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6237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并分析眼部的图像/视频信息,以提取眨眼特征;S2)判断眨眼特征中眨眼动作是否完成,若是,则进入步骤S3);S3)在眨眼动作频率基数内完成拍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拍摄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信息、通信领域,具体为一种拍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拍照功能已成为手机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手机用户常用的功能之一。智能手机可以通过语音或者手势完成操作控制,但受到使用场景的限制,如用户必须说出特定的话语才能被识别,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无法使用;在某些较为严肃的坏境中,用户也不便摆出特定的手势完成拍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现有手机相机控制方式中,无论是语音、手势还是视线凝视的方式,都无法有效限制相机拍照瞬间人眼处于“闭眼”的概率,用户为了避免闭眼照片的存在,需要主动保持“睁眼”状态,增加用户的负担,降低了用户体验。此外,视线凝视的方法是通过判定规定时间内(通常是1-2s)人眼视点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去触发拍照功能的,因此无法拍摄移动中人物,限制了使用场景。针对这些缺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眨眼的方式操作手机相机,有效限制了闭眼照片的出现;同时,可以拍摄动态照片,降低了使用场景的限制。研究表明,正常人平均每分钟眨眼15-20次,两次眨眼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3-4秒,人长时间不眨眼会有不适的感觉,正常人在眨眼之后的1-2秒内再次眨眼的概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拍摄方法,解决拍摄时“闭眼现象”的缺陷出现的概率较高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并分析眼部的视频信息;S2)根据所述视频信息,判断眨眼动作是否完成,若是,则进入步骤S3);S3)在眨眼动作频率基数内完成拍摄;其中,所述眨眼动作频率基数为第一次眨眼动作开始到第二次眨眼动作开始所需的平均间隔时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S11)获取眼部的视频信息中的每一帧图像信息;S12)处理眼部的视频信息中的每一帧图像信息;S13)获得第一帧图像中的眼球所占的像素个数N0和每一帧图像信息中眼球所占的像素个数Ni。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中包括以下步骤:S121)将所得彩色图像转为灰度图像;S122)定义所述灰度图像中灰度值低于所设定的阈值T的像素为眼球所在像素。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S21)比较像素个数Ni与像素个数N0,若像素个数Ni<常数μ*像素个数N0,判断所述眨眼动作完成。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中常数μ取值范围为0.1-0.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包括在延时时间后完成拍摄;其中,所述延时时间小于所述眨眼动作频率基数,所述延时时间为判断眨眼动作完成到拍摄动作执行的预设时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延时时间为1s-2s。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S21)比较像素个数Ni与像素个数N0,若像素个数Ni<常数μ*像素个数N0,判断所述眨眼动作完成;S22)若眨眼动作完成,则将该眨眼动作记为第一次眨眼动作,以及将所述第一次眨眼动作作为拍摄预指令;S23)再次读取摄像头中在延时时间内的视频信息,按照步骤S11)至步骤S21)进行处理,判定是否存在眨眼动作;S24)若存在所述眨眼动作,则将该眨眼动作记为第二次眨眼动作,并将第二次眨眼动作作为拍摄预指令,如此重复步骤S11)到步骤S23);S25)若不存在所述眨眼动作,则以最后一次眨眼动作的拍摄预指令作为拍摄指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眨眼特征的拍摄系统。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拍摄系统,包括一摄像头,用于获取拍摄对象的视频信息;一处理器,摄像头连接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该摄像头;以及用于处理视频信息,包括用于提取眼部特征、以及判定眨眼动作是否完成。