此。远端显示系统可包含多台远端显示装置及信号处理装置,其中信号处理装置自多电脑管理装置接收第二画面信号并控制多台远端显示装置分别显示部分目标影像。如此一来,多电脑管理装置可透过远端显示系统可透过信号处理装置来将该些远端显示装置作为一电视墙使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已知影像处理系统的方块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影像处理系统的方块图;图3及图4所示为图2所示影像处理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以及图5为本专利技术影像产生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影像处理系统200远端显示系统210远端显示装置211第一显示装置212第二显示装置213第三显示装置220信号处理装置300多电脑管理装置310影像信号模块320电脑信号介面330格式转换模块340处理模块350本地信号介面400电脑410第一电脑420第二电脑430第三电脑500本地显示装置510本地指令介面A第一画面信号B第二画面信号C第三画面信号S远端画面参数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影像处理系统及其影像产生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多电脑管理装置来处理影像信号的影像处理系统及其影像产生方法。使用者可透过本专利技术的影像处理系统来控制远端显示器或远端显示系统显示不同解析度的画面。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影像处理系统100的方块图。如图2所示影像处理系统100包含至少一个远端显示系统200、多电脑管理装置300、多台电脑400、本地显示装置500以及本地指令介面510,其中多电脑管理装置300同时连接远端显示系统200、电脑400、本地显示装置500以及本地指令介面510并用以进行上述装置间的信号传输。多电脑管理装置300包含影像信号模块310、电脑信号介面320、格式转换模块330、处理模块340以及本地信号介面350。本地信号介面350连接本地显示装置500及本地指令介面510,以接收使用者所输出的指令以及本地显示装置500的显示相关数据(如设定的显示解析度及亮度)。多电脑管理装置300的影像信号模块310及处理模块340透过互联网、区域网络或其他数据传输方式与远端显示系统200建立信号连接。电脑信号介面 320则是用于连接电脑400以进行多电脑管理装置300及电脑400间的数据传递。此外,电脑信号介面320亦同时连接于本地显示装置500以将电脑400的影像信号直接传输至本地显示装置500以供显示。本实施例的远端显示系统200包含远端显示装置210及信号处理装置220,其中信号处理装置220透过互联网来连接多电脑管理装置300。远端显示系统200的信号处理装置220包含远端画面参数S,用以代表远端显示装置210目前所设定的显示解析度及亮度等显示画面相关的数据。信号处理装置220将自处理模块340接收画面信号并根据该画面信号控制远端显示装置210产生影像。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影像信号模块310将自信号处理装置220接收远端画面参数S并将其透过电脑信号介面320传输至电脑400。电脑400则将根据远端画面参数S 产生第一画面信号A并将其透过电脑信号介面320传输至格式转换模块330,以供格式转换模块330选择性根据第一画面信号A产生第二画面信号B并将其透过处理模块340传输至信号处理装置220。信号处理装置220则将根据第二画面信号B控制远端显示装置210产生相对应的影像。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画面信号A及第二画面信号B系分别是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换言之,格式转换模块330将第一画面信号A数字化,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两个画面信号亦可同为数字信号。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画面信号A的画面解析度较佳对应远端显示装置210 的解析度,其中本实施例远端显示装置210的设定解析度为10MX768。格式转换模块330可根据10MX768解析度的第一画面信号A产生10MX768解析度的第二画面信号B。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二画面信号B对应3072x768解析度的画面,因此远端显示装置210仅可显示第二画面信号B所对应画面的三分之一,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格式转换模块330亦可根据远端显示装置210的数量或其它显示画面上的要求产生对应2048x768、U80xl0M 解析度或其他解析度的第二画面信号B。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本地显示装置500与远端显示装置210具有相异的画面解析度设定及其他显示画面的设定,因此本地显示装置500的本地画面参数相异于远端显示系统200的远端画面参数S,但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本地画面参数亦可相同于远端画面参数S。此外,使用者可自由地透过本地指令介面510及多电脑管理装置300发出指令信号至远端显示系统200,以选择性改变远端显示系统200的远端画面参数S。图3所示为图2所示影像处理系统100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影像处理系统100的多电脑管理装置300连接电脑中的第一电脑410、第二电脑420及第三电脑430, 其中多电脑管理装置300透过电脑信号介面320将远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峯
申请(专利权)人: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