在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眨眼特征的拍摄系统还包括一时钟模块,用于设置延时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拍摄方法及系统,通过统计人眼像素个数的完成拍照,以达到不受人眼所在位置影响,可以不受拍摄对象是否移动的影响,而能够拍到“动态”照片,有效降低了使用场景的限制,给用户带来了便利;检测到眨眼动作后1-2s再启动拍照,既保证拍到的是用户完成眨眼之后的稳定照片,也离用户下一次眨眼有足够的时间,有效降低拍到用户闭眼照片的概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拍摄系统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1的拍摄方式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2的拍摄方式的步骤流程图。其中,1摄像头;2处理器;3时钟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拍摄系统,包括一摄像头1、一处理器2、一时钟模块3。通常情况下,拍摄系统为手机、电脑或者单反相机等。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对上述的拍摄系统作具体的说明。摄像头1用于获取拍摄对象的视频信息。摄像头1连接于处理器2,处理器2用于控制该摄像头1;以及用于处理视频信息,包括用于提取眨眼特征、以及判定眨眼动作是否完成。时钟模块3用于设置延时时间。其中,摄像头1置于手机上,且该摄像头1附带有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改识别系统用于自动对人脸或者人脸的某些部位进行自动识别,某些部位包括眼部,鼻部等。自动识别系统是为了更方便用户使用,而且,在识别过程中,摄像头1能够自动对人脸进行定位,以及实时调整焦距。因此,该自动识别系统必须具有自动变焦模块,通常情况下,自动变焦模块利用数码变焦或者光学变焦原理进行。衡量摄像头1的是否合格的标准通常是通过摄像头1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的像素决定的,因此,该摄像头1还连接一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连接于处理器2。一般传输速率越高,视频越流畅,传输速率与图像的分辨率有关,图像分辨率越低,传输速率越高。处理器2是内置于客户端中,其中,处理器2包括了摄像头1的驱动模块、视频处理模块。驱动模块是为了控制摄像头1,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摄像头1所拍摄的视频或图像信息。方法实施例1下面结合具体的拍摄方法,详细说明上述的拍摄系统。如图2所示,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0)设置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延时时间、眨眼动作频率基数。具体的,在步骤S0)中,延时时间、眨眼动作频率基数、常数μ是开发商或者用户指定的,一般来说,延时时间设置为1s-2s,所述延时时间为判断眨眼动作完成到拍摄动作执行的预设时间。所述眨眼动作频率基数为第一次眨眼动作开始到第二次眨眼动作开始所需的平均间隔时间。眨眼动作频率基数以3s-4s为基准,常数μ取值范围为0.1-0.5。在设置时,通常先把上述的拍摄参数预置于手机中的各个对应的功能模块中,如将延时时间、眨眼动作频率基数预设在处理器2中,处理器2将拍摄参数相互关联,包括将所述延时时间关联到时钟模块3。S1)获取并分析眼部的视频信息。在该步骤中,主要是利用手机对对象进行拍摄。拍摄时,用户首先打开手机,并打开摄像应用,在摄像应用的界面选择“眨眼功能”。拍摄时,摄像头1通过自动识别系统的自动变焦模块对所拍摄的人脸进行定位定焦,摄像头1定位定焦后,根据用户的指令或者自动则获取所拍摄对象的视频信息。本实施例中,视频获取时,有两种执行方式,第一种为自动获取视频,当摄像头1定位到人脸后,自动定焦,当处理器2判断摄像头1定焦完成,则下发获取视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拍摄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并分析眼部的视频信息;S2)根据所述视频信息,判断眨眼动作是否完成,若是,则进入步骤S3);S3)在眨眼动作频率基数内完成拍摄;其中,所述眨眼动作频率基数为第一次眨眼动作开始到第二次眨眼动作开始所需的平均间隔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并分析眼部的视频信息;S2)根据所述视频信息,判断眨眼动作是否完成,若是,则进入步骤S3);S3)在眨眼动作频率基数内完成拍摄;其中,所述眨眼动作频率基数为第一次眨眼动作开始到第二次眨眼动作开始所需的平均间隔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S11)获取眼部的视频信息中的每一帧图像信息;S12)处理眼部的视频信息中的每一帧图像信息;S13)获得第一帧图像中的眼球所占的像素个数N0和每一帧图像信息中眼球所占的像素个数N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包括以下步骤:S121)将所得彩色图像转为灰度图像;S122)定义所述灰度图像中灰度值低于所设定的阈值T的像素为眼球所在像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包括以下步骤:S21)比较像素个数Ni与像素个数N0,若像素个数Ni<常数μ*像素个数N0,判断所述眨眼动作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常数μ取值范围为0.1-0.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包括在延时时间后完成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